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青春校园>官场教父>第864章 信仰的力量
权力。领导干部不能回避,我们就是掌权人。但是首先要弄清楚权力是哪里来的?权力是属于人民的,应该服务于人民。人民群众才是权力的真正所有者,所谓的掌权是代行、是被授权、是被委托,我们只不过是人民行使权力的工具。就像经济领域中合同签订后的雇用方和被雇用方,我们是被雇用方,干得好续签合同,干得不好收拾行李走人。正如古人讲“公器”公用,私用即盗。我们不是权力的所有者,所有者是人民,私用就像偷盗一样。权力本来是公家的东西,我们是授权使用,为什么给我们工资?工资就是我们的佣金。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交的是责任和信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经受的考验也越多。我们要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敬畏之心、感恩之情,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掌权用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真心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

第三,要自觉接受监督。这也是从权力的来源讲的,叫作“公器”公管,就是说用公家的东西必然要受监督。有句老话讲“斧斫不到处,恶木易成林。”当前我们年轻干部要走的路很长,面临的诱惑很多,对年轻干部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就是党对我们年轻干部真正的关心、最好的爱护。自觉接受监督,于公,有利工作、促进发展;于己,可明得失、少走弯路。有的领导干部不愿意接受监督,一提监督就产生抵触情绪,认为是给自己戴“紧箍咒”,是对自己的不信任,这是非常危险的。监督是一道“防火墙”,可以约束领导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监督是一套“杀毒软件”,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领导干部的缺点,不至于酿成无可挽回的大错。现在出事的同志,最后后悔的时候几乎都一致认为,如果组织上有更大的力度监督,限制更严,让他在一念之差的时候能够平安度过,就不会有可悲的下场。凡是制度、法律,都是底线,公正的底线、社会的要求、约束的底线。如果我们是“真君子”,素质高,就不用怕制度和法制的约束;只要我们有觉悟、自制力、毅力,根本不用怕监督。凡是怕监督的都是有问题的,起码是认识问题。“自由人”是在制度之下、法律之下的概念,越是遵纪守法,越是最自由的。我们应该欢迎监督、希望监督。毛泽.东同志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才是年轻干部对待批评和监督的正确态度,也是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

第四,要保持清正廉洁。清正廉洁,是我们年轻干部做人的底气、做事的硬气、做官的正气,也是担负领导重任的“资格”。我们要把清正廉洁作为做好本职工作的要求,为什么我们敢抓敢管?因为我们清正廉洁。为什么我们敢于坚持原则,很硬气?因为我们清正廉洁。为什么在不良风气面前我们能够保持一身正气?因为我们清正廉洁。这是担负领导重任的任职“资格”,没有清正廉洁,就丢掉了任职“资格”。一个领导干部,组织培养起来很不容易,但要垮下去却很容易。多数腐败分子并非不知道清正廉洁的重要性,并非不知道党纪国法的约束,也知道东窗事发,身败名裂。看得清,但忍不过,往往心存侥幸,突破了理智、道德乃至党纪国法的防线,最终滑入堕落的深渊。最近省纪委查处的一个副省级级领导干部,这个干部是从优秀的市委书记中提拔到省省政府任职的。听了他的违纪违法事实之后,大家都感到很震惊。他不仅是受贿,而且是索贿,养有情人,而且还不至一个。他身居高位,但低劣到那种程度,反差如此之大,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年轻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小节不保、大节必失”、“物必自腐而后虫生”的古训,切实做到慎独——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慎微——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慎权——常修为政之道、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慎欲——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慎友——多交诤友不交谄友、多交学友不交玩友,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


状态提示:第864章 信仰的力量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