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晚一点,罗成拒绝的话,怕是说出口了。本来,他还不想那么快和罗成坦白的,反正宇文成都都死了,他还有一辈子和罗成慢慢耗下去,直到他习惯自己在他身边,但这会儿怕是不行了,谁曾想,宇文成都没死……自己凭什么和宇文成都争,他曾在罗成心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李元吉低头看了眼空空的手掌,掌心里全是薄薄的细汗。

李安命人将一众人拦在身后,自个上前搭李元吉话:“王爷,这些都是夏县前来投诚的百姓不服管教,竟然不愿意去地牢。”

“为什么要我们去地牢?我们是来投靠唐军的,我们不是犯人!”

“对,我们不是犯人!既然这样,我们还不如和吕大人一起死守夏县……”

李安话音刚落,就见一干百姓模样的人吵闹起来。

罗成一听,眉头微微蹙起,也走出营帐,看向李安道:“既然是前来投诚的百姓,为什么要关押起来?”

李安欲言又止,凑近道:“罗将军你有所不知啊,这夏县可是出刁民的地儿,这些天,每天都有前来投诚的百姓,起初,咱们也好吃好喝地供着他们,可这些人压根不是诚心来投诚的,都是吕崇茂派来的细作,杀了我们几个士兵之后,全又逃回城内去了,这不,齐王殿下才命令我们……”

“可也不能把人强行关押起来啊,这要是传到城内,哪还有人敢来投诚?是逼着百姓和吕崇茂绑在一根绳上。”

李安心说,这夏县的百姓早就中了吕崇茂的蛊了,是死死地绑定吕崇茂了。

“上任官员贪污成风,搜刮民脂民膏,早就被夏县的老百姓所憎恶,吕崇茂乃当地一大善人,他振臂一呼,群起而响应,这也是我这些日一直没能拿下夏县的主要原因。”李元吉眉头紧锁道。

罗成沉思片刻:“照你这么说,这吕崇茂可谓是这夏县的核心人物,百姓唯他马首是瞻。”

“正是。”

“那不如这样——”罗成凑近李元吉耳边,将自己的打算一一告知,谁知说完了,也不见李元吉有何反应,便又伸手推了推他,“你觉得这方法可行么?”

耳边温热的气息散了,李元吉才仿佛清醒了一般,恍然道:“你说什么?我刚才没听清楚……你再凑近一点,再说一遍。”

罗成瞧他那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又恼又羞,狠狠瞪了他一眼,冷声道:“你爱听不听。”转身欲走。

李元吉伸手一把握住他的手腕,听清楚了清楚了:“这我倒是真能做主。”

傍晚,夏县城内的吕崇茂便收到了唐军的招降书。

书信上是怎么说的呢?大致意思如下:

目的明确,就是招降你吕崇茂,若是你现在开城投降,唐军对于夏县百姓和你的所作所为既往不咎,不但不计较,还任命你为夏县刺史,以后由你统管夏县百姓。

你不是瞧不上唐军之中的乌合之众么?行,这下我把夏县交给你管理,你想怎么管就怎么管。你还别质疑唐军说话算不算数,上面清清楚楚印着唐军齐王殿下李元吉的印章。

你若敬酒不吃吃罚酒,负隅顽抗到底,等待你的又是什么?

我唐军人多势众,兵强马壮,打下你区区夏县时早晚的事,你若非冥顽不灵,非要跟我耗到底?那等我历经千辛,强行打下夏县,真到了那时,你吕崇茂一个人死了不要紧,连累夏县百姓也绝对讨不了好,你吕崇茂就是一千古罪人,害得夏县百姓都跟着你遭殃。

还真让罗成猜中了,能让夏县百姓都自愿跟随之人——吕崇茂还真不是一个自私的人。把利害关系扩散到整个夏县百姓的性命,吕崇茂当下就犹豫了。

就在吕崇茂举棋未定,真打算翌日清晨带领百姓开城投降之时,又发生变故!

这个变故乃是刘武周亲封的宋王宋金刚手下一员大将带来的,这员大将是谁呢?乃是之后的隋唐历史上赫赫有名之人——后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

前文就有提过,这吕崇茂反唐军,积极响应刘武周。刘武周虽然已经打到并州城了,可听说李元吉又回来了,已经攻到夏县,为免阻碍到他攻打长安城,活擒李渊,他便吩咐自己的妹夫宋金刚派人支援吕崇茂,宋金刚派出的人便是大将尉迟恭。

第二天开战,一见吕崇茂身旁多了个身着黑脸蟒袍的大汉,初时,罗成并未认出那人来,等到李元吉按捺不住,与之交手时,罗成才瞧出一二来。

李元吉常年征战无数,尤其擅长使马槊,之前打吕崇茂的时候,就曾逼得吕崇茂退无可退,只能龟缩在城内,大门紧闭,不敢应战。如今,对方来了个大将,他当仁不让地一马当先上前,罗成想拦的时候,人已经跑出去了。罗成转念一想,也好。这黑脸大汉也不知道是何许人也,瞧着吕崇茂也对他敬畏三分,倒是有些来头,就让李元吉去试探试探他。

等到双方一报上名,罗成心说坏了,这尉迟恭可不是小人物,隋唐之中数一数二的能将,别说李元吉了,就算表哥在这,怕也不是他对手,更别提莽撞的李元吉了。

才刚刚想到这点,果不其然,就见李元吉使着马槊来回穿刺,都被尉迟恭一一躲过,气得李元吉发了狠,手下越发使力起来。这对仗,最忌讳的就是心气儿不定,焦躁不安,最是容易露出破绽,果然,没几下,尉迟恭瞧准一个空档,弯腰俯□去,伸手便去夺李元吉手上的马槊,两人相持不下。

状态提示:第137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