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水浒终结者>第384章 降

一夜酣战过后,却发现自己被反包围了,这是什么感觉?/p

世道如此艰难,却还被友军出卖,张叔夜简直要气炸了肺。/p

宋营外,三面是明军,一面是城墙,想跑也跑不了。/p

幕僚劝道:“相公,趁着明军尚未合围,当速速突围,回转大名府再做定夺。”/p

张叔夜看着左手边的岳飞、高宠,颓然叹气。/p

两人,裹得个粽子样。/p

讲真,若非运气好,两人也回不来。/p

沉默片刻,张叔夜道:“尔等,皆为我亲自招募,我可逃生,尔等何辜?”/p

岳飞挣扎着站起道:“蒙相公提挈,只把这条残躯报答便是。”/p

高宠也道:“我等便是死,也不让明贼好过!”/p

张叔夜道:“都是娘生爹养的,如何能够白死?/p

岳飞、高宠,你二人皆有老母,若死在此处,何人奉养?”/p

两人闻言,立刻沉默不语。/p

投军征战,是为了建功立业,也好给家里增光添彩。/p

不明不白死在这里,朝廷可不会有半分抚恤。/p

“报~”一兵进来,道:“将陵城中有信使来。”/p

“战讫来……”顿了顿,张叔夜叹道:“罢了,请来相见。”/p

不一刻,有一明军进来。/p

叶贵拱了拱手,道:“明朝内廷侍中,陛下全权招降特使,见过各位。”/p

张叔夜道:“未知尊使前来,有何见教?”/p

叶贵道:“宋跑跑不告而别,尔等两万余人,被十三万大军围于城下,可谓插翅难逃。/p

陛下仁慈,只要保全汉家元气,不愿生灵涂炭,是故派我劝降。”/p

众人闻言,沉默不语。/p

情势很明了,敌众我寡,敌强我弱,负隅顽抗,基本是没什么生路的。/p

当然,尽起全军殊死一搏,在座的未必逃不掉。/p

但是,方天定之所以看重张叔夜这些人,就是因为他们的操守决定了,他们做不出以两万人换三五十人性命的事来。/p

叶贵继续道:“陛下言,我国全取天下不远,即将大规模对辽宁夏大理用兵,各位皆有大才,当留有用之身用于国外,为中国开疆拓土。”/p

张叔夜问道:“听闻,明国用兵于辽东,可有此事?”/p

“如假包换!”叶贵傲然一笑,道:“我知尔等不信,且等一天,明天自有可信之人来证明。”/p

众人好奇,却不好追问。/p

传话完,叶贵也不多留,只让张叔夜等人仔细考虑,便告辞离开。/p

张叔夜无计可施,只得等待明天。/p

焦躁中,一天过去。/p

一匹马,一个人,缓缓到了宋营前。/p

看着值守宋兵紧张的模样,马上人淡然笑道:“我乃周侗,让岳飞来见我!”/p

虽然不认识,却知道这个名字。/p

周侗,少年习武,本领高强,且文武全才。/p

成年后得到当时地位显赫的包拯赏识,进入军中为军官,后担任京师御拳馆教师。御拳馆有天地人三席,周侗为“天”字教师,地位最尊,名望十足。/p

宋兵相互看了看,一人飞奔进营。/p

不一刻,岳飞与张叔夜联袂迎了出来。/p

见到周侗,岳飞纳头便拜,道:“义父,你如何来了?”/p

周侗扶起岳飞,顺便把了把脉,道:“还好,伤势可愈,并无大碍。”/p

说完,才对张叔夜打了个稽首,道:“不请自来,相公勿怪。”/p

张叔夜连道不敢。/p

周侗确实是白身,然而军中门生故旧不计其数,没人敢轻视。/p

进了营帐,又是一番叙礼。/p

岳飞手下大将,大多得到过周侗指点,与弟子无异。/p

看少了一人,周侗问道:“李道阵亡了?”/p

岳飞道:“李道随我攻城,被弩炮砸中,尸骨无存。”/p

“可惜了!”周侗摇了摇头,道:“筋骨已疲,本想老死乡中,却为人说动,出来走了一遭。”/p

不等众人询问,周侗继续说道:“两月前,明朝闻风司来人,邀我去辽东看一看。/p

窃以为金国必为我中国之大患,我便走了一遭。”/p

对他的决定,作为义子兼关门弟子的岳飞很理解。/p

正是主张抗辽,周侗才一直不得重用。/p

听说对金国用兵,周侗能忍得住才奇怪。/p

嘿嘿!周侗笑道:“本以为会看到血战滔天,却不想女真人勇则勇矣,却没甚攻城手段。/p

明国坚守城池,拖得女真人无计可施,损失惨重,便是连金国皇帝,都被炮打死在了城下。”/p

嘶~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p

皇帝都被打死了,女真人该得多惨啊!/p

“好了,该说的都说了,投降不投降的,看你们自己。”/p

说完,周侗起身,向外走去。/p

真是来的突然,走的潇洒,活似一个老神仙。/p

张叔夜赶忙拦住,道:“周师,何不指点前路?”/p

周侗抚摸胡须,道:“国,乃是万万华夏人之国,可不是姓赵的国。/p

尔等忧国忧民,却要选准对向,莫要成了祸国殃民之人才好。”/p

说完,周侗不顾岳飞阻拦,自顾自离开了大营。/p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所以。/p

周侗是来劝降的,这毋庸置疑。/p

然而,一句劝降的话也没说,让他们有几分失落。/p

“愚意,方天定在看我等选择。”组织


状态提示:第384章 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