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风流三国>第十四章 焦尾琴
了天也快黑了。”

蔡邕抬头望了望天色夕阳已快西下狂风不时的呼啸而过。沉思半响忽然问张浪道:“我观你二人英雄气概乱世中不可多见说吧有什么事情还放心不下只要在老夫能力范围内一定会帮你们办好。”

张浪望了望杨蓉杨蓉只是柔情似水的望着自己。

脑里飞的运转着这是自己二人最后一把救命稻草如果再不捉好还真的有可能不明不白的死在这里。

同时又想到书上说蔡邕十分爱好音乐也通晓音律精通古典如果别人在弹奏中有一点小小的差错也逃不过他的耳朵。又擅弹琴对琴很有研究关于琴的选材制作调音他都有一套精辟独到的见解。

想到此时心有定计细声对杨蓉道:“蓉儿你小时候学过的古琴还记的吗?”

杨蓉一愣不大解的望着张浪然后神然一黙道:“记的。”

张浪大喜道:“这样最好我们来合作一曲你能弹出霸王别姬吗?”

杨蓉心暗生死关头了你还有心思说这事十分迷惑道:“你问这做什么。?”

张浪有些急道:“当然有用刚说啊。”

杨蓉嘟起小嘴有些不高兴道:“大概能弹个七八成吧。”

原来杨蓉出生音乐世家她父母是大钢琴家她母亲是小提手在这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小杨蓉也自然喜欢上音乐。本来正常的情况下杨蓉也会走上音乐的道路可是天有测风云她父亲因为太出名竟被绑匪绑架后来撕票不幸死亡她母亲思念成疾不久也离开人世丢下杨蓉孤单一人那时她才16岁。还好有个好心的亲戚收留她才不至让她流浪街头。

不过这件事改变了她的一生也造成她孤傲偏激又有些冷漠的性格。后来杨蓉毅然报考军校誓要做一名出色的警察用手中的枪和铁烤捉尽天下坏人。

自那以后杨蓉就不在碰乐器那会让她想起伤心往事。

张浪也是知此事不过两人生死关头也是没有办法。

蔡邕见二人商量半响最后张浪才神色平静道:“我们没有什么要求不过在死之前我二人想合作一曲还望大人成全。”

蔡邕神情一愣没想到他们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不过蔡邕的兴趣马上给勾上来了想听听两人所谓合奏能达到什么水平同意道:“好如果能让我满意我就放了你二人。”

而边上的安将军嘴角冷笑在蔡邕面前合奏无异于孔夫之面前咬文嚼字自找死路。

张浪和杨蓉浮起求生的希望。坚定有力道:“一言为定。”

蔡邕点了点头又挥手对士兵道:“解开两人绳索。”

边上将军大惊道:“大人万万不可此等叛贼还是小心为妙啊。”

蔡邕不悦道:“安将军过虑了吾观此二人非贪生怕死之辈而且举手投足都有一种常人难有气质必是世家子弟想来也不齿做这等事情。”

蔡邕又道:“来人去把我的焦尾琴拿来。”

今趟张浪和杨蓉也大感吃惊焦尾琴可是绝世宝物是中国四大名琴之一。弹起音色美妙绝伦盖世无双。蔡邕竟然能为自己两人拿出这样的宝贝来如此胸怀令人折服。

说起这焦尾琴又有一个故事叫蔡邕救琴。

灵帝不识人才使蔡邕落魄他乡在隐居常州溧阳阳平陵城东南高邃山(今观山)的时候。有一天蔡邕坐在房里抚琴长叹女房东在隔壁的灶间烧火做饭她将木柴塞进灶膛里火星乱蹦木柴被烧得“噼里啪啦”地响。蔡邕听到隔壁传来一阵清脆的爆裂声不由得心中一惊抬头竖起耳朵细细听了几秒钟大叫一声跳起来就往灶间跑。来到炉火边蔡邕也顾不得火势伸手就将那块刚塞进灶膛当柴烧的桐木拽了出来。当拿出来的时候蔡邕的手都被烧伤了他也不觉得疼惊喜地在桐木上又吹又摸。好在抢救及时桐木还很完整蔡邕就将它买了下来。然后去掉焦皮按宫商调音律精雕细刻一丝不苟费尽心血终于将这块桐木做成了一张琴。这张琴弹奏起来音色如天籁绝音动人致极。后来这把琴流传下来成了世间罕有的珍宝因为它的琴尾被烧焦了又叫它“焦尾琴”。

待士兵拿出焦尾琴到蔡邕面前蔡邕望着古琴脸现沧桑之色爱惜的抚摸琴身感叹不于。

有时候蔡邕感觉这不是单单琴了而是自己的化身。如若没有自己现这块桐木相信就没有焦尾琴。同样自己怀才不遇隐居吴地12年寄情山水之间。如果没有董卓的提拔自己也不会有今天。哪怕是自己看不惯他的骄横之风。

蔡邕痴痴望了焦尾琴半响这才命士兵递到张浪面前。

两人这才有时间打量这早已失传宝物。

焦尾琴长六尺安十三弦有二十六徽。弦用金蚕丝制成轻轻拔弄坚韧而音纯正余音绵长不绝;琴面板的外侧有二十六粒白色小圆点称徽。白玉做成。琴尾部份已被烧焦。琴身花斑断纹给人强烈的历史感和苍古美。


状态提示:第十四章 焦尾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