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疯狂的军团>第一三一章 外交风暴 (二)
尽管你的要求并不算高,但是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东瀛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勇气拒绝北约使用这些基地的要求,再说,各大财阀也不允许我们拒绝,他们做梦都希望几十万北约大军进入朝鲜半岛,他们好像第一次朝鲜战争那样把积压在仓库里的存货卖给北约,好度过这次经济危机!”

首相说:“对,各大财阀在这一点上意见是完全一致的,空前的强硬,要是我敢拒绝让北约军队进驻东瀛,恐怕我一出门就会被一发淬毒的子弹射中要害,再也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博罗西洛夫说:“那就毁掉那些军事基地!一把火将这些军事基地烧掉,或者往里面撒核废料,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都行,反正不能让北约利用这些军事基地!”

往军事基地里撒核废料!?

三巨头倒抽一口凉气,不愧是通过政变上台的铁血鹰派,这么丧心病狂的招数都想得出来!

博罗西洛夫没有理会他们怪异的目光,斩钉截铁的说:“在这里我想提醒一下各位,我们苏联人喜欢把事情弄得简单一些,不是我们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敌人,向我们的敌人提供便利,那就等同于与我们为敌了,没有中立这一说!”

这个脸色苍白气色不佳的家伙胸膛微微一挺,一股挺拔如山的庞大气势从他瘦瘦的身躯喷薄而出,令首相、海相、陆相呼吸为之一窒,面色微变!这种气势是辽阔得难以想象的苏联大地和几百万大军的强悍军事实力一点点的孕育出来的,东瀛的领导人,永远不可能有这样的气势,哪怕是明治天皇,也没有!

首相咳嗽一声,沉默不语。

博罗西洛夫一口喝干了杯里的茶,说:“苏联有一半的领土在亚洲这边,从地缘政治来看,苏联也算是半个亚洲国家。我们希望能一手缔造一个和平、稳定的亚洲新秩序,我们希望东瀛能成为这种新秩序的制订者之一,请相信我,苏联对此抱极大的期望和诚意。为了证明我们的诚意,我给贵国带来了一份礼物,各位在看过之后再作决定也不迟。”朝翻译官作了个手势,翻译官打开手提箱,从里面拿出一个制作精美的盒子打开,三巨头看似漫不经心的望去,哦,原来是一盒录像带。这份礼物,也太抠了,他们都有些失望。翻译官却不在意,室内就有

播放设备,倒是省了他不少功夫,开机,播放。

一开始播放,三巨头更加失望了:这画面清晰度实在太低了,跟一团糖浆似的,他们必须把眼睛瞪到最大,才能勉强看出那是两架远程战略轰炸机低空飞行,型号未知,地点不明,这什么意思啊!

博罗西洛夫解释:“这两架战机是我国最新型的图-160远程战略轰炸机,它们正飞往马六甲地区,准备对南洋华人共和国实施军事打击。”

三巨头精神一振。早些天有两架苏联的新型轰炸机在南海被击落,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但是这两架轰炸机是被人用什么样的战术和技术击落的,却无从得知,很多专家对这些内幕很感兴趣,现在苏联人愿意将这么丢脸的内幕抖出来,那再好不过啦!

那两架图-160风驰电掣的接近目标,现在它们距离南洋华人共和国只剩下几百公里了,海面的点点星光告诉三巨头,这两架轰炸机的翼刀之下,就是华国著名的南海油田,世界上最庞大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就坐落在这里。图-160开始拔高,强光频频爆发,十六枚空射巡航导弹一口气全打了出去!看着这道道光尾迤逦着掠过夜空,三巨头失态的叫出声来,不是紧张,是激动,是幸灾乐祸————支那人要倒霉了!闭上眼睛,他们都能想到这十六枚空射巡航导弹打到南洋华人共和国的国土是将是怎样一副地狱般的情景:滚雷一般的爆炸巨响,膨胀而出的火球,倒塌的建筑物,炼狱一般的火海,还有撕心裂肺的恸哭和透彻骨髓的绝望······多么美妙的画面啊!

然而,从海面升起的无数红色光点让他们瞠目结舌————这一幕实在太熟悉了!当初东瀛从爪洼撤军,运输机群经过那一带海域的时候,那里也是有亿万点火雨流星自下而上,像钢铁瀑布一样扫向运输机群,几十架运输机顷刻之间被打了个精光,无数百战余生的将士粉身碎骨,死无全尸!现在,那活见鬼的光点又出现了,只一击就把十六枚kh-55打了个粉碎,虽然没能看清楚它们到底是从哪里发射出来的,更没有看到它们发射时的烟雾和膛焰,但是三巨头的眼睛已经蒙上了一层血光。随后,弹丸雨再度出现,两架图-160瞬间被打成了马蜂窝,这几次射击都是以那个该死的海上平台为中心的!事情再明显不过了,之个海上平台并不是普通的石油钻井平台,它是一个拥有强大防空能力的海上要塞!

啪!

首相的茶杯飞了出去,在墙壁上撞得粉碎,茶水四溅。这个枯瘦的老头眼睛红得

可怕,似乎随时可能喷出血来,他跳了起来,咆哮如雷:“支那人,你们欺人太甚!竟然连我们撤回国的部队都不放过!太卑鄙了,我是不会放过你们的!”

陆相咬牙说:“我陆军那几万健儿死得好惨,好冤!这个仇,我们非报不可!”

海相一言不发,藏在宽松的袖子中的拳头却已捏得啪啪作响,青筋毕露。

博罗西洛夫说:“虽然失去了两架最先进的战略轰炸机,但是这个情报足以补偿我们的损失了。首相先进,两位将


状态提示:第一三一章 外交风暴 (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