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赤色黎明>九十四 进步和守旧十
孙中山。就北一辉所知,日本政府曾经与孙中山签署了好几份文件。那时候日本是有人希望孙中山能够回到中国在这一片混乱中主政的。结果局面并没有演化成全面内战,而且英国已经明确向日本表态,不允许日本插手中国事务。特别是反复强调不允许日本插手长江流域的事务。在这些压力下,日本政府不得不暂时把与孙中山的关系降低下来。此时孙中山需要大量的支持,不管来自哪一方都行。

北一辉正想详细解释,却见宋教仁神色如常的笑道:“不必多说,我大概能够猜到。有些事情孙先生也是没法子。”

既然宋教仁已经如此透彻,北一辉也不必再多说没用的。他拿出了孙中山的《三in主义》文稿,交给了宋教仁。“这是孙先生潜心研究的结果。”

胡汉民回来的时候,只见宋教仁正埋头看《三in主义》文稿,他心中倒也高兴不少。陈克对三in主义的冷淡与指责极大的伤害了胡汉民的心灵。这套主张是同盟会真正的心血。大家讨论,分析,在各个方面上反复商议,最后才有了这么一套完整的理论。但是陈克居然对其弃若敝履。

“遁初,觉得如何?”胡汉民连忙问道。

“刚看到,尚未读完。”宋教仁答道。

听宋教仁的声音并不热情,胡汉民心里头立刻不高兴起来。同盟会分裂并非仅仅因为陈克的出现,胡汉民很清楚,即便没有人民党,同盟会还是会分裂。或者说同盟会从来就不是一个团结的政治组织。

同盟会三大势力中,孙中山一派希望走的是美国强势总统的路线。美国总统除了是选举上台之外,掌握的权力绝不亚于任何君主国家的君主。不过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孙文希望自己能够坐上这个大权在握的位置,所以他总是有意或者无意的避开能导致死亡的事件。这与光复会陶成章等实干派的矛盾自然是越来越大。

光复会走的是自耕农与士绅路线,满清因为每战必败,所以就把财政危机直接转嫁到税收上。加上官弛暗,自耕农与士绅出身的知识份子们经济和政治上率先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开始谋求造反。这也导致了前期蔡元培这种文化名流与陶成章这种草根实干派之间的分歧。

至于宋教仁又大不相同。宋教仁希望中国师法法国,走议会政治路线。无论是袁世凯官僚本质的责任内阁制也好,孙中山的总统制也好,或者自耕农角度的光复会式封建帮会无政府主义也好,都给了宋教仁一些理念。但是与宋教仁又大大不同。

宋教仁是真心希望能够推行彻头彻尾的政党政治,谁最后上台无所谓,只要大权在议会手中,阿猫阿狗当了总统对国家毫无影响。宋教仁并不在意。他最希望的是全国范围内的政党化政治。

这三股原本驴头不对马嘴的势力本来就尿不到一个壶里头去,只是因为有满清这个共同的大敌,大家不得不抱团取暖。

率先分裂出去的光复会草根派代表陶成章,把自耕农与士绅承担起来的压力归结到洋人头上,孙中山与洋人合作,极大的刺激了陶成章等人。而且要发动革命,陶成章需要钱。同盟会里头的孙中山派是个“海派”作风,好吹嘘,到处靠忽悠弄钱。而这些钱根本没有用来支持草根派的造反。分裂根本不可能避免。

自打满清开始遭到重创之后,湖南华兴会的黄兴这个绝对行动派看到了机会,而宋教仁也对孙中山失去了信心。他们选择回湖南发展。

在满清要倒台的当前,三股势力之间的分歧不是在弥合,而是越来越大。就方才宋教仁的回答里头,很明显对孙中山的三in主义并不感冒。

心里头再不满,胡汉民也不会直接表露出来。孙中山是嘴里不说而已,其实忠于孙中山的同盟会残余们都对人民党恨之入骨。如果没有人民党的话,现在位于革命潮头的绝对是同盟会。可是伴随着人民党的崛起,同盟会走议会总统制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陈克绝不肯接受孙中山的任何主张,更是坚定的与孙中山划清界限。在人民党与北洋的均势局面下,中国各省竟然保持了一个基本的稳定,加上眼瞅着满清要完蛋,维新指日可待,各地的同盟会分部都在观望,没有人愿意参与到武装彻底推翻先行体制的行动力头来。这让孙中山执政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胡汉民一屁股坐回凳子上,瞅着宋教仁慢慢的翻看三in主义作品,胡汉民突然希望陈克与宋教仁现在能突发疾病完蛋。现阶段,只有全面的大乱才能让孙中山有机会。

可能是胡汉民的脑电波功率太小,陈克并没有突发疾病。相反,陈克精神奕奕,态度专注的与人民党的同志讨论征兵工作。第一轮基本方案发到各省之后,各省都拿出了自己的计划方案。中央对此进行了汇总讨论。

“宣传工作很重要,但是对军属的待遇绝对不能考虑成鼓励当兵,而是要让大家明白,这些军属待遇只是为了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让同志们能够安心出来当兵。”陈克讲道。

军属是指直系家属。如果已婚的,那就是军人的妻子,如果未婚的,则是指军属的父母。军属待遇现阶段不可谓不高,首先就是农村军属的土地不收回,而是暂时由其直系亲属管理。政府有义务帮助军属进行耕种。而且农村的军属是不用缴纳那三成税的。军属待遇在三年里头等于净落了3000斤粮食。

在1911年,人命根本不值


状态提示:九十四 进步和守旧十--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