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青春校园>华夏之剑>第173章 二见王莽
在京城者除了皇后外,尽皆被诛,从此你王氏将不存于世”。说完欧阳轩在侍卫耳边耳语几句,才转身出了屋子。经密道到了基地,与夜里坐上飞碟前往滹沱河。

在远处看着奔流的河水,欧阳轩真不知道刘秀一行人将要如何度过这条河。派人沿上下游找了一圈也没找到一艘船,不得已,欧阳轩只好带着人在离河不远的一处高地安营扎寨,剩下的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也许真是天不亡刘秀,当天夜里气温很低,低到了让奔涌的滹沱河早上起来结了厚厚的一层冰。看着刘秀一行人狼狈的度过滹沱河,欧阳轩命两名侍卫在暗中跟着刘秀,在其实在没人指点时指引其前往信都郡。史书上记载的那个为刘秀指引方向的老者莫非也是个穿越者?欧阳轩很想知道这个人到底是谁。

欧阳轩在这个高地一直看着刘秀一行人过了河,消失在西南方的小路上。日近傍晚,两名侍卫领着一名老者回到了营地,这名老人须发已然皆白,白须飘飘,俨然一副仙者风范,欧阳轩立即上前躬身一礼道:“敢问先生是何方高人?可得指引刘使君前往信都?”。

“哈哈,我当是谁,原来是夏王在此。草民商山洪昉见过夏王殿下”。

“哦?你认得某?”。

“商山与终南山相隔不远,家师也曾见过夏王,绘得夏王容貌,昉自是记得”。

“尊师仙名可否告知某,不胜感激”。

“哦,恕草民无礼,家师曾言,遇有夏王,不得告之名讳。家师与四十年前已远去西域,传教授道。临行前,曾让某扶助汉室,只是某多年郁郁不得志,曾与长安教学,在那里识得刘使君,其起兵之时,某也曾想过助之,只不过某年事已高,不适应舟车劳顿,也就作罢。最近听闻使君落难河北,方来此为使君指一明路”。

“傅鸿?你是傅鸿徒弟?”

洪昉一愣,随即微微一笑,说道:“夏王果然是天人下凡,傅鸿乃是家师别号”。

“哈哈,原来是尉圣传人,有趣得紧,与韩信同门”。

“正是,只是听闻夏王也是家师所授,为何家师未曾提起”。

欧阳轩微微一笑,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将洪昉让进营地。

在中军营帐之内,沏上上好的茶饮,品着茶。欧阳轩说道:“先生觉得这茶道如何?”

“嗯,茶源于荈诧,得夏王之法而盛之。可以名目清神,文雅高义。中国之人常曰夏王制茶兴天下,使得胡虏弃阴山;孝武失扈业也衰,三面盛世一面海”。

“哈哈,民谣不过玩笑而,先生一笑罢了。茶不过是一药饮,常饮清心明目,消肉糜尔。平时品茶论天下事,龙朔百姓常为之。先生以为如何?”

“人生而等之,共论国事,同治天下,夏王可是开了治国之先河,就如这茶人人品之味道各有不同,为同一物,因人而异。纳言民言治国,国之可昌”。

“先生有意如龙朔乎?”

“老矣,已无进取之心,只喜忧与山川之间。此次助刘使君也是闲时一念,也是为我中国苍生谋些福祉。老矣,实是有些力不从心了,还请夏王见谅”。

“无妨,龙朔之地,先生尽可前往,如今王莽也正在押解之下四处游览龙朔。如先生可以,可一同前往,为其指正为政之失”。

“也好,昉也正好要见见这个祸国殃民之主。只是龙朔不过南北尔,交通甚不便利,老夫这身骨恐有些拖累”。

“哈哈,焉能让先生舟车劳顿,轩自有办法,让先生免去旅途之倦。只是还请先生保密为上”。

“哦,这是自然”。

“如先生愿意,可与龙朔大学教授平生所学如何?”。

“哈哈,承蒙夏王厚意,如昉还有些余力,去教书也是上选”。

“如此甚好,轩的龙朔理学尚有些欠缺,先生当可为教”。

“夏王所说理学可是人文物事之理?”。

“正是,在我龙朔又称此为哲学。先生亦可选择擅长之类教授学生,轩给予先生国士待遇,相当于汉地王侯之爵。只是不能传接尔,轩另赐先生延年益寿之物”。这是欧阳轩最终的目的,因为欧阳轩相信傅鸿教出的徒弟,从韩信和太叔萱的学识就能看出,这个洪昉定不是凡夫俗子。

“如此,昉这里谢过夏王知遇之恩”,说完洪昉起身躬身深施一礼。

接下来欧阳轩和洪昉就汉地局势谈了许久,通过交谈欧阳轩对洪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确定此人就是自己想要的哲学大师,同时又精通兵法、政治,让欧阳轩甚感欣慰,没有埋没了一个本可以名垂青史的人物。

直到入夜时分,欧阳轩才带着洪昉坐上了飞碟,前往三水关,接上王莽,直奔夏谷基地。在那里接上太叔萱,换乘为数不多的霰能量发动机的车辆前往龙朔各地游历。太叔萱似乎知道洪昉的存在,而且见面之时就能直接说出洪昉的字号:源初,这让欧阳轩对太叔萱过往拜师经历有了更多的好奇。

欧阳轩这次出行总共带了四辆车,一辆能做八人的远超后世车辆性能的房车,还有两辆装备有武器的越野车,和一辆后勤保障的厢式货车。就这样的车队如果放在后世,都是绝对的豪华,性能卓越,是和杜力巴人共同研制的陆上交通工具,如果不是因为欧阳轩限制石油的使用,这种车辆可能会遍布龙朔。就这一些豪族也购置了一些,作为代步运输工具,只不过全国也不过百辆而已。

王莽坐在车


状态提示:第173章 二见王莽--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