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穿越重生>武大郎新传>第549章 印钱
们虽然富的流油,可那样的巨款是真拿不出啊!”蒋敬苦笑道,“钱是一点点赚来的,我们又不能造钱。”

武植狡黠一笑。

“谁说我们不能造钱,你忘了我们大宋银行是干什么的了?”

“大宋银行?”蒋敬愣了下,“咱们大宋银行是吸收民间存款和放贷的啊,银行的钱也有限,投蓬莱港那几千万已经有些冒险了。”

“你还不知道,其实银行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造钱。”

“银行怎么造钱,我们银行手底下又没有铜矿,就算有,私自造币是杀头的大罪啊!”

蒋敬有些惊恐。

武植笑了笑,打算不和蒋敬绕弯子了。

“你过来。”武植示意蒋敬凑近自己,压低声音道:“咱们银行印制的一贯无息银票不是很受商人们欢迎嘛,咱们可以多印制些投放到市场上,这样一来印制个十万八万张,咱们的财务危机不就解决了嘛!”

武植大宋银行一贯面额的无息银票早就在山东地界成为了实际的纸币流通,连东瀛那边也十分认可大宋银行一贯随时兑付的银票。

“大官人,你不要开玩笑了。”蒋敬听后十分严肃道:“我们大宋银行一贯的无息银票说到底还是百姓的存款凭证,一张银票是有一贯铜钱的存款的,岂能擅自刊印?乱印的话,我大宋银行就危险了。”

一贯钱的无息银票等于百姓将钱无息的借给银行去贷款牟利,给大宋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可大宋银行,以及江南那边照抄大宋银行的天地银行,都是根据百姓存款刊印银票的,没有擅自多印一张。

这是因为之前大宋朝发行的纸币交子给商人们带来的教训太惨痛了,当初朝廷不懂经济规律,无节制的滥踊子,导致很多商人倾家荡产,朝廷也蒙受了很大损失,所以现在的人们对于纸币十分害怕,谁敢印刷纸币,无异于自寻死路。

可大宋没人懂如何掌握印刷纸币的度,武植大概的懂一些,别人印是滥印,他印的话,就不会造成通货膨胀。

“老蒋,你听我说。我不是开玩笑,也不是无的放矢,大量印刷银票这个念头在我心中已经考虑很久了。”武植静静的给蒋敬解释道:“你身为财务大掌柜,应该能预见,照我大宋商业这种发展速度,如若不印刷纸币,不但会限制商业发展,而且用不了多久就会造成钱荒!现在没人敢造纸币,主要是没有掌握该印刷多少纸币才合适罢了。”

宋朝这会商业虽然发达,但偏偏贵重金属产量极低,连铜钱都不能满足日常商业流通,之前已经有很多地方闹钱荒了,若不是有银行和一贯无息银票的出现,恐怕大宋的钱荒还会加剧。

蒋敬沉思片刻,点点头,然后问道:“莫非大官人你已经找到了该如何恰当的印刷纸币的办法?”

“当然找到了,不然我怎会如此唐突让你印刷银票?”

“是什么方法?”

“这个方法其实你早就知道了。”武植神秘一笑,道:“我们大宋银行总部的准备金制度就是印刷纸币的尺度!”

“准备金制度?”蒋敬愣了下,恍然道:“你是说准备金率?”

大宋银行的准备金率是只有武植以及蒋敬宋江吴用等核心高层才能变动的绝密内容,说白了就是银行的准备金,一般各分行吸纳存款后,都会按照银行总部制定的准备金率留一部分资金作为准备金保证储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

后世只有中央银行才有权制定准备金率,武植这会没有中央银行,大宋银行高层就自行搞了这么一套机制,是按照大宋商业资金流动等因素一季度一变动的,可怜天地银行现在还生搬硬套大宋银行早就过时的准备金率。

不过后世央行的准备金率并不是用来决定印刷纸币的,而是调控国家经济的一种手段,央行提高准备金率,就意味着四大国有银行就要向央行多交钱,放贷率自然下降,而存款利率就会提升,经济增长就会变缓;反之央行降低准备金率,存款利率就会下降,经济就会快速增长。

武植以准备金额度来印刷纸币,也是目前来看最好的标尺,绝对不会造成通货膨胀,毕竟大宋银行目前还没和朝廷税收挂钩,等以后大宋银行成了国家银行,那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核算国家经济总量,然后再建立健康的纸币印刷制度。

蒋敬想了老半天,还摸出袖口里的铜算盘算了好一会,才微微点头道:“若是按照咱们大宋银行的准备金来印刷银票,倒没什么问题。”

“肯定没问题!只不过这件事情一定要保密,除了银行高层,谁都不要说,万一走漏风声,那朝廷肯定要找我们麻烦啊!”武植苦笑道,从来只有国家有权印钱,私人印钱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是大罪。

蒋敬也抹了下额头的冷汗,这招玩的实在太大了些。

“咱们大宋银行各分行的准备金加起来应该有两亿多贯?青州那边的印刷厂日夜赶工的话,多久可以印出两亿张一贯钱银票?”武植问道。

准备金并不是银行的流动资金,都零散分布各个分行内,武植手中只有总数字。

“这个………”

蒋敬又抹了下额上的冷汗,道:“这个数额也太多了,印刷厂印两亿张一贯银票,至少也要半个月!我估摸着光成本就要几万贯………”

“哈哈8万贯换两亿贯,天底下还有比这更赚钱的行当吗?”

“没有什么比印钱更赚钱了………”


状态提示:第549章 印钱--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