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没有不可能发生的,军队出现非战斗减员的数量十分的多,但地理大发现,损失很大,得到的也很多,张若明的部队在深入南部二十天之后,果然在深山老林之中发现了一个黄铜矿,且铜矿距离地表不过只有十几米左右,几乎是露天铜矿,舒翰并不记得现代浙中,浙南有什么露天铜矿,显然,这是地质变化所带来的资源。

按照张若明的走路里程来算,这一处铜矿,距离黑铁城的位置大约有四百多公里左右,并不算近,但这可是铜矿,且根据专家的测量,这铜矿的储量十分惊人,是按照千万吨级别来计算的,虽然放到现代,这种铜矿在世界级别并不算大,但对于如今的黑铁城来说,这已经是一个足够支撑黑铁城电气化的矿了。

所以舒翰立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杨王狄,希望他组织起一支部队,到周围去看看,以方便将这个铜矿开发起来,而杨王狄对此却是面露难色,理由也很简单,距离太远,想要开采,途中有大量的雨林地带,危险重重,且距离的遥远就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变得十分巨大,必须要小心斟酌。

但舒翰却认为,如今正是需要这一个铜矿的时候,不能够因为路远就选择放弃,这可是一个大铜矿,铜不仅仅能够作为作为电线等等工具,还有其他诸多的用处,舒翰提议,在黑铁城和铜矿之间建立起一座城市,对周围地区进行掌控,从而保障铜矿的稳定和安全。

最终在舒翰的几次请托之下,杨王狄最终答应了舒翰的请求,毕竟这么一处铜矿,如果不收下,也着实是说不过去,而很好运的是,张若明在找到铜矿之后,很快便在半个月之后,发现了一个人类的城邦,整个城邦的人口不过三四万人而已,已经在这一处地区苟活大约几百年的时间。

随着人口的减少,彼此之间近亲通婚的情况要比黑铁城更加严重,同时文明的丢失,对于知识的遗忘也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整个城市没有一个天行者,而技术水平则停留在青铜时代,甚至连铁器都很少掌握,这或许也跟他们出生在铜矿区周围差不多,但因为他们的武力有限,根本没有发觉到这一处铜矿到底有多大,只在一处分支山脉上开采,一年所得不过四五吨而已。

显然,张若明是盯上了这些人,丝毫没有战斗力可言,且文明退化,完全可以征服之后,让他们去铜矿区里挖掘铜矿和负责冶炼等等,这三四万人,如果辅助以黑铁城的生产技术,每年生产四五百吨的铜恐怕并没有多大的问题。

这个结果,几乎不用多想,杨王狄和舒翰便同意了,在这个世界,实力强者便是王,实力弱者只有被征服的份,在张若明的指挥之下,这一伙人根本没有什么能力反抗,一群土鸡瓦狗,在正规军面前,几乎坚持不了多久便被打服,清点之后,总计四万两千多人,其中青壮年一共一万三千人全部被带到矿区进行生产,小孩和女人以及老人,则是被带到建城点作为农村人口,负责种植土地,以保证当地的粮食收入,不然这里的矿工都需要黑铁城来提供粮食,整个黑铁城会活活累死的。

而黑铁城的第一批一名总计三千人也已经准备妥当,开始往新的城市迁移,这一座城市的名字也很简单,便是梓潼,同音为紫铜,以黑铁城三千移民为主体,此地距离黑铁城大约三百公里左右,距离铜矿去一百公里左右,尚且位于两者之间,主要作用便是保持两地之间的道路畅通,同时负责当地的粮食供给以及张若明的部队镇压等等。

在张若明大获全胜获得收获的同时,林必达在东部地区也找到了一个较为大型的城邦,人口有七八万左右,龟缩在曾经的遗迹之中,尚且有四名天行者,还有比较完整的统治阶层,但战斗力水平却依旧在使用冷兵器,对于热兵器几乎已经毫不掌握,至于科技水平更是十分低劣,在林必达的指挥下,舒翰又让张若明等人负责接应,外带舒翰三千大军中的两千人,总计三千人外加五名天行者,很快便将这座城市拿下,整个城市所有人口全部迁移到野羽城往东三百公里的地方建立一座新的城市,那里是一片群山脚下的平原,位于富春江周围,环境优美且土壤肥沃,至于城市的名字,便以当地江水富春为名,定为富春城。

至于为什么在这里建立城市,便是因为在这附近,发现了一片煤矿山,不得不说,舒翰是极为幸运的,不过浙江本身也产有煤,虽然不多,跟山西这样的产煤大省相比,完全没有可比性,但也确实有煤的生产,距离野羽城大约五百公里左右,是曾经的黑铁城无论如何所不能够踏足的地方,如今直接占领,便立即进行开采,不过这一处煤矿并不是露天煤矿,而是深藏在深山老林之中,因此开采会比较困难,但相比起铜矿,煤矿的开采本身要容易许多,且如今野羽城附近发现了一处硝石矿,让野羽城制造炸弹的能力提升不少,因此凭借炸弹,每年也可以从煤矿山中获得一两千吨的煤矿,这对于野羽城来说足够了,起码可以建立一个小型的发电站,为整个野羽城供电了。

对于这一点最为开心的自然是杜尔新,自从水力发电站成功之后,这给了他极大的自信,让他对于火力发电站便念念不忘,如今铜有了,煤矿也有了,至于铁和砖石,这些黑铁城都有,杜尔新当即从林必达的队伍中返回,开始在野羽城修建黑铁城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对


状态提示:271--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