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穿越重生>重生之都市枭雄>第1150章 组建内阁,张举反叛
关,正在代郡一带劫掠,而鲜卑王步度根也派大将扶罗韩率军五万攻打辽-东。”

“我们的损失大吗?”

“回主子。经过两个多月的转移,我们的财产已全部运到了安全地带,损失的只有房屋和仓库等不动产。”

“应变工作准备的怎么样了?”

“回主子,所有处在有可能成为战区的地方的庄园都已经组成了人数达到三千至五千的自救队。而且各庄园都派出了多达百人的引导队,一旦战事规模扩大就会引导难民赴庄园安顿的。”

“做的很好,继续注意幽州各方动向。有事报!”

“谢主子夸奖,奴才告退!”

###########################################################

两个月过去了。幽州牧刘虞不但没能平息叛乱,反而使兵祸波及到了冀州,冀州牧皇甫嵩一怒之下将这事直接告诉了皇帝。并请求出兵协助刘虞平叛。

皇帝和朝中的重臣们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在商讨了几日后,竟封刘煜为镇北将军,命刘煜领军十万前赴幽州平息战乱。

“我坐领豫州。身在中原。朝廷却加封我为镇北将军,你们说说这是什么意思?”刘煜对坐满了议事厅的文臣武将说道。

祢衡身为文臣之,自然要先言:“以臣等的愚见,朝廷是想借平叛之机分化主公的实力,以减轻主公对朝廷的威胁。”

刘煜看了在坐的其他谋士一眼,问道:“哦,你们都这样认为吗?”

荀彧作为代表说:“是的,主公。朝廷命主公出兵平叛。却不给属官兵丁,这摆明了是要消耗我豫州的兵力。即使主公很轻松的平定了张举等人。也会因镇北将军之号留兵驻守幽州。而幽州与豫州之间又隔着冀州和兖州,到时候军令不畅,朝廷再派一二能说会道之士居中挑拨,那主公麾下兵将就有可能转投朝廷了!”

“老荀你在说什么啊?!”典韦站起来大声说:“决不会有人背叛主公的,真要有人蒙了心这么做的话,老子追杀他到天涯海角!”

“好了,知道你忠心耿耿,坐下吧!”看着这个浑身杀气怒睁着牛眼满屋找叛徒的莽汉,刘煜的头真的有点痛。

“主公,臣请驻守幽州!”黄忠站起来沉稳的说。

好家伙,不论文臣还是武将似乎都认为剿灭张举是分分钟的事,关键在于怎么妥善的处理后续问题。不过话说回来,有这群人在,扫平天下也不是太大的难题,何况那小小的张举呢?

“好,既然如此,我命令黄忠、典韦、华雄、臧霸、张辽、徐晃、高顺、庞德、武安国、管亥、张燕、徐荣、于禁、乐进等十四人各率本部兵马随军出征,留守诸将以纪灵为。”被刘煜点到名字的将领除了纪灵外都面带喜色的站起来大声应是,而其余诸将则眼露羡慕的看着他们。

刘煜笑着看了这群战争狂一眼,又对文臣们说:“郭嘉、沮授、田丰、程昱为军师,荀彧、荀攸为随军主簿。好了,诸位各自下去准备,五日后出。”

刘煜回到内院把要出征的事和刘脩她们说了,然后问道:“脩儿,我走了之后,你留在府中也不能批阅公文了,不如和我一起到幽州见识见识北国风光吧?”

刘脩点了点头,可蔡琰却说:“我不想看到杀伐和死亡,我还是呆在家里吧!”

任红昌也说:“我也不去了,我最近刚刚找到一些整理情报的门路,正要试验试验。”

刘煜点了点头,正要说话,何曼的声音适时从外面传来:“主子,赵云、黄叙和太史慈在外求见。”

刘煜叹了一口气,振声道:“叫他们到会客厅等我。”接着递给刘脩她们一个饱含歉意的眼神,然后在她们谅解的目光中走了出去。

“师父,师父……”刘煜刚进大厅黄叙就嚷嚷开了:“你真的要去攻打幽州的张举吗?”

“对啊,怎么了?”刘煜坐下来随口应道。

黄叙一下子蹦到刘煜身边。用一种让刘煜起鸡皮疙瘩的眼神看着刘煜说:“师父,人家也想上战场,人家也要为师父你建功立业嘛~~”

刘煜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骂道:“你给我好好说话,跟谁学的啊,没一点男子气概,你这样能带兵吗?哼!”

黄叙委屈的说:“我是跟师母她们学的啊。每次她们的‘嘛~~’‘啦~~’一出你都是有求必应的啊,怎么到我这儿就不灵了呢?!”

刘煜曲起手指在黄叙脑袋上敲了几下,边敲边说:“你师母她们这么叫能让我骨头软,而你这么叫却让我头皮麻。知道吗?”

黄叙喃喃自语的说:“没想到反差这么大呀!”

赵云和太史慈终于憋不住的放声大笑。而黄叙这个智商令人捉急的家伙还一脸白痴的看着这两个突然狂笑起来的好友,估计以为他们突然疯了呢。

刘煜摇摇头,等他们笑声暂歇的时候才说:“带我去看看你们训练的部队把。如果让我看得上眼。我就同意你们去幽州,否则就给我乖乖的留在家里。”

“是。”三个人自信满满的齐声答道。

来到专门拨给赵云他们三个使用的校场,这里正热火朝天的训练着。刘煜阻止了太史慈想要集合军队的行动,仔细的观察了一会儿。问道:“那三个带头的年轻人是谁啊?”

赵云在刘煜身后恭声答道:“那个指导士兵们列阵的是弟子任命的副将钟缙。那个正在教导士兵们枪杀之术的是子义的副将李通,那个


状态提示:第1150章 组建内阁,张举反叛--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