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青春校园>傲娇王爷请听令>第四一二章 修改……

抄完家,周府便成了空壳子。周家的主子们合坐三辆马车,就这样落寞地退出京城。然而谁也不好嘲笑的,看起来落寞,但应该会有人帮忙的。/p

毕竟那是储君的外家,太子生母便是姓周。/p

其实这对周贵妃和太子并非毫无影响。起初宫里两个贵妃,伍贵妃资历深,周贵妃身家好,一般都以周贵妃为尊。/p

如今周家出事,周贵妃的身份便落了伍贵妃一程。/p

期间还有不少又太监宫女传一些风言风语,对周贵妃和周家不甚尊敬。/p

她压了一肚子气,在皇后娘娘病愈这天的宴会上便爆发了。皇后娘娘病好了,脾气也古怪了,对着周贵妃一通训斥,说她小家子气。/p

最后不知怎得还让太后娘娘知道了,皇帝来请安时,太后便命人把事情说出来。她还问:“对周贵妃,你又是怎么想的?”/p

皇帝诚实极了,“没想好。”/p

“那梁家呢?”/p

因为往日的交情,太后有心为梁太师说情。何况梁老夫人与她相交多年,她也不忍叫老友受苦受辱的。/p

“原想等梁滔之死查清了,再作打算。可那边线索断了……”/p

皇帝亦十分苦恼。/p

太后又道:“你是个极念旧情的,不管怎样,莫忘了是梁太师当年力排众议,将你推上帝位的。”/p

皇帝表情有些僵硬,只说:“儿子知道了。”/p

回了勤政殿,皇帝左思右想,也不知该如何打算。于是叫人悄悄喊来许抒,问他怎么做最顺其自然。/p

许抒便道:“回圣上,不聋不哑,不作家翁。您什么都不需要做,顺着天下士子心就好了。”/p

“那就你来。你写的文章最能‘蛊惑人心’。”皇帝便把事情都推给许抒了。/p

得知皇帝有轻放之心,许抒高兴了。梁太师乃本朝文官中的中流砥柱,士子们争相吹捧附和的精神领袖,是当之无愧的执牛耳者。/p

许抒亦为梁太师的风度和学问折服。如何把这事办得漂亮,许抒也心里有数了。/p

当天夜里,他挥毫写下数千字,为梁太师立了小传,说尽梁太师的传奇。待次日通过书店公布出去,果然掀起一阵阵风浪。/p

梁太师名望极高,加上此篇小传,立时让更多的士子、学生同情起他。/p

加上许抒有意引导,不日京里便传开一断白绸,上面写满了为梁太师请愿之人的姓名。/p

许抒赫然在列。/p

朝中那些梁太师的学生弟子、曾经的下属亦纷纷签了名。/p

这份请愿书很快被送到皇帝面前,他只要点个头,便能让各方都如愿。/p

然而这时,他又犹豫了。皇帝自己不知道在担心什么,看着白绸黑字,他最终翻了脸,大骂许抒一通,又命人把请愿书烧了,连同白绸一起。/p

同僚们各个都说许抒这回吃了亏,难得皇帝竟骂了他。/p

要知道,皇帝对这位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状元郎一向是宠信有加,有时甚至比得过亲生的皇子。/p

就如那幅宫中私藏的《秋浦渔舟图》,太子、汾阳王,甚至是晋阳王求了好几回,皇帝也舍不得给,但那日冷不丁赏给许抒了。/p

众人瞠目结舌,许抒自己都没反应过来,笑了三四天甚至合不拢嘴。/p

今日难得他挨骂,众人都来开他玩笑,当然也是友善地调侃。/p

许抒虽不清楚皇帝为何反悔,可看皇帝那模样,并不是事情办砸训斥臣子的表现。/p

未等许抒想清楚,皇帝那里又派人来叫。/p

许抒只得重新收拾了,跟着太监面圣去。/p

皇帝冷淡如冰,命许抒起草一份圣旨,按皇帝的意思,是要驳斥情愿的文人。/p

许抒心中失落极了,当着皇帝的面可不敢显露出来。草草拟完,皇帝随后换了一份,还是叫许抒草拟,这一份,却是赦免梁家的。/p

许抒怀着忐忑不安的心一边听一边打腹稿,然后抄录出来。/p

帝王心思真难猜,他到底是要抓还是要放呢?/p

偶尔皇帝会问一问字句好不好,许抒不敢多嘴,只说好极了,闷头干活儿不顾其他。/p

次日,皇帝先颁布头一道圣旨,将请愿众臣子、文人、学生大骂一通,弄得人心惶惶。不过也只是骂几句,骂完也就算了。/p

朝会上,众人都不敢再提梁家之事。等到退朝前,皇帝自己提了,随即颁布第二道圣旨。/p

梁滔亲族中成年男子包括梁太师在内改绞刑为抄家流放,连同女眷一同发配到岭南极偏远极蛮荒之地,遇赦不赦。/p

虽然苦了一些,好歹全家人姓名保住了。发配岭南不可怕,可怕的是路上要跋山涉水,那里气候恶劣,路上豺狼虎豹、沼泽地何其多?能安安全全、健健康康到岭南的有几个?/p

梁家情况还要特殊些。比豺狼虎豹更可怕的是人心。梁三公子惨死回乡途中,梁滔将军在防守严密的天牢里被人害死,若那背后真凶又斩草除根之心,这一路上梁家遇到的危险难以预计。/p

独孤恂不好明面上做什么,便暗中请了民间的朋友们,一路护送着老太师一家前往岭南。这些人混迹在黑白两道,身上都有功夫在,特意请了他们,去保护梁太师一家老小安全到岭南。/p

许绮兰取了一份银子,也要送给梁家。她向独孤恂道:“路上没银子也不好办。”/p

独孤恂却道:“不必不必,我请的兄弟都是在暗处跟随,也给了银


状态提示:第四一二章 修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