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组织豪杰去抗日>第18回 桑阿镇战斗(二)
小木横三说:“小木大佐,你看到了吗,桑阿镇的村西头不是出现了手电筒的叉号了吗,这才是韩行给出的暗号。刚才那个暗号是错的,一定是另有原因的。”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小木横三问。

“什么原因,现在还不知道,”田原二说,“等我们调查清楚了,一定会水落石出的。韩行是条大鱼,为了这条大鱼,就是牺牲一些小虾米也是值得的。”

小稻对田原二的看法,显然是不同意的,他说道:“田原二机关长,你这是自欺欺人。”

而刘一山心里却在暗暗叫苦:“我们皇军真不是人啊。在皇军的眼里,我们就是一些小虾米,随时可以被他们牺牲掉。”

桑阿镇战斗后,日伪军争夺韩行的斗争还在继续,这暂且不提,以后斗争的日子还长着哩。另一方面更为迫切和激烈的斗争也在继续,那就是争夺堂邑县基层政权的斗争。

冠县除了县城以外,大部分地区被筑先纵队控制,而聊城县为沦陷区,主要有日伪军控制,在冠县和聊城之间夹着一个堂邑县。这个地方,日伪军、国民党、共产党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想控制这个地区。

只要是控制了堂邑,保卫自己的驻地再进攻敌人的阵地也就方便多了。

中共聊堂工委是1939年2月经鲁西北地委决定建立的。下辖三个区委,在几十个村庄建立起党支部和个别党员关系。那时,聊西北七里营、刁庄、丰马庄一带为一区,堂南聊西一带以张炉集为中心为二区,堂邑东北乔庄、赵子营、凤凰集一带叫三区。

工委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农村党组织,宣传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斗争形势和斗争的方式、方法,发动群众组织,坚决打击汪精卫汉奸和国民党顽固派,同时积极准备建立抗日武装和县区政权。

工委建立时,正值聊堂边的大片农村暂时处于气氛恐怖,却无军事实力的空白地区。原因是聊城失守后,我抗日部队,暂时离开了聊城,集结到卫河两岸去整顿。刚刚占领聊城的日伪军暂时还不敢出城捣乱,所以双方都没有在这一带活动。

国民党顽固派的头子,鲁西行辕主任李树椿看准了这个空子,企图把驻扎在茌平、博平一带的齐子修部和驻扎在濮阳、范县、观县、朝阳一带的王金祥部联合起来,要联合的首先方式是先把电话联系起来。

工委一建立,就发动群众进行了一场反架线的激烈斗争。顽匪们白天架线,党员发动群众夜间拆除。就这样白天架,晚上拆,如此斗争了半个月,李树椿没有办法了,终于放弃了架设电话线的企图。

同时筑先纵队的一个团和运东地区五大队行动到该地区活动,造成了大的声势,使聊堂边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又振奋起来,增强了对敌伪顽斗争的信心。

四月初,经过两个月的筹备,建立武装的条件成熟了。工委决定由张大千、张炬二同志组建一支小部队武装。

张大千原来是十朵金花的大姐大,以后又在情报队磨练了一阵子,无论是政治思想,还是军事斗争经验,情报斗争经验,进步是非常的快。原五支队的司令员,也就是先遣纵队的二团团长孙赛花牺牲时,曾托付给政治部主任盛北光,希望他好好地培养一下10朵金花。

盛北光觉得,聊城的妇女能顶半边天,这10朵金花个个是聪明伶俐,武功超群,如果好好培养,绝对是半边天的好材料。于是,把她们推荐给地方,好好地锻炼一下,锻炼好了,这都是妇女工作的好干部。

张大千干脆就把她们全要了过来,再加上原来的老8闺妹,老10翟麦子,组织了一支娘子军。


状态提示:第18回 桑阿镇战斗(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