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伐清>第三十四节 动摇
句,然后,武三还语调越发高昂地发出一声感慨:“壮哉,我大汉天子。”

在武三激情澎湃的时候,邓名突然想起来一件事:这些人平时都极其看重尊卑上下,赵天霸还曾经对自己直呼刘秀的名字有些不满,怎么这个武三竟然管魏天子叫小儿?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壮哉,诸葛丞相!”同样一个字不识的吴三也跟着大喊起来。

周围的石崖上刻写着历代文人留下的诗句,词句铿锵,笔迹龙飞凤舞,邓名的心中突然也是一阵感动。以前邓名接触三国故事的时候,并没有仔细想过刘备临终的心情,现在想一想,除了刘备以外,好像也没有哪个皇帝会在临死前,对即将在主幼国疑的形势下掌握大权的重臣说出这种类似禅让的遗言,更常见的手段倒是用一杯毒酒带上重臣和自己一起走人。

“要是诸葛亮真有二心的话,将来倒可以用刘备的话作口实,就是当时没有二心,日后反复念叨着这几句,也能刺激出篡位的念头了吧?难得刘备如此信得过诸葛亮而且诸葛武侯还当真心无杂念。”邓名在心中默默想着:“不久以后曹家那边托孤时,好像也类似于这一手,让太子抱着司马懿的脖子,司马懿当时还痛哭流涕表白了一场,可是等不了多久就篡位了。嗯,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夫妻父子都毫无人情可言,真难得诸葛丞相毫不动心啊。”

即使是不识字的人也记得这段往事,千古以来更有无数人到此凭吊,实在是因为这种把诺言、信义和友情看得比皇权还重要的人实在太少了啊。邓名还记得,在他的前世的历史上,康熙皇帝就对此事不屑一顾,认为刘备不会信得过诸葛亮的品行,而诸葛亮也不过是装模作样。

据康熙判断,刘备的身后肯定会密布甲士,如果诸葛亮神色稍有不对就冲上来把他剁成肉酱,诸葛亮只不过是看破了刘备的阴谋,所以忠言马上脱口而出。不过难道刘备的甲士还能跟诸葛亮一辈子么?口不应心难道能口不应心一辈子么?

康熙好像也是被他的父亲福临托付给顾命大臣的,后来康熙还宰了其中的一个。贼人眼里全天下都是贼,福临托孤的时候说不定床后密布甲士,若是索尼、鳌拜他们一个神色不对,就会冲出来把这些个奴才剁成肉酱。像康熙这么自恋的人,怎么能容忍刘备、诸葛亮君臣相得的程度超过他爸和鳌拜呢……

邓名还在浮想联翩的时候,向导打断了他的思绪:“邓先生,看,那就是夔门。”

从白帝城东面的嘹望台上,可以将夔门一览无遗。高耸的山峦好像被利斧劈开一条缝,背后浅灰色的山峰在云雾中影影绰绰,在两边宏伟的巨山映衬下,流入夔门的长江就好似一条白色的小溪,水面的船只更小的如同蚁虫一般。目光从夔门那里沿着长江移动到脚下,没错,身边翻腾咆哮的宽阔江水,和远处像是一条纤细银蛇的水流确实是同一条河。

邓名走上来的时候,岗哨上的明军士兵纷纷向他行礼——现在奉节一带的守军都知道他力克谭弘、谭诣的两次胜仗。行礼完毕,这些士兵马上就又转过身去,目不转睛地看着夔门的方向,监视着长江上的动静。

“只要有船从夔门驶出,从这里就可以一眼看到。”向导给邓名介绍着地理,顺便带上历史故事:“当年昭烈天子在夷陵被东吴打败,退回白帝城,赵子龙将军就赶到这里,亲自站在这个位置上向东看,只要吴兵敢追来他就要迎头痛击。”

这个故事自然又引起卫士们的一阵热烈讨论,不过邓名却突然感到一阵悲观和绝望:

就算大败了谭弘、谭诣,也只是击败了两个叛将而已,万县本来稳稳控制在明军手中,现在虽然没直接落到清兵手里但也岌岌可危。以诸葛丞相那样的能力,赵云等人的忠诚勇敢,团结一心也没能恢复中原、兴复汉室,现在四川这样残破,周围全是敌人,又连重庆都丢了,还能支持几年?

邓名意识到经过这两战后,他已经引起了清廷注意,就是想隐姓埋名估计都做不到,而且有了这段经历后,他也不愿意再考虑剃发做个顺民:“我是不是应该想办法到海边去,出海。”邓名环顾了周围的卫士一眼,心里琢磨着:“要是能在海外找个岛屿,说不定还可以坚持抵抗。如果实在不行,或许可以下南洋?”

……

在白帝城周围游玩了几天后,文安之又把邓名请过去说话。

“这是靖国公的来信,”文安之把刚刚收到的一封信递给邓名:“他希望邓先生有机会能去大昌一趟。”

邓名接过了这一封,还未等他打开就见到文安之又拿起了另一封,是郝摇旗写来的,语气恭敬地询问邓名是否有时间到房县去检阅将士。邓名把第二封信接过后,文安之马上又拿出了第三封,这封是刘体纯派人送来的,他向文安之报告说要在巴东甄选壮士,请督师前去视察。当然这只是信的开头,刘体纯也知道七十七岁的文安之不可能为这点小事跑一趟,所以马上又说除了督师以外,若是奉节的邓先生来他也一样欢迎。邓名伸手去接第三封信时多了个心眼,他向文安之的桌面上扫了一眼——那里还有很厚的一摞信……

写信来的人基本都是闯营的余部,对这些人文安之没有什么成见,觉得邓名若是去一趟也无妨,不过他也没有强迫邓名去的意思。

看着手中的信,邓名感到一阵为难,他很清


状态提示:第三十四节 动摇--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