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我辈荣光>第三十三章,军人的立场
的低下头,我只能说“是错的。”

她忽然走过头,摸着我的头“你心里已经有答案,只是看你能不能坚持你的立场。”

我,想单纯的做一个军人,单纯的坚持自己的立场。

我该怎么办?

我该帮助谁?

徐永昌和政府高层为了国家和民族赌上了一切,而李公朴,周小青为了真相不惜以身范险。

他们都是对的,我呢?

我怎么办。

我对杜雅娟伸出手“谢谢。”

她握住我的手“是我谢谢你,你揍冯凯的时候,好帅啊。”

“别,我有女人,你不用追我,我是不会变心的。”

“臭美,谁要追你,老娘有的是人要。”

我笑着摇头“好,挺好。你晚上给我留个门吧?”

“你要出去?”

我准备去找一趟周小青。

“嗯,约摸要很晚。”

她很干脆的说“好,我给你搭个床铺。”

我从杜雅娟家里出来,我留已经明白该怎么做了,我应该坚持一个军人的立场。

我去了晨报报社,李公朴先生不在这里,但有没下班的职员给了我一个地址。

约有十点钟的时候,我找到了周小青的住所,在一处小的二楼里面,里面有一个很小的天井,于是我发现重庆的普通屋子都很小。

院门来着,我站在天井里,喊了一声“小青,小青。”

萧红探出头来。

“在这里,上来吧。”

我上了二楼,拐进一个厨房,厨房边有一张长桌,坐着七八个人。

他们在吃饭,但显然饭早已吃没了,男人们在喝酒,一边喝酒一边吹牛。

我坐在李公朴先生旁边。

我问他“先生,你究竟要的是国军炸毁花园口的真相,还是洪水造成的灾难的真相?”

所有人都望了过来,看着我。

李公朴说“当然是两个真相都要。”

我说“我是军人,我必须坚持军人的立场,花园口,我没有确凿证据,因为军令部没有存档,但是我可以肯定,花园口就是国军做的,因为我在卫立煌司令部的时候,亲耳听到卫立煌向商震发电,是否要进行名字为壮士断腕的计划,商震将军的回答是,是,当天我带着士兵越过黄河向南,第二天早上,花园口就被炸开,我也没有看到有日军战机在花园口附近袭击,但是,这件事情,恐怕绝拿不到任何证据。”

有人愤怒的拍案而起“国家政府,就是这样对待人民吗?这是屠杀,绝对的屠杀,这比日军更狠,比南京大屠杀更狠啊。”

我接着说“我和一位内部人员聊过,花园口计划原为以水代兵计划,计划详细的规划了从黄河决堤以后,河水沿古河道直入淮河,则仅仅只会淹没附近的十几个村子,如果提前通知,则完全可以大量的减少伤亡。但是日军的进攻速度太快,远远超过了国军的估计,在计划还没有决定的时候,日军已近开封二十里,高层被迫直接下令炸堤,而下面负责的士兵因为决开赵口以后,河水中泥沙太多,无法使河水流出,士兵不得不重新换了地址,在花园口炸开,花园口本有鲁河河道可通,虽然水大,但一开始并不厉害,若是仅此,则灾害也有办法救,可是偏偏天降暴雨,黄河大涨,连续出现十几个洪峰,洪峰将溃口冲的更大,也把赵口冲开,致使黄河完全改道,彻底淹没三省。”

李公朴先生怔在那里良久,他的声音非常悲凉“好一个以水代兵,好一个壮士断腕,天灾人祸相加,百姓何罪啊。”

我知道我不该说这些,尤其不该和他们说,但我不能不说,因为我也觉的不对,保家卫国,军人职业,责无旁贷,以水代兵,就是对整个中国军人的否定,是的,是我们对不起这个国家。

我对李公朴说“先生,事情大概就是如此,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而且,我也是根据我亲身经历和内部消息判断得出,我来告诉先生,只因为我觉的我是个军人,我应当为我的人民负责。我愿意将事情说出来,但是,终究要不要公开于事,先生还是要三思,国家大局,同样是军人责任,我也必须为国家尽忠。”

“这个事情,我们要好好商议一下,若是公开发表,必会先通知你,而且也必要先找到证据。”

我点头,继续说“政府公告花园口死亡数千人,此说法绝不对,单我亲眼所见,为救百姓,投身洪水而死的兵就不下几千,单是开封附近,死亡人数至少数万,而现在水淹三省,恐怕要有十数万乃至数十万,如果先生愿意调查此事,武忠感激不尽。”

所有人瞠目。

李公朴问“死伤真的如此惨重吗?”

“不错,决然不会少,我以为,花园口的真相先生且待政府通知,而灾难真相,则应当全力以赴,大白天下,逼迫政府应对灾难,加大力度安置百姓,这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来找您的原因。”

李公朴先生拍着桌子“查,必须查个水落石出。一定要查。”

我望着这一群和我有些格格不入的文化人,其实我很佩服他们,他们至少是真正的文化人,以笔为刀,以天下为己任,他们,值得钦佩,他们有风骨,气节,他们也是中国的脊梁。

我站起身,对着一群人,深深鞠躬。

“家国危难,仰仗诸位。”

李公朴先生举杯“军民同心,救我中华。”

我望着一群为了国家和民族用前途和生命与政府对抗的人,我


状态提示:第三十三章,军人的立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