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不管是心甘情愿还是强迫、文章见地如何,至少比以前眼界开阔,终于不至于在文里出现让人狗窦大开的表述了。

自藏书馆建成,每日进入藏书馆看书的学子不知多少,因藏书丰富,宜州城的学子,甚至外府的学子都千里迢迢赶来看书,于是,藏书馆隐隐成为宜州城学子心目中的骄傲,至于进入藏书馆之后,每上一层楼,都要被守楼的学子出题考,通过了才能上楼阅读,也成了学子们口中津津乐道的雅事。

本年的水灾除了粮食欠收之外,并未造成别的影响,有安汀在背后支撑的诚信粮铺廉价售卖粮米,又有府衙免费下发用于明年耕种的种子,免去了赋税的百姓们日子还过得去。

先前数年加固的河堤,兴建的水库、沟渠之类水利设施,今年颇有成效,倒是邮局这类成果不佳,主要还是识字的人太少。

至于修桥铺路,发放果苗养护山林,官府提供可分期购买的牛犊……等等,一系列有成效好的,有成效不佳的,安汀与宁矩等人根据实际情况,渐渐调整思路,在为民谋利这方面,三人的态度是一致的。

只是,安汀没时间理会葛家,葛家却偏偏跳到她面前了。

这日正是休沐日,难得休息一日,安汀正在后院里陪安翊和傅景玩双陆,前面的鸣冤鼓居然敲了起来,安汀心里纳闷,却也不敢怠慢,连忙穿戴整齐之后,到前堂。

值班的衙役们纷纷在堂上站好,不一会儿,击鼓鸣冤的人便被带上了堂。那人是一名青年女子,她一上堂,就泪流满面,连连叩头恨恨地哭道:“大人,草民要状告曹货娘,她家卖的粮米竟然是霉米,可怜我怀孕的夫郎……”

那名货娘被她扭到了堂上,闻言也大呼冤枉:“大人,草民冤枉,草民卖的米可是好米啊……”

再详细询问,众人才得知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这位青年女子陶青的父亲,出门买米,正好曹货娘从门口经过,粮米比寻常还要便宜几个钱,他便买米蒸笼米饭,端给怀孕的女儿家夫郎孙氏吃。他往日里做饭手艺不佳,孙氏只觉得饭菜味道怪,并没意识到有问题,结果吃了午饭没多久,肚子就疼起来,上吐下泻,等请了大夫来,说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寻来寻去才发现是米的问题。

眼看孙氏腹疼得厉害,胎儿怕是有危险,陶青怒极,可冲着自己老爹没法发火,正巧碰上曹货娘,便一把揪着来到了府衙。

曹货娘也有苦说不出,她自辩说:“米是从葛家粮店里买的,葛家是积年的老店,我哪知道会有什么问题?!”

安汀派衙役跟着曹货娘去寻当初卖给她米的店,不多时,便压着那家店铺的掌柜回到府衙的大堂。紧接着没多久,葛裕也来了。她原本气势汹汹,以为安汀在故意找茬,哪知正好撞上掌柜吞吞吐吐说出真相,顿时气得火冒三丈。

原来今年阴雨连绵,这家店铺的伙计保管不善,竟致整仓的大米霉变。在粮店了一辈子,掌柜自然知道捣鬼的办法,本想在店里神不知鬼不觉卖掉,哪知道被风bō_bō及,粮铺的客人寥寥无几,眼看时间越来越长,就偷偷卖给了货郎们,指望着拿钱去换了新米补充上,却没料到发生了这样的事……

葛裕听着,牙咬得咯吱作响,看上去恨不得把掌柜给吞吃了!最后脸色转为冷淡,一甩袖子,走了。

掌柜自然被关押入狱,霉变的大米没收之后销毁,只是,经此一事之后,葛家的声誉越来越差,原本就无人问津的粮店,看上去更加冷清。

临近过年,满城店铺关门休息,等到过了初五,各家商铺在鞭炮声中开门纳福,起初还没人注意,后来,便发现了,满城的葛家粮铺竟没有一家开门的。又过了数日,渐渐有传言说,葛裕一病不起。

随后,关于葛家的传言四起。

什么葛家头等的张管事带着葛裕的儿子,连带着还有葛裕被赶出门的小星一起私奔了……

什么葛家家产争夺激烈,儿子女儿齐齐上阵,把葛裕气晕了……

什么葛家后院的小星为了争宠,偷偷给葛裕下了烈性□□,葛裕马上风了……

……

种种八卦流言,各个听起来活灵活现,好似亲眼所见,给宜州城的百姓们提供了不少嚼舌根的话题。任谁也想象不到,去年尚富得流油的葛家,一年之后竟惨淡成如此景象。

安汀派人打探葛家的动向,听了一耳朵八卦之后,索性不再理会这些。又是新的一年,本年的规划具体怎么实施,还要细细地布置。

只是,从京城来的一封信,打乱了她的计划。


状态提示:第78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