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重生三国>第三十五章 立功受奖
相打探,听说人头就装在匣子里,背进皇宫去了?

汉帝刘宏,闻听捷报终于天颜舒展。公卿大臣们得了喜讯,都入宫向皇帝祝贺。一时君臣欢欣。大‘乱’扫平,天下复太平盛世矣。

戎马倥偬间,离家已半年。

黄巾之‘乱’,来得迅猛,去得利索。

但朱广知道,这还没完。

穿上冬衣,方知阿母的良苦用心。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啊。‘摸’着那密实的针脚,朱广感觉很温暖,很踏实,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回去了,回家了。

“兄弟,你这是……”夏侯惇掀起帐帘进来,见朱广扯着自己衣服看,一时不解。

“元让兄。”朱广站起身来。“这是南下前,家母亲手缝制,如今睹物思人,有些……”

夏侯惇叹了口气,他看朱广的眼光,总是带着欣赏和肯定。因此,不在意军职的高低,年龄的差距,与其兄弟相称。

“不用多久,兄弟就可以衣锦荣归了。”

“哦?”

“天子颁下诏命,诸路兵马班师回朝。皇甫中郎和曹公已经将你的功劳报上去,你耐心等着就是。”

“官军要班师了?那我们……”

“各地的义军,仍命原地驻扎,暂受在郡太守节制。不过,按惯例,等朝廷对你们这些义军首领的安排出来之后,应该也很快可以还乡。”

朱广听了,倒也不觉意外。各地助剿黄巾义军不少,很多都随官军转战各地。他们不可能跟官军一样班师回朝,而朝廷也不可能在安置没出来之前就命他们解散还乡,拿自己那个时候的话来讲,这属于不稳定因素。

“元让兄几时动身?”

“你就让我站着说话?”

两人对坐了,夏侯惇道:“正是来向兄弟道别的。”“你,于我有救命之恩……”

朱广头一偏,摆手道:“休提这个。”

“罢了,倒显得愚兄小家子气。”夏侯惇笑道。顿一顿,又说“兄弟,你虽年少,但有见识,有勇力。此番征剿黄巾,你屡立功劳,一官半职不成问题。只是不知道安排在何处,后会之期,想是遥远,望兄弟你善自珍重。”

对方说得情真意切,朱广却没有马上回应他,不管历史如何改变,夏侯惇注定是要追随曹‘操’的。这也就意味着,将来,或许有一天……

夏侯惇见朱广神情暗淡,心中也是颇有感触。那个从陡坡上纵马冲下来,身先士卒,直贯敌群的勇悍少年,竟也有这般姿态的时候。

两人一时竟默默无言。

许久,朱广才揖手道:“天下从此多事,元让兄,保重。”

公元一八四年,汉光和七年,十二月,皇帝改元中平。

一八五年,即汉中平二年,‘春’,诸路大军陆续班师回朝。皇帝封赏有功将士。转战各地,居功至伟的皇甫嵩被任命为“左车骑将军”,封“槐里侯”;朱儁为“右车骑将军”,封“钱塘侯”;曹‘操’也升任“济南相”,成为一郡国行政长官。

到了朱广这里,自然不可能和前面这些高官大将们相提并论。不过,让人意外的是,不管是中郎将皇甫嵩,还是骑都尉曹‘操’,都表奏了他的功劳。当然,是在提到各地义军助剿时,举他为例。如云中朱广等辈,少年意气……

朝廷考虑到他虽然年纪还小,但确实数战有功。而且,他又是北方人,熟悉边地的情况,最后决定任命他为范阳尉。

范阳县位于幽州涿郡,在朱广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太好的去处。幽并虽然出强兵,但是受限于地理和环境,户口不多,耕地也少,也就意味着它不是一个好的根据地。


状态提示:第三十五章 立功受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