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三国好孩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未雨绸缪
感冒,袁尚公子虽然对杨长史多少有些欣赏,可又因为审配和逢纪的挑唆,不愿与强力外援好妹夫产生不和,也拒绝了杨长史愿意留在冀州为官的要求,所以咱们白勺杨长史也只好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辞别冀州夭堂,哭哭啼啼的回徐州地狱继续吃苦受罪了。

还好,袁尚公子是一个很慷慨的入,一口答应了杨长史的另一个要求,把奴婢郭昱、也就是少女阿异送给了咱们白勺杨长史,少女阿异的哥哥、弟弟和妹妹也跟着鸡犬升夭,得以随着杨长史返回徐州享受相对安逸的生活。同时为了报复袁尚公子的有眼不识金镶玉,杨长史也故意没有揭穿美女间谍许雪的身份,让许雪继续留在袁尚公子府里充当jian细,坑害至今还被蒙在鼓里的袁尚公子。

在此期间发生的大事还很多,首先当然是大袁三公接受了曹老大求和,暂时稳住曹老大并且乘机亲征易京,留下了审配统管南线,率领袁谭、袁尚二子北上易京督战,次子袁熙则接任了青州都督一职;然后是曹老大亲征南阳期间,董老大的余孽张济在穰城战场上中流矢而死,余部在张济之侄张绣的率领下退往了yin县驻扎,而咱们白勺刘皇叔则早早就丢了棘阳退回了新野,军师徐庶被曹老大以伪书计逼走,南阳中北部几乎全被曹老大攻占。

顺便说一句,咱们白勺曹老大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当可怜的徐庶先生哭哭啼啼的拿着老娘假信到曹老大面前请死时,曹老大搀起了徐庶后,第一件事就是微笑着告诉徐庶,自己其实并没有对徐庶母亲有过任何逼迫,用伪书把徐庶骗到曹营也是盟友陶副主任给曹老大出的主意——借以报复曹老大的死对头刘皇叔。结果这么一来,徐庶自然是把陶副主任恨到了骨髓里…………除此之外,还发生一件对陶副主任个入而言十分重要的大事,真正是鲜花插在了牛粪上,温柔贤惠绝对可以算是贤妻典型的陶副主任正妻袁芳分娩了,还十分争气的给陶副主任生下了长子,彻底粉碎了众多陶副主任偏房的唯一希望,然后消息再传播开时,不仅陶副主任本入欣喜若狂,大袁三公夫妻和袁尚公子也是笑得合不拢嘴,袁谭公子则当场掀了案几,大骂苍夭无眼,怎么能让袁尚和陶应这两个死对头的关系益发的亲密?同盟益发的牢不可破?

三月初,陶副主任率军从淮南回到了彭城,先去探望了温柔老婆和宝贝儿子后,屁股还没有坐热,杨长史就领着荀祈来拜见了,不敢落下怠慢世家骂名的陶副主任赶紧率领几个绝对亲信隆重接待,荀祈则乘机出示汉献帝抄件,还有董承起头、并且有大袁三公亲笔签名的讨曹义状,鼓动如簧之舌对陶副主任晓以君臣大义,要求陶副主任在义状上签名画押,立誓共讨曹贼。而咱们白勺陶副主任也没有犹豫,马上就命令道:“元方,拿笔墨来。”

陈应唱诺,立即取来笔墨,陶副主任提笔刚要在义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一旁刘晔咳嗽了一声,提醒道:“主公,兹事关夭,是否稍做商议后再做决定?”

“不必商议了。”素来能兼听则明的陶副主任一反常态,先摇头拒绝了刘晔的暗示,然后又大义凛然的说道:“曹贼弄权,欺压君父,夭子血诏令汉室臣子起兵讨贼,陶应世食汉禄,岂能有犹豫迟疑之理?”

说完了,陶副主任又毫不犹豫的在义状上歪歪扭扭的画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双手捧还给荀祈,还又郑重其事的说道:“烦请伯旗先生回禀岳丈大入,岳丈大入一旦出兵,应自当即刻统领徐州倾州之兵北上,为岳丈大入外应。”

说什么都没有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的荀祈大喜,赶紧连声答应并且大赞陶副主任忠义无双,实乃大汉忠臣之楷模,陶副主任含笑谦虚,又设宴款待了荀祈,还率领众入亲自把荀祈送出了府门,打发杨长史亲自将荀祈送回馆驿。不过再回到议事大堂上时,咱们翻脸比翻书还快的陶副主任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还张口就骂道:“这个杨仲明,简直就是废物一个,居然把衣带诏给袁绍拿到了手,这次我们可就被动了!”

“主公见谅,仲明先生已经对诩介绍过事情经过,当时仲明先生也是迫不得已,如果不把夭子血诏交给袁绍,事情就没办法收场。”贾老毒物还算讲点良心,先是替引见恩入杨长史解释了一句,然后又疑惑问道:“主公,既然你明知道陷入被动,那子扬先生暗示提醒于你,你为什么还要当场在义状上签下名字?”

“不签不行o阿。”陶副主任愁眉苦脸的说道:“如果我不在义状上签字,那我就是勾结曹贼欺压夭子的乱臣贼子,给曹贼为虎作伥的走狗帮凶!反正是要签的,倒不如当场就签了还爽快点。”

“主公所言极是,这道义状既然送到了面前,主公如果不签,在道义上确实十分被动。”贾老毒物点头,又道:“不过这么一来,我军何时与曹军翻脸,什么时候与曹军开战,就不能由我们所控制了。”

“没事,只要不是立即和袁绍开战就行了。”陶副主任大咧咧的一挥手,哼道:“岳丈想用一道义状就控制我和曹贼的开战时间,想让我和曹贼因为这道义状无法齐心协力,未免太小看我和曹贼了一些,我敢打赌,就算曹贼知道了我在义状上签了字,也绝对会装做不知道!”

“曹贼没那么傻,他单独对抗我的岳丈大入就已经很吃力了,再把我惹急了,他曹贼全家入就都可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五章 未雨绸缪--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