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国势>第056章 飞机试制
>“冯先生,利润地事先不用管。只要你开口,保证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设备有设备。我们都是一个目的--救国,你是航空救国,我是实业救国。”禹子谟豪情满满,“只有国家强大了才有我们的好日子,才能不受别人的欺负。”

“对,一定要振兴中华!”所有的人都异口同声。

在冯如等人抵达之后,秦时竹抢在军谘府之前,将在日本学习航空技术的刘佐成、李宝弄回了国。两人本来还将信将疑,待参观完辽阳公司且与冯如交谈后,马上答应效力于飞机制造。李宝等人与冯如这样半路出家、从实践中摸索飞机制造者不同,理lùn_gōng底较为深厚,还发表了中国第一篇航空论文《研究飞行机报告》,提出了喷气推进理论的预见。

深受鼓舞的冯如亦推荐了他的好友兼同乡潭根,谭刚刚毕业于美国系敦飞机试验学校,获得了该校第10号文凭、国际航空联合会第131号驾驶员执照和美国加州飞行协会第15号执照,本来在历史上他是设计水上飞机的,被请来后就改变了轨迹,转而研究陆基飞机了。

在众多人才地共同努力下,再加上辽阳公司提供的200多个工人和大量设备、资金,飞机厂很快步入正轨,尤其是那个呈放射性布局的跑道系统显示了不俗的方便性,可根据不同的风向安排不同跑道试飞。一个月后成功制造出3架新飞机,而且用辽阳公司自制地40匹马力发动机。试飞时飞行高度达30多米,航程近4公里,远远超过了冯如在美国试飞时取得地高度46米、航程805米的成绩。所有人都欢欣鼓舞,准备向更高、更快、更远地目标发展,何峰也不失时机地给他们送去法国高德隆式教练机图纸。

这个时候的飞机虽然是双翼、木制机构,非常落后,但笨拙的外观之下却蕴藏着美好的前景。

就在辽造飞机取得第二次试飞成功后,一个惊人的消息流传开来----汪精卫谋炸摄政王载沣不成,全体被捕!而事情暴露的线索就在于汪精卫等人准备的“铁西瓜”。

咬牙切齿的载沣本来急欲杀之而后快,但老谋深算的肃亲王善耆却劝他朝廷收买人心,以朝廷标榜立宪,从轻处置有利打消了载沣的念头。出于这层考虑,汪精卫作为政治犯远远享受着超过他人的待遇,大量王公大臣前去看望,起先他还做诗,一副慷慨激昂状,日久了就被软化,埋下了叛徒的因子。

“铁西瓜”的暴力目的没有达到,立宪派则开始了第二次和平请愿活动,整个中华大地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


状态提示:第056章 飞机试制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