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人垂青,他们打算暂时压下此事,静等十一月各大奖项提名揭晓。

“丫头,你赶上好时候了啊!”张烁感慨不已,只拍了一部电影就走上了国际大舞台,不是幸运是什么,中国有多少‘女’星,求神拜佛都找不到这样的好机会。

林宛如不可置信地瞪大眼,俺滴娘,俺又能出国了!

说到国外,林宛如有十多年的时间离开过中国,换句话就是,十几年前她曾去过国外。

杂技演员这碗饭不好吃,杂技团想要打出名声就必须到各地去演出、参加比赛,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从国外拿到一两个奖,哪怕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奖项,回国也特别吃香。

在国外拿奖,创造力高于动作难度,团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拿到了两个安慰奖,就这两个奖,却让林宛如他们那个杂技团远远甩开同行,成为当地的翘楚。

在横店那段跑龙套当武替日子,林宛如有时会发出感慨会感慨,出国就跟上辈子的事儿似的,谁能想到一个跑龙套的曾经出过国‘门’呢。

现在中国人钱包里有钱了,出国人的多了,可以前还是新鲜事儿呢。

林宛如一边听张烁说话,一边追思过去。

张导他还以为对方被巨大的惊喜砸‘蒙’了,一顿脑补之后,大导演乐呵呵地笑起来:

“丫头啊,回去好好练练英语,出国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儿,你得给人家‘交’流,你要是不会说英语,人家说的啥你都不知道,那这就出国就没意思了,说不定还会闹笑话,生一肚子气!”

张烁这番话颇有一番语重心长的意味,他说的原本就是他的经验之谈。

张烁早年出国‘门’就闹过大笑话,那时候张烁还是一个入行不久的小导演,在国*到一个对他笑的老外,就觉得人家特别友好,其实那老外看出来张烁不懂英语,所以用英语嘲笑中国人又土又穷,张导还以为人家在表扬他,回人家一句“三克油”。

这事过了好久之后,张导有次和一位懂英语的人聊天,谈到这段经历,重复了几个单词的音,才知道那个黄‘毛’洋人根本就不是夸他,可是当时他已经回国了,事隔这么久他想报仇也找不到那人,只能将这个教训深深的记在心里。

故而有了上面对林宛如说的那番话。

其实在所有的文化课中,除了语文,林宛如英语是最好的,这得益于她早年出国的经历,她是班里第一个拿到四级证的人,第一次考试就考过了。

在普通的本科大学生中,一次考过实在是太普遍了,可是在文化课普遍较差的表演系,林宛如完成了一项壮举。

不过这个好也只是相对来说,在国内这么多年林宛如都没出过国‘门’,英语早就生疏了,她的程度也就比哑巴英语好一点。

听到张导这样嘱咐,林宛如郑重其事的点头,“我回去就恶补英语,争取能听懂那帮老外说什么,不闹笑话不丢脸。”

张导点头,表示就是这么一个理儿。


状态提示:124 获得n项提名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