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神皇纪元>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婚
的整顿,恐怕是会有些不妥。明察暗访,似乎现在也不是推行地时候。现如今,只好先整治一批名声很大、反响很恶劣的贪官污吏,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然后,再建立一套完善的官吏升降赏罚制度,先让他们自己有了危机意识。调动起一些积极性来。尔后,到了评定的时间,再来进行一些明察暗访,以杜绝有人在政绩上造假就可以了。至于其他地,自然有御史钦差按章程来办。哪里有贪官哪里有污吏。都按正常的途径手段来办就可以了。”

萧云鹤又问李景略:“你认为呢?”

李景略点头:“卑职也以为,这样会更加妥当一些。虽然王傅大人言辞过激。但其中不无道理。暗相查访这件事情,的确要慎重。”

萧云鹤想了一想,看了一眼薛存诚,道:“那好吧,这件事情,就交由你们三个人合议处理。这是我西川的头等大事,交由你们负责了。”

薛存诚马上道:“我有什么可议的?要我负什么责?让他们二位办就是了,不用摊到我头上。”

萧云鹤看了他一眼,自顾笑着走了出去。薛存诚哼了一声,扭过头去生闷气了。弄得一旁地武元衡和李景略,都呵呵的笑了起来。

薛存诚就是这样一个人,嘴虽然很硬,可是办起事情来还是挺有原则的。还当真是很认真地和武元衡、李景略一起办起这件事情来。虽然他话不多,办的事情也少,却往往只是在关键的时候发表一点重要的有用的意见。如果武元衡是桨,李景略是帆,西川大的官吏们都是大船上的木板,那他薛存诚就是舵。三人齐心合力,承载起西川这座大船朝前奋勇驶去。

只不过,薛存诚仍然是那副死倔样子,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从来没有给汉王好脸色看过。就像跟他有杀父之仇一样。对此,萧云鹤几乎也都要习惯了,还是不厌其烦地问他许多事情。薛存诚也渐渐的话也多了起来,经常就一些事情发表意见。但从来都是挑刺、批骂,绝不一句好听的。

萧云鹤感觉,这个薛存诚,简直比魏征还倔,还刚硬,甚至还有那么一点蛮不讲理。不过,他的一些话,往往又十分的有道理,合乎理法。就连汉王地一些家事,他都要横加一脚,骂上两句。

就好比,未来汉王妃吴月琳要驾到了,萧云鹤想要派人到剑州去迎接。薛存诚就跳出来话了:“汉王贵为帝胄,吴月琳只是官宦商人之女,尊卑有别,有何可迎的?更何况,汉王若是对自己治下地西川治安有信心,就更没理由派军队去迎接。你娶亲要军队迎接,那百姓娶亲出行又当如何?没有军队莫非就走不了这段路了吗?这样大打排场,一来扰民,二来浪费,三来招摇。为了讨好一个女子欢心而招来三个弊病,你汉王想去就去。不过到时候蜀中百姓骂你,可别牵扯到我薛存诚的头上。”

萧云鹤只得苦笑的打消了这个念头,仅仅是派府里的两个丫鬟到剑州去迎接吴月琳了。与此同时,朝廷、山南西道、凤翔府以及泾原节度送来的赈灾物资,也陆续运到。前后十余批,共计钱货二百余万贯,粮食四百余万石。另外,楚彦也差人送来了一批马匹,约有千余匹。接收这些东西,又忙碌了一阵。

这时正值夏末秋初,最容易闹粮荒的时候。这批物资入蜀,也正好解了一时燃眉之急。之前蜀中的生产恢复还还算可以。只要等到秋收,就可以彻底的解决蜀中的粮食问题了。与此同时,各地招募而来的军队,也快要完成了剿匪灭贼的任务,开始在军镇各地开垦军屯了。蜀中的经济民生,都渐渐走上了正轨。

又过了好几日,俱文珍才护送着准王妃吴月琳到了成都汉王府。一路行来,炎夏酷暑走了近两个月。吴月琳都明显瘦了一圈,疲惫不堪。吴仲孺居然亲自带着百余家奴,护送女儿入川。随行的嫁妆,多达二十余车。一路上,各路节度使与地方官,都看在汉王与吴仲孺的面子上尽力相助护送,所以还算安全。

萧云鹤早就收拾好了一套行院,将吴家父女一行人等安顿了下来。只等他们休息好身体,挑个良辰吉日,就要迎娶佳人了。吴仲孺眼看着婚期将近,也总算是暗暗吁了一口气:这门婚事,总算是有着落了……

汉王要大婚了!

这个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西川。本来按照吴仲孺的计划,女儿的婚事是无论如何要大肆庆祝的。不过他没有料到,汉王府里主理这类事情的王傅,却是个不近人情的怪物!

平常三难两句话的薛存诚,这时候突然变得活跃起来了。按理制,汉王大婚,婚事应该由汉王傅来主持操办。这下倒好,薛存诚定下了三个条件:不打排场、不收彩礼、不摆酒宴。

这还是成亲么?!吴仲孺有些恼怒不堪,但又拿这个三品汉王傅毫无办法。萧云鹤也清楚,薛存诚这样做是有道理的。眼下西川刚刚经历了战乱,百姓们的生活还很艰苦,自己的婚事如果大肆铺张浪费,难免惹来一些非议。同时,现在不正是在提倡节俭、要官吏们都改掉那些奢靡浪费的坏习惯么?也有必要从自己做起,上行才会下效嘛。

于是,堂堂的亲王、节度使的婚礼,办得十分的简单而低调。西川节度治下的官吏们,都只是发来了贺帖,表示恭贺。王府里简单的装裱了一下,挂上红绸喜字,放了两挂鞭炮。府里的人自己凑在一起热闹了一下,关系十分亲密的人才过来喝了几杯喜酒,这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婚--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