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科幻未来>末世艰难行>第五十三章 红绸

这个春节,在这个不寻常的时期,就这样寻常的过去了。t/

过了初五,张村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建设运动。张家懂盖房的男人们每人都分管一处施工地,加以监督。

张锦自然不懂这些的,可这并不影响她的心情,她也每天高兴地骑着自行车在村中溜达,看着村中开始按照他们的设想一点点改变完善。

洪河桥边巡逻房建成。张村的国道南北两侧设立了岗哨和路障。张村主干道也只设立了岗哨。村子南北两侧的房屋也都改建过了,临路一边全部打通,只在里侧保留着房间。

另外改动比较大的就是建在南沟山脚下的贸易市场了。原本挨着主干道的房子全部打通,屋内建了一个个砖头砌成的台子。贸易市场内侧就属南沟了,外侧则加盖了高高的围墙,围墙延伸开来,彻底封锁了通往南沟山上的其他路途。南沟路口也建了高高的门,以后若有紧急情况,就可关闭南沟入口。

贸易市场开在南沟路口的北侧,南侧改建成了事务中心。事务中心旁边是张村原大戏台,也被改为了演练场,用作张村的训练场地。戏台场地对面,是原村委会,被改建为教室。大戏台院中,建了一座高达三层楼房的岗哨,确保站在上方就能对张村情况一目了然。

张锦原本的打算,是要在红旗渠边竖起高墙,高墙之上建设岗哨,可是按照现在居住格局,大部分村民居住在前山,如果她在红旗渠架起高墙,只怕张村离分裂就不远了。所以最终,也只是在红旗渠靠山的一边,沿山盖好了岗哨。张锦拿着望远镜上去看了一番,不仅南沟各处尽在眼中,连洪水镇都能遥遥看到。

竣工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各处虽然不能住人,但是开展日常工作已经没有问题。

蔺文翻开日历,指着3月12号,农历正月二十二这页说道:“剪彩仪式就定在这天吧,大吉,定能事事顺利。”

张锦这些小辈觉得剪彩没必要,而且遵循黄道吉日更没必要,太不靠谱了。不过这种小事,也没必要逆了长辈的意思,所以一众人开始准备着剪彩需要崭新的剪刀和红绸布,彩球鞭炮等用品。

剪刀拿去瓮边磨亮,就可以冒充新的,鞭炮张爸会做。红绸布和彩球可难住了一众人,这种不实用的东西,就是近来被大家按了“哆啦a梦”外号的张锦都没有,更别说别人了。

张妈站在最后,看着女儿皱眉为难的样子,终于一咬牙,一跺脚,扭转身子,进屋了。没过一会儿,她小心地端着手上看着簇新的红绸布,恋恋不舍地递给了张锦。

“妈,这哪儿弄来的啊?”张锦虽然很高兴,可以一看张妈的表情,就觉得这块布肯定很珍贵。

“我的陪嫁,当时陪嫁的被子就一条用的红绸面,其他全是用的棉布面,为的结实。所以红绸布剩了很多,你姥姥就叠好放在陪嫁品里面了。说让我婚后,自己裁衣服穿。我一直没舍得,想留给你。”张妈提起张锦逝去的姥姥,更舍不得了,不由抹着眼泪。

张妈的嫂子高娥还有几个小姑子,都对这卷布记忆深刻。那个年代可不是现在,这么一卷红绸布是很值钱的。高娥非常不满婆婆给小姑子这么值钱的布,几个小姑子更是在嫂子过门后,都想让嫂子把布拿出来给他们做衣服。可是张妈看得紧,谁都没见张妈拿出来过这卷布。

时隔多年,所有人都没想到,张妈居然还好好收藏着。要知道,近几年,红绸布可不稀奇了,不稀奇到根本没人买。

张锦从张妈手上端过来这卷布,虽然布料很轻,没有多少重量,可她却觉得重逾千斤。她怎么也下不了手,把外面系着的绳结解开。张锦犹豫中,听到张睿的喊声“有了!找到了!”

说话间,张睿和李风抱着一堆东西已经走到众人面前,哗啦一声,他们把怀里的东西都扔到了桌上,有些还飘到了地上。

众人低头一看,桌上四处散落着福字,对联,年画等等,很明显的过年用品。

“正月都快出了,你这时候把这些拿出来,没有了呀。”张锦先把红绸布递回给张妈,然后翻腾着桌上的东西,对张睿说道。

“你们过年怎么不拿出来?我们今年过年连对子都没贴。”李忻敲了他儿子一记,问。

“早不记得了,这些也不是我们买的,就是当时我跟着锦姐睿哥四处跑的时候,买东西时,我学着讨价还价,商家送的。”李风揉揉脑袋,分辩着。

“嗯,不是专门买的,我也不记得。我就是想不到,所以就拽着小风去仓库翻翻,看能不能找到代替的,结果还真有!”张睿此时很有成就感,脸上也隐隐露着笑意。

“用红对联代替红绸不行吧,对子是红的,可字儿是黑的。”张锦还是觉得不行。

张睿伸手从桌上这堆东西中拿起一摞,递给张锦:“这就是红纸,没字的。”

张锦欣喜地拿过这一摞纸,拆开封皮一看,果然没有字。“那行了,搞定了。妈,你把红绸布收起来吧。”

说完后,张锦抱着纸就去找奶奶了,农村几乎哪个老人都能用纸剪出花球还有各种花样。

很快张锦拿着奶奶剪好的几个花球,一颠一颠地走回议事厅,高举花球向众人炫耀。

剪彩仪式就在南沟入口门前举行。南沟入口先关闭,所有人都站在外面。张锦几人站在临时用桌子搭建的高台。张锦拿起喇叭宣布:

“各位乡亲,大


状态提示:第五十三章 红绸--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