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重生三国>第一百七十二章 选边站
谋取权力么?

想到这里,王允心里不禁有些悲哀,莫非汉室真的气数已尽?

不!我们是为了防微杜渐,是为了掣肘,是为了牵制袁氏,让他们有所顾忌,没错,就是朱子昂说的这样!

从王允住处出来,朱广琢磨着自己是不是应该亲自去拜会后将军卢植?虽说齐周和刘备是他的学生,但这事毕竟是自己在挑头,透过这两位传话,不太合适。还是当面锣对面鼓的说清楚比较好,对那位德高望重的海内宗也是一种尊重。

打定主意,出‘门’左转,走数十步,便转身整理衣冠。

没错,卢植住处与王允就是离得这么近。

被他救出来的那帮大臣全到了邺城,级别不够的自己去挤馆驿,秩禄高名声大的,才给安排单独住处。你还别抱怨,朱广的“左将军幕府”都设在民宅里呢。

卢植的‘门’人早看见了他,不等他开口,已经迎了下来:“朱将军,请。”

“嗯?还是,通报一下。”

“不必,将军进去就知道。”那‘门’人笑容满面。

进去就知道?

等朱广进卢宅堂下,朝里一瞧,就明白看‘门’的为何要那般说了。

实在巧得很,堂上除卢植以外,还站着两个人,一个叫刘备,一个叫齐周。

满心狐疑,我还没通知你俩呢,怎么……

“子干公。”朱广上堂,长揖到底。

“朱将军,来得正好,请坐。”卢植看起来异常严肃。

望了望刘备齐周,朱广坐下,又听卢植对学生道:“你两个,也坐。”

刘玄德一俯首,安安静静地落座,倒是齐周笑嘻嘻的:“沾左将军的光,你不来,我和师兄还没得坐呢。”

朱广盯他一眼,瞧你那逗‘逼’样。

“呃,子干公,晚辈此来……”

刚开个头,卢植已经摇了摇脑袋。

怎么个情况?你都不知道我要说什么呢就摇头?是不是你两位高足……

“子昂将军,什么都不必多说,我支持你。”

这倒叫朱广大为意外。本以为坚定支持自己的王允,反费了一番口舌。原以为还不确定的卢植,却非常爽快。

正疑‘惑’时,又瞄见齐周对自己挤眉‘弄’眼,刘备也面带笑意。

原来,齐士安一听说他去见王允了,立马拉了刘备来见自己的老师。好说歹说,从大义说到‘私’谊,从国家说到地方,只差没倒地上撒泼打滚,总算是说动了老师站到朱广这边来。

离开卢植的“后将军幕府”后,朱广诚心诚意地拜谢了刘玄德,又问齐士安:“你怎么说动卢将军的?”

“我就跟老师说,袁氏需要牵制,不能让他一家独大。你怎么说动王允的?”

“我……我不告诉你!”

王允和卢植盛名之下,自有真章,很快就串联了一批官员,公开讨论,声称反对天子移驾。

袁隗自然收到了风声,甚至,从朱广去见王允他就知道了。

而朱三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我就怕你不知道!

此事造成一个最直接的后果,那就是袁隗的话在行朝不好使了。他想召开会议正式宣布天子移驾河南,卢植、朱广、王允等二十余人拒绝出席。闹得袁太傅灰头土脸,因为他不可能在这么多大臣缺席反对的情况下单方面行动。

别的不说,现在行朝是处在朱广北军的保护之下,他不松口,你走得了么?你敢走么?

有鉴于此,袁隗急切地期盼着自己的侄儿。只要袁绍袁术带着军队来,再加上有“镇北将军”公孙瓒在一旁摇旗呐喊,我就不信你一个‘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能翻起多大‘浪’来!到时候我连左将军也给你撸了!

六月二十七日,天气异常炎热,朱广都怀疑是不是得有四十度了?

晚上,在与“反对派”大臣商量许久以后,他亲自送前辈们出来。

“子昂将军留步。”

“诸公慢走。”

王允卢植留到了最后,等其他大臣该上车上车,该上马上马时,王允转过头,刚要说话,就听见有人喊了一嗓子“失火了!”

众人急急张望,果见东北偏西方向一片火光!

大臣们初时还议论纷纷,说这天干物燥的,特别容易发生火灾,咱们得注意防火防盗工作。

还是后将军卢植反应快,突然大声喊道:“不对!那是天子行宫方向!”

这一句,吓得大臣们魂飞魄散!

朱广也惊得汗都凉了,当下不容多想,脱口就道:“传我……”话没说完,便感觉到有人扯自己衣角。

扭头一看,正是他的长史贾诩。

“不可贸然调兵进城。”贾和轻声提醒道。眼下是敏感时期,如果将北军调进城来,容易引人非议。到时候袁太傅抓住这个把柄,只一句,你调兵进城扑向天子行宫,想干什么?你解释得清楚么?城里有桥瑁的部队,救个火还不成?

大臣们急得没办法,灯火昏暗,也看不清谁是谁,便哇哇喊卢朱二将军快拿主意!

“还拿什么主意?跟我来!”朱三大吼一声,提‘腿’就跑。作为领导干部,就要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

他一跑,大臣们全跟上!

可苦了这些人,不少都是上了年纪的。提着衣摆,抱着帽子,撞撞跌跌抢向了行宫方向,一路上没少摔跟头。

等到了火灾现场一看,失火的并非作为天子行宫的原魏郡太守官邸,而是其背后的几所民宅,火势也是往相反的方向发展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二章 选边站--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