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陛下有令,让你入主东宫,参加明日朝会!”/p

等秦无道离开皇宫,拖着醉醺醺的身体,回到茅草屋时,一名等候多时的宫中太监,急忙上前行礼道。/p

朝会!/p

大秦的朝会制度,为三日小朝,十日大朝,君臣共议,确定国家大事。/p

“本王知道了!”/p

秦无道昏沉的脑袋,清醒过来,想到要治理国家,不由感到一丝兴奋,对于现在大秦的某些制度,他早就看不顺眼了。/p

太监尊敬行礼,返回皇宫复命。/p

“殿下,东西已经收拾好了!”/p

贾诩从屋内走出来,两手空空,他们的东西不多,可以全部装在空间容器中,一次性带走。/p

“去了东宫后,安排两个人过来保护茅屋!”/p

秦无道静静的站在门口,看着居住好几年的茅屋,流露出一丝不舍,对于住的地方,他没有太大的要求。/p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p

即便是茅屋,他也能住的习惯,住的舒服。/p

但现在他是大秦的太子,代表帝国的颜面,继续住在茅草屋,会有失体面。/p

停留了一会,秦无道关上屋门,带着贾诩朝帝京城中心走去,东宫为储君居住的地方,紧靠皇宫,是一座雄伟,辉煌,威严的宫殿。/p

自秦帝登基后,这座宫殿就紧闭大门,从来没有打开过。/p

时过境迁!/p

它终于等到新主人。/p

“恭迎太子殿下入主东宫……”/p

在侍卫的大喊声中,朱红色的宫门缓缓打开,灵光闪烁,聚灵阵自动开启,让宫内的灵气变得浓郁起来。/p

透过大门,看向里面,有一座演武场,上面摆放各种兵器,寒光闪烁,恐怕十万年来,所有的大秦储君,都在擂台上习武。/p

再往里面,还有一座大殿,修建八层垒土之上,金色的牌匾,写着一个‘秦’字,透露着忠义,仁爱,勇猛,铁血的意境。/p

“末将高忠,率东宫侍卫拜见太子殿下!”/p

一名身穿铁甲,手持战枪的将领,单膝跪地道,散发的修为,达到超凡境巅峰。/p

在他身后,跪着三百名士卒,精神饱满,修为都在彼岸境之上,汇聚在一起的气势,犹如一杆长枪,能刺破苍穹。/p

他们看着秦无道,目光崇拜。/p

从今天起,他们就是太子的忠实追随者,至死不渝。/p

“请起!”/p

秦无道双手一挥,一股柔力托起士卒,朗声的说道:“本王看的出来,你们都是军队中精锐,渴望上阵杀敌,为国建功,可惜守着空荡宫殿,埋没了才华!”/p

“今日,本王入主东宫,不久之后,将率领你们征战异地,开疆扩土!”/p

三百士卒听后,眼睛一亮,闪过一丝激动。/p

放眼整个大秦帝国,他们的实力能排在前列,但因为保护东宫的缘故,无法上战场。/p

他们甘心吗?/p

当然不甘心!/p

作为一名军人,谁不想封狼居胥?/p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p

高忠朗声喊道,高高举起手中兵器,透露着浓郁的战意,他体内沉浸已久的热血,开始沸腾燃烧,恨不得立即骑着战马,上阵杀敌。/p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p

士卒跟随呐喊,洪亮的声音,回荡周围数十里,引起许多人侧目。/p

恍惚间,人们看到一条真龙,即将划破长空,君临天下,带领大秦帝国,走向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p

……/p

翌日,古老的铜钟声敲响,秦无道身穿四爪蟒袍,走入朝堂,站在百官之前,距离无上的帝位,仅有一步之遥。/p

朝臣进入金殿后,先是和秦无道打个招呼,然后三五成群,商议国事。/p

大约一刻钟,秦帝从后殿走出来,端坐龙椅上,散发强大的帝王气场,笼罩在大殿。/p

百官回到自己的位置,尊敬行礼。/p

秦帝看了一眼秦无道,微微点头,沉声问道:“诸位爱卿,可有要事上奏?”/p

“启禀陛下,大秦统一东古域,疆域扩大数倍,地方官员严重不足!”/p

李思走到大殿中央,面带忧愁的说道。/p

在几日前,他派遣大批官员,巡查东古域,发现原六大帝国疆域,大部分城池都没有主政官员,秩序混乱,动荡不安。/p

秦帝眉头微皱,灭掉六大帝国后,原六国的官员肯定不能任用,而大秦帝国储备的人才,又严重不足。/p

“不好解决啊!”/p

一众大臣开始窃窃私语,商议办法,可过去好一阵子,都没人站出来献策。/p

显然这些问题,十分棘手。/p

“丞相,你有什么良策?”/p

秦帝问道。/p

“回陛下,臣建议派遣一部分县官,前往新占疆域任命郡官,组建郡府,然后再选拔人才,补充缺失的官位!”/p

李思沉思一会,才出声说道。/p

秦帝闻言,露出一丝失望,不能说李思的建议无效,但是治标不治本,只能暂时缓解问题。/p

六国疆域,何其之大?/p

大秦要派遣多少官员,才能组建完整的地方郡府?/p

至于选拔人才,又要耗时多久,才能补充缺少的官位?/p

“太子,你有什么建议?”/p

秦帝环顾大殿,看到面色淡然的秦无道,眉头一挑,沉声问道。/p

“回父皇,大秦储备的人才不足,是无法解决地方


状态提示:第37章 上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