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对视一眼之后,带着几个心腹,灰溜溜地各自回了屋。

贾母也带着孙儿们回到房里,换了家常衣裳再坐下,宝玉端茶,贾环和贾兰一人站在一边,赶紧给老祖宗捶肩捶腿……

贾母笑盈盈的,跟听到消息先后赶来的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王熙凤等,毫不避讳地夸赞,“咱们养了些好孩子。”

王夫人和李纨自然喜上眉梢。不过贾环也在场,王夫人略觉碍眼,但也只是碍眼而已:贾环是长子贾珠悉心教导出来的,王夫人自知后半生荣华富贵全要仰仗长子,哪里就会了拂儿子的颜面。更别提如今老太太对贾环也和颜悦色……

二房欢喜,大房……就不好说了。

邢夫人僵着张脸,什么话都说不出口;而王熙凤弄权揽事的确是把好手,可听说“持枪弄棒”的百多人把自家围了起来,也吓得够呛,此时站在邢夫人身后……这婆媳两个竟是难得默契了一回:想着要是贾琏在家就好了!

话说荣府闹剧迅速收尾,而到了隔壁宁府……围府也就是惊□□波澜罢了。

贾珍虽然也是费大公子的眼中钉,但比起赵之桢,他真是个小人物。不过贾珍胆子要大上许多,脑子又清醒,知道若是太子登基,他也该从太子那儿讨功劳,而不是跟已经撕破脸的费家缓和关系。

他不肯开门,那些乌合之众拿他也没什么办法,再加上另一拨人在荣府吃了大亏,两群人都是铩羽而归,干脆合在一处,转往其他人家劫掠去了。

话说宁荣两府这种二三流人家,本来也引不起费大公子的重视。此时的他身兼重任:至少要在宫中胶着之际,做出些足够威胁到守护圣上的关键人物的事情,譬如拿住赵之桢的妻儿,或是逼迫贵妃的哥哥站到太子这边……之类。

李家是文臣,本以为捉拿起来不那么艰难,谁知李家居然……全家人都不在府中!

而闯入赵之桢王府的打算……也一点都不顺利。从墙头不绝泼下的热水热油,油水接触更是腾起片片热气,以及在这水雾掩盖之下,时不时飞射而出的箭枝……他们的人只得不停退后。

费大公子原本踌躇满志,誓要建功立业的心,已经凉了一多半:他把真刀真枪的战斗,看得太简单了。

他望了望天边:估计再有一个多时辰便要天亮。

天亮之后,宫中情形还怎么瞒得住宫北的数万禁卫军?

而九门提督是个能人,又忠于圣上,关闭内城后点兵出战……这都没什么能下手和算计的地方。唯独步军衙门的兵员多出身于普通人家,打山贼击外敌都不在话下,可让他们挥刀砍向那些曾经眼中高不可攀的达官贵人,还有这些达官贵人的家丁随从,心里必然有个坎儿:万一若是太子胜了,他们这些小兵又该何去何从?

因此九门提督想整合军心,直至令行禁止,需要点手段和时间,何况内城如今也是乱相四起……遇上权贵派人来求救,你说救还是不救?

若是大皇子、三皇子与七皇子全都府上告急,你身为九门提督究竟敢不敢分兵,或是敢不敢“厚此薄彼分个轻重缓急”?!

费大公子当即提议分兵,横竖在七皇子这儿没得好处,大家不如去大皇子和三皇子那儿“打打秋风”。

幸好,此番愿意跟着费家搏一把的人家并不在少数,这些人不比围攻宁荣两府的那群~乱~军,他们多少能做到步调一致。

跟太子亲厚的,大多跟大皇子有仇,因此这个建议迅速得到了众人的认同……哗啦啦一下子,人就少了一半。

三皇子倒是向来好人缘,不过这群人也只是稍微犹豫了片刻,其中两家人低声商量一番之后领命,带着手下去找三皇子的麻烦。

不出一刻钟,眼前只剩了费家人——碍事儿的人都走了,费大公子终于狰狞一笑,“放~火!”太子最后成功登基,也不想看到京城一片废墟,可这……与他何干?!

此时王府地面上有油有水,纵然拿来了木柴枯草,甚至夺了若干商家的门板,这火点起来也颇为费事儿,王府倒是不敢再倒油,泼水依旧不止,但今夜有风……而且是往王府的方向吹!

听说费大公子真放了火,元春轻哼一声,“倒也是个人物。”旋即吩咐,“把前院收拾出来,能点着能烧起来的东西一概挪走,别断了往大门上浇水!”

本来守就比攻容易得多。再加上府里早就为今日做过准备,耳濡目染之下,元春指挥起来也甚是得当:哪怕王爷和世子先后带走了王府之中大部分军师和精锐,府中上下并无什么慌乱,坚守起来依旧有条不紊。

却说王府之外,费大公子眼见一刻钟过去,王府大门依旧紧闭,别说火星……只怕门上烧黑的地方都十分有限!

他越发焦躁,终于再也忍耐不住,回头向着自己的心腹道,“放箭,放火箭!”

跟赵之桢这种常年坐镇前线,出入都能数百披甲带刀亲卫的实权王爷不同,费家奋力经营这么多年,借着太子的威名积攒兵器,手头不过几百长弓,此时大都还都在跟着费大老爷进宫的心腹手中,费大公子手头有限的弓与箭必然没得补充,此刻真可谓“不成功便成仁”……原本这些弓箭是打算冲入王府后,直接扫到护卫王府的那群家丁的。

与此同行,王府之中的元春正坐在房里跟大姑娘说话,倒也不耽误她思量:九门提督必定专心守城,世子身边骑兵不少,应该早就派人往禁卫军


状态提示:第87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