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科幻未来>清末>第三百一十九章 执政政府
当时日本通过九一八事变成功占领东北后并没有直接统治,而是炮制出满洲国,把溥仪扶上元首之位,因为这样做可以欺骗、愚弄、麻痹东北人民,易于使东北人民服从伪满洲国统治,而日本人则通过操纵、控制傀儡溥仪及伪满政权来使东北人民服从自己的统治,不过徐卫并不想像日本对待伪满洲国一样将执政的位置拱手相让,他更想通过自己出任执政让日本百姓培养出对自己的服从心理,纵然这在执行中会遇到非常大的阻力。

确定出日本的国体之后,徐卫又与井上武商议出一套大略的行政机构。将执政府下属机构分为政务院、立法院、监察院、法院,在名誉上算是四权分立,同时为了能够让井上武更积极的拉拢一些旧时同僚为新政府出力,徐卫还将政务院院长的职务许诺给了他。同时还为他的大儿子井上达荣和在英国使馆任武馆的二儿子井上真濑都许诺了一个不错的职位。

徐卫在井上武的府邸停留的时间并不长,而在徐卫离开后,井上武父子就分别拜访了井上家的其他成员以及以前父亲以前的门生故吏,其一方面是为徐卫在日本的统治摇旗呐喊,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家以后再新政府的地位提供保障。

当天晚上。徐卫在首相府邸最大的会议室内召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会议,参与会议的不仅有受命协助参与日本政务的生活委员,另外还有已经决定投靠徐卫的前日本政府高级官员,不过由于日本明治天皇将首都迁到了京都府,真正投靠徐卫的政府高级官员并不多。

这场会议与其说是新政府的成立会议,不如说是一场对新政府权利的分赃会议,为了能够取得这些有投靠自己意向的日本政府高靉官的支持,徐卫在会议中做了不少的让步,在经过长达六个小时的谈判中新的政府成为了生活委员、反战者联盟、井上家族势力的三国鼎立局面。

总的而言,通过这场会议徐卫和自己的生活委员取得了新政府的军事和财政的权利。并且染指了新政府的行政和司法权,确定了新政府中绝对的话语权,而反战者联盟和井上家族势力则瓜分了剩余的权利,不过相对于影响力比较薄弱的井上家族而言,反战者联盟取得了剩余权利的大头。

第二天的黎明时分,徐卫的三路大军分别向日本明治天皇政府在宫城县、石川县、京都—名古屋防线发动了进攻,宫城县和石川县的日军虽然反抗顽强,但在弹药匮乏、重武器奇缺的情况下依然无法阻挡徐卫军队的进攻,军队在交战一开始就在徐卫军队猛烈的炮火下伤亡惨重,随后被迅速突进的坦克部队轻松的突破了防线。

与此相反的是。徐卫的第三路大军在京都—名古屋沿线并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其一方面是这一路军队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只是担任佯攻任务,而另一方面则是防守在京都—名古屋沿线的日军拥有三个师团的常备军队,并且在武器弹药方面也比较的充足。

这三处的战争打的急促而又短暂。进行到中午的时候就已经进靉入了尾声,防守在宫城县和石川县的守军在全线告破的情况下被逼到城内仅有的几个坚固岩体之内,随后便被进攻的军队通过无线电定位用重炮摧毁,至于京都—名古屋沿线的战争则在试探完守军火力之后便偃旗息鼓。

这两地的战争进行的虽然顺利,不过依然造成了大量败兵的逃亡,而日本又是一个山地众多的国家。一时半刻之间很难对这些残兵败将完全绞杀。

战争结束之后,机械化和摩托化步兵都没有在宫城县和石川县多做停留,随后便在徐卫的命令下开赴到京都—名古屋沿线,至于第三和第四师则以营为单位拆分到日本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各县,完成对整个北本州岛的完全统治。

日本维新政府自倒幕运动之后便开始实行废藩置县,初始成立东京、大阪、京都三府和三百零二县,规定原为旧藩主的知藩事,其家禄和华族身份得到保证,本人移居东京,各藩的年贡移交政府,债务也由政府承担,中央任命府知事掌管东京、大阪、京都三府,任命县令治理各县,以代替以前的知藩事,从而使权力集中于中央。

在废藩置县中,明治政府规定府县同为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国内的省单位,如此一来三百多个一级行政单位委实有点太多,无疑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负担,所以在废藩置县之后维新政府又实行了所谓的改置府县,对国内的府县进行废除合并,共设三府七十二县。

不过维新政府或许感觉三府七十二县也有点太多,在随后的行政中又相继合并了几个府县,从而形成了现在的一都、两府、一道、四十三县的局面。

现在问题来了,在日本府县是一级行政单位,而在国内府为sān_jí行政单位,县为四级行政单位,就算徐卫取得国内的政权废除道这个二级行政单位也无法使两地的行政系统相互统一,这无疑增加了合邦的困难度。

在日本动荡未定的情况下,中、朝、日合邦的事宜决计不适合太多的人知道,就连获悉这个消息的井上武父子也被徐卫下达了封口令,所以这个问题只能他自己独自解决。

于是从新政府的分赃会议结束以后,徐卫便开始在正常的行政工作之余仔细阅读日本全国的版籍书籍,以寻找一个可以解决的办法。

通过阅览日本各地的版籍,徐卫了解到日本在合并成三府七十二县之后各县虽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九章 执政政府--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