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玄幻奇幻>股仙>股评:听说有个靠谱的消息
。不到9个月,这牛有点猛……

据观察,管理层?为了控制疯牛、打造中国股市的慢牛,当真是操碎心了。

股市跌不好,涨得快也不好。还要控制涨跌的节。二十多年的经验积累下。其实咱们的管理层调控手段早就提高了很多。也高明许多。最起码管理层已经掌握了调控的精髓!

那就是筹码和资金的平衡……

管理层手上的筹码不愁,ipo排队的600多家呢。

资金控制上,银行储蓄搬家没办法管,都是老百姓自己的钱,但是可以通过官媒喉舌发布各种利空利多政策以及建议党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进行心理干预。

融资的事可以管,但是杠杆比例的调节,可以让借不借。借多少尽在掌握之中。

严控券商两融。切断伞形信托和股市的关联,等等都是管理层工具箱里的一件件神兵利器。

这些可都是冲着资金去的。配合管理层的宏观调控,媒体和市场人士的通力配合,国家的目标就是慢牛、慢牛、慢牛……

这么多调控工具,这么多手腕小花招。可是真拉出来溜溜的时候。实际效果显然不能让管理层满意。

股仙们,我问您。您觉得现在是慢牛吗?

恐怕连股民都不会承认现在是慢牛,股仙们估计更不会觉得现在是慢牛。

毕竟市场先生不太听话。中国的股市。不是疯就是熊。慢牛是管理层的目标,而在股民的心里,慢牛仿佛就成了一种传说。

慢牛与否。?并不是大家说了算的。管理层都没对慢牛下过明确的定义。

什么是慢牛,怎么个涨法才算是慢牛?动动嘴皮子就成了?

慢牛的标准,毕竟不能管理层自己心里清楚。也得让市场明白究竟什么样的形态下才

是真正的漫游。李家大儿估计,管理层自己心里真的有本明明白白的账本吗?

李家大儿没有看到过管理层对慢牛的定义。但是李家大儿在就这个题材检索新闻的时候。发现很多年以前管理层是有过类似描述的。

互联网里有这样一段话表述了关于慢牛的定性:稳中有升,涨幅有限。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定性的。

具体情况却也没有找到相关定量。

怎么个振幅才叫稳定?一年涨多少才选是“涨幅有限”?

过去很多时候,在各地房地产调控的之中目标多明确?人家房地产调控明码标价:房价涨幅不能超过百分之十。如果按照这种定量,是否对股市也设定个目标位?

其实李家大儿告诉大家,这?自然不可能的。也不可行!

要设定年涨幅目标了,是不是还要设定年跌幅目标!股市毕竟不是楼市。明着不能有不好说,但相信管理层心里一定是有的。

估且咱们来猜一个。上行20-30。下去10,这应该是各方都可以接受的吧。

说了说去,按照李家大儿的说法看,大家会不会有种:咦,那这么说。咱们这好像不是很疯狂吧?说是慢牛的节奏成不成?

其实参考历史来看,中国股市早就已经慢下来了。新韭菜们或许不知道。骨灰级的投资者应该知道。中国的股市最早可是没有涨跌停限制的。最早的资金流转就是t+0。当年的疯狂与今日对比。起码已经慢下来、慢许多了。

不相信吗?那咱们以上证市主板为例。

九个月时间翻倍,快了吗?疯了吗?实际上和过去相比,已经理性多了。

历史上,九二年股价放开后,当年的十一月底,指数从386点涨到800点,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这轮牛市不到四个月终结。涨到1558点!

九四年七月底三大利好,指数从325涨到1000点,不到一个月时间。

与之相比,现在的九个月简直像在最近看到的囧图,北极熊溜冰……

实际上,自从九四年后指数上涨越来越慢,加之涨跌停板重新设立。以及盘子越来越大越来越沉,指数翻倍所花的时间越来越长,即便是998到6124也花了近两年半。相信现在起从4000点涨到8000点。

管理层就算不刻意调控,时间也不会少于九个月。只是,目前情况来看。管理层似乎不想让指数九个月就演绎完。管理层似乎想要走出几年的慢牛行情着才是关键所在。

纵向比较完了。咱们横向比较一下。相对于美国等成熟市场。

中国股市确实还是快了点。纵使纵向比较股市已经慢得相当多了。但咱们也不能如同月关大大口头禅“简单粗暴”那样。地要求中国股市和美国一样的慢牛!

那是不切实际的,也一定不会成功的!

我知道肯定许有人会拿创业板说事。但2000年美国的纳斯达克的疯狂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名字只要起一个。那就是几百美金的股价。两千年科技股。李家大儿当年不懂,但也听闻那时候的老分析师说过。闲聊的时候就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中国的创业板才几年,年轻有点疯狂倒是正常的。既然慢牛在中国不仅不是传说,而且中国股市已经处于慢牛之中。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还喊慢牛?

原因自然是哪种看着别人家的老公老婆好的心态罢了。若说的稳一点。想起当年和易方达的基金经理聊他们的三百etf指数基金的时候。人家张嘴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咱自己的慢牛节奏。市场先生正在默默打造的中国版慢牛。随着中国股市的日渐成


状态提示:股评:听说有个靠谱的消息--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