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三国之狂战将军>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查探粮草
边再配上个直径一米多的黄铜凹镜……干什么用的?这是张仁想出来地简易探照灯。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把这些土台直接拆掉当弹药!

曹营严密的防守令袁绍空有二十万大军却无从下手,双方就这么在官渡一直对恃着,甚至出现了整个八月没有一场战事的情况!

就整体情况来说曹操虽然兵力不及袁绍,但一则曹军训练到位,战斗能力远高于袁军,二则曹营中的石炮对袁军有强大的心理威慑,使双方的战斗力基本持平。

在兵粮方面张仁接到了荀彧的来信,表示曹操境内地秋收顺利完成。建安五年地粮食产量虽然因为年初曹操就调走大量兵力的原因不如往年。但在以民屯劳力补充到军屯后支持一年以上还是可以做到的。至于运输方面。任峻地“十列纵队”有效的完成了运输任务。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表明这场攻防战中曹操略占优势,但不知为何张仁心底却隐隐约约升起一股不安。因为战场上的走势已经与历史原本的发展不太一样,使张仁感觉自己把握不住将来的走向。

“也许只是我多心吧……不对!曹操现在只是在死守。很明显是有打持久战的打算。记得历史上曹操选择夜袭乌巢有好几重的因素在面,像本身粮草不足、后方汝南一带又有刘备捣乱。可粮草问题已经解决,汝南那边又迟迟没有动静,多半也出了什么变故……那么曹操选择打持久战来消耗袁绍的实力是对还是错?”

百思而不得其解,张仁干脆借汇报军需的机会向曹操发问。

曹操放下军需报告,微笑道:“世清,依你看孤当如何去做?”

“这……”张仁犯了难。他很想劝曹操主动出击或是直接去烧乌巢的兵粮,可是在没有确切情报的情况下,冒然而为只能是取败之道。再者他自己就那么点料子,自己都说服不了又拿什么去说服曹操?

“难道非要等许攸过来?”

曹操道:“世清,孤又何尝不知死守营寨并非取胜之道?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孤如今对袁绍对恃,正是‘以正合’。至于‘以奇胜’,孤在等待时机。为帅者当有懦弱之时,时机未到懦弱一些又有何妨?”

张仁点头道:“既然主公心中有数,张仁就不再多言了……不过袁绍在此相恃无功,万一他选取精骑抄小路星夜赶往许都奇袭,亦或是断我粮道又该如何应对?”这其实是许攸给袁绍的建议,曹操自己也曾说过如果袁绍取用此计他就完蛋了,现在提醒一下曹操好点。天晓得袁绍会不会突然开窍!

曹操皱起眉在帐中转了几个圈后道:“不错,此计不可不防!世清你可有良策?”

张仁老老实实的摇摇头。曹操就这四万不到的人马,哪里分得出相应的兵力去防备这个?

曹操沉吟良久道:“今日天色已晚,世清你也早点去休息吧。明日孤自当召集幕僚再作商议。”

离开曹操大帐,张仁一个人细想了许久,决定去找郭嘉帮忙。郭嘉手边有出色的情报人员,让这些情报人员去摸清袁绍的屯粮点总比干等许攸来强得多,说不定现在的许攸还不一定会来曹操这里呢?

“什么?你想知道袁绍的粮草屯积在哪里?臭小子你疯了?粮草乃军之命脉,袁绍又岂会不派重兵保护?真以为那么好烧的不成?”

张仁在郭嘉帐里被骂了个狗血淋头,灰溜溜的跑了出来。也许是赌气吧,他把刚刚从许昌赶来的黄信给叫了过来。

“黄信,我有件事想交给你去办。”

黄信道:“大人只管交待!”

张仁犹豫了一下道:“我想让你孤身前往乌巢一带查探一下,看看那里是不是袁绍屯积兵粮的地方。另外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能把一路的守备状况也记下来……这件事很危险,你不想去的话我不强求你……”

老实说张仁其实心里没底,自己身边信得过的人又只剩下黄信一个,生怕黄信会有什么闪失,所以话说到一半就有些后悔了。不料黄信却有些不满的道:“大人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我黄信为大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再说乌巢一带我曾去过,地形也比较熟,只是刺探的话敢打包票,最迟明日傍晚即回!等我的消息吧!”说完便跑出帐去了。

张仁愕然心道:“不、不会吧?无心之下到像是有些激将法的效果?”

赶出帐外去寻黄信,不久便见到黄信换上了一身猎户的装束准备出发,奔行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张仁追赶不上,只好冲着他的背影大叫道:“黄信,千万小心!若事不可为一定要给我老老实实的滚回来!”(……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那就干脆点求票了!)

等待永远的漫长的。

黄信走后张仁一夜没睡好,次日一整天都恍恍惚惚的。直到傍晚时分,看到疲惫不堪的黄信安然归来,他终于松了一口气,拉着黄信进帐询问情况。

黄信打探来的情况是乌巢一带有一大一小两个营寨。小寨中驻扎着兵马,人数约在五千人左右;大寨中央是许多正在修建的木制粮仓,驻扎的兵马约在一万左右,看情况袁绍的粮草还并没有送到乌巢。至于沿途袁军的防备并不怎么样,只有两只约三千人的步兵巡视警戒。

张仁打发黄信去好好休息一下,自己对着地图算了起来。

“没错了,乌巢大寨正在修建粮仓,迟一些肯定会是袁绍屯集主要兵粮的地方。现在只是九月初,从秋收到入仓,再加


状态提示: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查探粮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