儿给你做个更大的再说。”寒博放下茶杯,抹抹嘴,看着寒耀祖说。他没想到就一个五品官就能叫这么一个大家族全体动起来,那要是以后自己当了丞相还不得把房子都拆了啊。他不知道的是作为一个商贾之家背后的压力有多大。古代的等级制度森严,“士农工商”,商人是排在最后一位的,别看家里虽然是大富之家,但是要说起贵来就差的远了。官府的人和那些真正的大世家从来都不会对他们认真的看上一眼,甚至可以说对他们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因此一个成功的商人家族如果有在朝为官的子孙,那么这个家族便一步就跻身到了世家的行列,这不论是在哪个朝代都是亘古不变的铁律,所以寒耀祖会手足无措,寒义会狂喜发呆,甚至寒孝在早一天知道寒博当官时会茫然无措。对寒氏家族来说,这是头等大事。

寒耀祖一听寒博说的,心里想怎么会有这么个孙子,那大官儿是你想当就能当的啊,算了,不和他计较了,赶紧准备谢恩去。于是干脆无视寒博的存在,依然在那里踱步。

寒义穿戴整齐急急地来到大厅里,寒耀祖便拉着寒博一起去给杨广谢恩。

杨广正和皇后她们玩的不亦乐乎,一听说寒耀祖来谢恩,摆摆手说算了,不用谢恩了,叫寒博赶快把那些物事弄出来就是谢恩了。

内监出来告诉寒耀祖皇帝说的话,寒耀祖便讪讪的领着寒义和寒博往回走,边走边问寒博是不是出了什么岔子,寒博无奈只好把自己和杨广说的那些话对寒耀祖说了。寒耀祖只能用一个词形容对寒博的看法“刮目相看”,他忽然觉得寒家的未来就要靠眼前这个年龄不大,但能力不小的孙子身上了。

此时的寒家大院已经全部动起来了,有人在打扫院子,有人在收拾供桌供品,有人在摆放桌椅,有人在制作菜肴。将近午时时,陆陆续续寒家在外面居住的人们都赶到了。寒耀祖早早的便派寒义带着寒博穿戴整齐的站在门口接待到来的那些长辈们。寒家是大家族,还有许多旁支,匆忙间也不可能全部叫齐,只是把五服以内的几家人叫到就好。

寒耀祖兄弟三人,还有两个姐姐,寒耀祖是兄弟几人中最大的,他的两个弟弟都在晋阳城中有生意,所以早早的便到了。二弟寒顺明,三弟寒博珏站在门口上下打量着寒博,心里想这个孩子怎么一下子就成才了,他们印象中的寒博是那种柔弱不堪的,见了外人都不敢说话的人,怎么会当官儿了呢?自己的儿子孙子也不比他差到哪里去啊?真是造化弄人啊,这样一来寒耀祖这个大房这边是要更加的繁盛了。

寒博站在那里不停的鞠躬作揖,早就累的不行了,心里极度鄙视起那个好像疯掉的祖父,“当个五品官儿,至于吗?以后我真的当上总理级别的,还不得把我累死啊!”他没想过要是真的当了宰相首辅的话还用得着这样站在门口接待啊。

寒博走到两个老人面前,脸上挂着笑容,鞠躬说道:“二爷爷,三爷爷,寒博给你们问好了,你们二老身体真是好啊,走起路来龙行虎步的,从背后看还以为是大小伙子呢。”寒义早就给他说了这两人的身份,估计是今天可以来的最老资格的人了,所以寒博便过去拍起了马屁。

“哈哈哈,我早就说过老大家里就这个博儿是最有出息的了,果不其然吧!”寒博珏手捻胡须对着寒顺明说“二哥你看这小子不就当官儿了?”

寒顺明也是叉着腰笑道:“你这都是马后炮,我怎么不记得你说过啊,不过博儿这回当了官儿,咱们寒家从此也就有了在朝廷里说的上话的人了,再也不用看那些世家的脸色了,大喜事啊,哈哈,哈哈。”

两个老人当着寒博的面就把寒博夸了一遍,还没有和寒博直接说话。寒博心想:“我去,到底姜还是老的辣啊,看看人家这马屁拍得,都没走到马屁股后边就拍完了,马还很舒服,这就是境界啊,学习,大力的学习啊!”

寒博想完又说:“还不是爷爷们从小教导的好,我又正好赶上了机会,其实我自己有什么本事自己还是清楚的。”寒博眼角瞟了瞟大厅又说:“爷爷们站的也累了,不如到里面去吃吃茶,一会祭祖就开始了。”然后先跑到前面带路去了。两个老人都点点头,跟着寒博走向大厅。

全家总动员起来速度还是很快的,不一会祭祖的时辰到了,各种东西都摆放好了,所有的人都来到了寒家祠堂。祠堂不是很大,祭祖都摆在院子里。家族里所有的男性们按辈份站好,祭祖便开始了。

寒耀祖红光满面的站在最前端,身后是寒顺明、寒博珏,再之后是寒耀祖的四个儿子,寒顺明的两个儿子,寒博珏的三个儿子,再往后就是寒博为首的第三代小辈们和其他旁支的人了。

寒博站在后排第一位,眼睛四处的看着。人数大概有三十几人,和大世家比前来就不够看的了。他没有见识过真正的祭祖,所以兴趣盎然的在那里东瞅西看。

其实寒博不知道一般的祭祖都是在小年夜送完灶神之后才开始的,向今天这样的是特例,家里有了天大的喜事需要向祖先报告的时候才会举行。

祠堂外放着一个超大号的供桌,有一个成年女子那么高,比乒乓球台子还要大,上面从左至右摆放着煮熟的猪头、整鸡、整鹅、一尾活鱼,剩下的还有果盘里摆着橘子、木瓜等当下能找到的水果,旁边还有红枣、莲花子等零嘴儿。


状态提示:73--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