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科幻未来>王牌好莱坞>第224章 《海盗》之旅
来,除了弗格森还是挂了一个排名第五的执行制片人——这是看在双方协商良好的面子上。不过弗格森现在也不太在意这些了,好莱坞得用的导演可能不多,但是制片人绝对不少,在他还是个没什么出炉的小人物的时候,能够成为《海盗》的执行制片人,这对他在制片人道路上的发展当然是绝对利好。不过随着丹尼尔投资部运转起来,不停地和畅销书作家、编剧、其他电影公司等等接洽,钱大把大把地送出去。弗格森对制片人这一块就不再那么重视了。

人往高处走,当然是当投资人来的更加有劲。

何况,在丹尼尔投资部的电影里,弗格森也是要挂制片人的。梅丽莎.莱恩也是一个,最终要看,是谁来具体协调。

目前来看,互联网电影营销已经被大多数的公司接受了,多多少少。总要在网上来一发,至于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完全是看不同的例子。比如《海盗》这样的巨片,就不可能多指望互联网,那些两千万以下的小制作,压宝在互联网上就很多了。

不过这些电影制片方,最多的是直接联系b一起商定一个策划案。其次是找山鹰公司,目前做互联网宣传成了它的新业务。也是属于付钱,他们给出一个策划案,派人参与执行。这就比mb方面要多花一笔。最少的是找dd影业参与的,因为dd影业基本上不是收钱,而是作为发行公司之一收分成,比如《海盗》这样的合作方式。

有意思的是,越是小制作,制片方可能越觉得自己的电影会是下一个《希腊婚礼》,再不济,也是个《卢旺达饭店》。给分成,他们都觉得可惜。

所以,反而找牵头的dd影业的最少。

但多多少少,大半年来。dd影业也有了好几次的经验,这一次迪士尼的手笔不小,工作要多一点,但也是dd影业的例行业务了。丹尼尔不必参与进去。

事实上,关于《加勒比海盗》的事务,他基本上是完全不清楚。

从硅谷回来。f2f就要搬上日程了,马克和桑德伯格当然不可能马上就从谷歌离职,他们都算得上是谷歌的核心人员,这一次离开,肯定要签署不少保密协定,遵守商业规则。但同时,也在物色一些工作人员,马克是ceo和首席技术官,桑德伯格是首席运营官,还有人力部门、销售部门,以及充实最重要的技术团队,这些丹尼尔自己是没有办法去做的。不过马克和桑德伯格在业内也是鼎鼎有名,由他们来做,是最合适不过的。

除此之外,和谷歌的复杂谈判,尽管最高层已经有原则性的意见,但是谷歌注资mb多少钱?丹尼尔认购谷歌多少原始股?和埃文.威廉姆斯接洽,说服他同意将股份置换为谷歌的股份等等。

这些工作才是他要亲自去跟进的。

因此,布鲁克海默、罗伯.马歇尔两人,三番四次请他去看片,他也没去成。配音的时候,特效还没有完成,看到的肯定不是成片。

相对而言,反而是理查德.泰勒跟他的沟通要更多一点——关于《加勒比海盗》特效的事情。

一家特效公司,如果没有固定的项目,是很难维持的。

以皮克斯动画为例,如果不是迪士尼和他们签订了数部合约,它不可能敢不断地扩张,从几十个人到600多人的庞大规模,不说技术上的开发费用,光是这些高薪的技术人员就足够把公司拖死了。

对于维塔数码来说,《魔戒》系列要结束了,《加勒比海盗》还前途未卜,他们手上凭借两届奥斯卡奖带来的威信,现在并不缺少项目。可是类似《魔戒》这种能够让公司吃一辈子老本的,绝对没有再出现。

依托《魔戒》,维塔数码在惠灵顿用一个博物馆,专门放每一部电影的形象,现在当然基本上都是《魔戒》里面的人物形象,比如霍比特人的脚、咕噜的模型。

丹尼尔形象的莱戈拉斯就在魔戒馆最显眼的地方,也是游客合影的第一热门。

新西兰的旅游业是比较发达的,自从维塔之家博物馆建立,《魔戒》在全球收获一大批拥趸以来,双方可以说是互利互惠,一方面博物馆确实为新西兰吸引了很多的国际游客,另一方面,新西兰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保证维塔之家能够充分盈利。

在理查德和杰克逊看来,《加勒比海盗》有望成为下一个《魔戒》。虽然《海盗》没有《魔戒》那么多非人形象,但是一些海盗骨骼、船模、特殊情境等等,也给维塔数码补充了很多3d模型,特别适合在维塔之家布置一个海盗馆。

但这一切,都建立在《海盗》能全球大卖的基础上。

所以,理查德和丹尼尔的联系就非常频密了。

不过切身利益都照顾不过来,丹尼尔也实在没有插手《海盗》的意愿,何况,杰瑞是金牌制作人,罗伯是新晋奥斯卡最佳电影得主,两个人嘴里说得好听,心里到底希不希望他插手,还不一定呢。

今天这场媒体试映会,算是丹尼尔正式开始《海盗》的宣传工作。

电影定档在7月9日,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按照迪士尼的方案,这部电影的首映礼将史无前例地放在迪士尼乐园里,可见罗伯特对它的看重,几乎是倾尽全力了。

所以目前的行程,主要是组织媒体试映、院线试映,影评人试映等等,洛杉矶、纽约、芝加哥,一大串的城市走下来,把声势推到顶点,借助刚刚开始的暑期档,打一个票房的胜仗。丹尼尔的宣传行程


状态提示:第224章 《海盗》之旅--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