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络游戏>回到牧场>第511章 击筑悲歌
事态。伊甸海军军事学院的巡逻队共有多少支,拉夫并不清楚,但他知道院外的巡逻队每支由六人组成,因为这六人中有五个是轮值学员,亦即每天从学员队中排序抽调。拉夫自己也参加过巡逻,当然清楚这一点。夜间巡逻时每个学员配发一根伊甸兵工厂生产的多功能警棍,这根警棍握把处有一个拨动开关,开关上方标有四个字母和四只栩栩如生的肥猫。档肥猫在酣睡,打到这个档会关闭警棍的一切功能。以节约能量;l档肥猫正双目炯炯紧盯着前方,这个档能打开照明水晶,经凹镜折射可以打出集束的光柱。将二十米外照得雪亮;p档画的是一只伸出前爪暴怒着进攻敌人的肥猫,此档会启用棍头的麻痹水晶,捅到身上可以麻翻一头鳄鱼;而a档则是一只弓背大叫的肥猫,这个档的警棍会发出连续的闪光和报警声。夜间在几百米外都能被看到或听到。拥有这根警棍,巡逻时遇到可疑人物,可以先打开照明查看,发现不对劲的话可以用麻痹水晶将其制服,如果打不过。还可以将开关拨到a档,警棍发出的连续闪光和报警声会立刻吸引警戒塔的注意,随之而来的就是雪亮的探照灯光和响彻全院的警报声。这过程起来麻烦,其实就是大拇指一拨那零点几秒的事儿,所以拥有这根警棍,即使是菜鸟学员也不容易被偷偷干掉。更何况,每支巡逻队还有一名警通连的现役军官或士官带队,他的装备更强悍。身手更敏捷。反应更迅速,要想将这样一支巡逻队无声无息地放倒,那可不是一般敌人做得到的。

来的不是普通敌人——根据对巡逻队编制和装备的了解,拉夫第一时间做出了这个结论。他抬头看了看警戒塔,塔上毫无异样,高墙内的院区也静悄悄的。鸦鹊无声。这明敌人不但无声无息地干掉了一支巡逻队,而且在下一个巡逻队到来前掩埋好了尸体。现在有可能已经在没有被任何人发现的情况下进入了院区,这太可怕了!拉夫意识到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立刻去报警。而是观察四周的危险。想来,敌人也有可能在院墙外留下人员望风接应,自己一叫的话,不定还没引起警戒塔的注意便遭了毒手。

拉夫偷偷从沙棘后探出头,窥视四周,却什么都没有发现。起伏的沙丘上稀稀落落地生长着半人高的沙棘,它们在暗淡月光下投出模模糊糊的影子,像一头头匍匐着等待择人而噬的怪兽,令人不寒而栗。拉夫竖起耳朵来听,也没有听到一点声音,周围像死一般寂静,静得令人压抑,静得让人忍不住要窒息。

拉夫能清清楚楚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和急促的呼吸。敌人能瞬间干掉巡逻队,肯定来的都是高手,如果他们潜伏在附近,自己是发现不了的——也许,敌人已经发现自己了呢?也许下一刻,就会有一支弩箭,或一把短剑刺进自己的胸膛?拉夫紧张极了,他一边强迫自己镇静,一边伸手在巡逻队员的尸体上摸索,却没有找到那根多功能警棍,想来是被敌人袭击时,不知掉到哪里去了。拉夫又在四周的沙地中挖找,拖出另外一具巡逻队员尸体后,掰开他紧紧攥着警棍的手指,将沾了血液和沙子的警棍拿到了自己的手中。

拉夫的大拇指放到了开关上,只要他轻轻一拨,警棍就会发出连续的闪光和警报,这样,瞭望塔上的士兵就会警觉。然而,拉夫的手指、手臂,乃至整个身体都在颤抖,他的大拇指,在犹豫了片刻后,又慢慢离开了开关。

巡逻队员的尸体尚有余温,这明敌人刚刚将他杀害不久,也就是,敌人很可能还没走远,甚至就在自己附近!拉夫的心跳得更厉害了,呼吸也更加急促,报警,还是逃走?自己拨动开关,就能让其他人免遭毒手,然而,那也意味着自己的生命可能到今夜而止。那么,逃走吗?伊甸将要因为自己的渎职遭受更大的灾难,自己也会有更多的袍泽倒在敌人的屠刀之下,今后,自己还有什么颜面回到学校?不,不仅只是学校,自己也无法回家了,自己连家人也无颜再见!所有的人,认识不认识自己的人,都会指着自己的脊梁大骂“懦夫”!甚至自己的父母、亲人、朋友都会被全国的人唾骂!还有自己刚刚约会的苏拉,她也不会再用崇拜的目光仰望着自己,而自己肯定会被掳下引以为傲的肩章和帽徽,再也做不了一名伊甸的军人!

拉夫的心在剧烈跳动,他凝望着巡逻队员那张年轻的脸,那张脸是苍白的,想来他身体里的血液已经被沙地吸得所剩无几。那张脸也是痛苦而惊讶的,大张的嘴和眼睛里都沾染着沙粒。是的。即使自己的逃跑行为没有被发现,自己也做不了伊甸的军人了!今后面对死去的战友,自己会在无尽的自责中疯掉!拉夫觉得有一股热血涌上胸口。报警!一定要报警!即使自己在报警的下一刻被敌人杀死。亲人也会以自己为傲!苏拉也能荣耀地站在自己的墓碑前,伤心又自豪地思念自己,崇敬自己,一生都不会忘记自己!

拉夫的手指。终于再次按上了警棍的开关,狠狠地将其拨动到报警的档位。

然而,出乎拉夫的预料,什么都没有发生。没有飞来的弩箭,没有刺入胸口的匕首。甚至连警棍的报警声和闪光都没有。那警棍也许是在与敌人的格斗中被损坏了,也许是被血液和沙硕侵蚀,丧失了报警的功能。然而,此刻拉夫已经无暇去想更多的原因了,他觉得自己已经耽搁了太多的时间,敌人可


状态提示:第511章 击筑悲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