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青春校园>美娱收割者>第八章 主角丽芙
《马克思·佩恩》第二部,按照凯萨前世记忆中的《虎胆龙威2》的情节,依然是在一个固定场景------“机场”。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机场的范围比摩天楼的范围要大得多,但是它终究是固定场景。

凯萨力求自己对《虎胆龙威2》的改编要在原著的基础上节奏更快,变化更多,场地利用更复杂。

《马克思·佩恩》第一部的巨大成功实际上同样为凯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不仅仅是“好莱坞历史上最年轻年度票房冠军导演”以及“新派动作片导演”的名声。

如果第二部不能突破第一部对观众带来的震撼,不能说凯萨的这个招牌就此砸了,起码对粉丝的热情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天才光环不在”,“泯然于众人”这种标签是必定会降临在凯萨头上的。

压力等于动力这种事说出来简单,实际上只有真正面临这种境况的人才能理解,那种无形的逼迫每时每刻都在腐蚀一个人的意志力。

所以在动手执导《马克思·佩恩》第二部之前,为突破做准备,凯萨要用传统手法拍一两部电影练手。

第一部《马克思·佩恩》的成功,很大部分要归功于思路超前的动作戏,甚至黑白漫画风格的影像也给电影加分不少。

凯萨对这个因果关系是非常了解的,所以他要拍一两部电影,并且专注使用传统手法去表现,让自己专注于故事本身,而不是形式。

经过一番权衡,凯萨最终还是把目光放在了《小鬼当家》上面。

原版的男主角,著名童星“麦考里·卡尔金”在凯萨的脑海中冒了半个泡就被他赶跑了。

麦考利这娃有一个饕餮一样贪婪的父亲,为了钱可以对好莱坞六大制片商疯狂的提条件,甚至是狮子大开口。

麦考利本人又是一个特别容易被外界干扰的小演员,只要媒体稍作吹捧,这娃就能把尾巴翘上天,迟到、骂街、耍大牌的事干起来没完没了。

如果这两条只保留其中一条,凯萨都会重点考虑麦考利,问题是麦考利的父亲不但贪婪,对自己儿女的控制欲简直是令人发指的。

如果不是他对麦考利持续的控制和恶劣影响,后者也许可以避免最终的泯然于众。

凯萨删掉了麦考利最主要的原因总结起来就是,这一对父子事儿太多,不好控制,而且丑闻多。

然后凯萨没费什么思量就把目光放在了小丽芙身上……

在凯萨心中,丽芙这个注定属于他的小洛丽思想已经非常成熟,完全不会因为媒体的吹捧而迷失自己,何况她还特别听凯萨的话。

至于演技,那简直是再简单不过了,凯萨用两世的经验担保,这一世的丽芙在他的特殊能量改造之下,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童星,甚至比肩秀兰·邓波。

麦考里·卡尔金与丽芙的表演相比,凯萨只能说四个字“流于表面”。

说到做到,凯萨看了看时间,拿起电话给佛州的新家那边打了一个电话,指名要丽芙亲自接电话。

电话里,两个人像成年人一样交流,凯萨把主演《小鬼当家》这件事的利弊都摊开了说给丽芙听,让小丫头从现在起学会自己拿主意,实在没办法了再来问凯萨。

小丽芙稍作思考就同意了,在她的小心思中,能帮上凯萨的忙才是第一位的,至于名利这些东西反而没什么概念。

年纪小不代表丽芙完全不懂名和利,早熟也不代表她追逐名利的欲念强烈。

丽芙·泰勒不敢说完全知道名利场是非圈那些事,但是在凯萨身边成天接触这些东西,加上心智的早熟,让她明白这个圈子绝没有看起来那样纯净和光明。

就算神圣的校园,她也从中发现了不少其他学生根本没注意的细节。

比如哪个老师和哪个老师有私情,比如校长更偏爱哪个女老师,再比如,哪个男生揪她的头发、掀她的裙子是为了引起她的注意,哪个男生撩惹她是因为对方的家长敌视凯萨等等。

这些仅仅通过眼神和肢体语言表达出来的情绪,丽芙·泰勒一目了然。

年仅十岁的丽芙·泰勒甚至比很多二十多岁的女性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要清晰。

就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凯萨在与丽芙的正式谈话中从来都使用成年人的语境。

既然丽芙答应了,凯萨撂下电话想了想之后又打给了史蒂芬·泰勒。

这不是什么小事,踏入娱乐圈这种可以改变一生的决定当然要征求丽芙父亲的意见。

“我非常骄傲!”这就是史蒂芬得知消息之后的第一反应。

“我的女儿万中无一,无论和哪个童星相比我都敢这么说,等到她真正长大那一天,她会让所有人大吃一惊!我说的对吗,凯萨?”

“你说的没错,史蒂芬,你的女儿是最棒的。”

放下电话,凯萨长舒一口气。虽然他对史蒂芬的态度有预测,但是终究有些忐忑。

如今得到对方的亲口承诺,凯萨确实有种楼上第二只鞋终于落地的感觉……

【难道节日就是为了打乱人们的生物钟而发明的吗?】

【厚颜~】


状态提示:第八章 主角丽芙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