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娘三国>第二百四十二章 年夜
结果,几大缸酒拿去蒸,除了弄到满屋子酒气冲天之外,剩下来的酒液又苦又涩,根本就难以入口。”

“呃……方法不对,方法不对而已。”陈涛弱弱的解释一句,却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翼德姐姐,快说说,还有什么?”赵灵儿也来了兴致,从自己的案几处蹦跶到虎牙妹子身边,抱着她的胳膊催促道。

“有一次,陈郎说我们在屋子里烧炭不安全,说是什么‘一样花谈’中毒?反正就是说,若是要烧炭,关上门会容易被毒死,所以得要在房子里做一个放毒气出去的洞。然后,就开始让庄子上的铁匠帮忙打出一个铁罐子。结果,他得意洋洋的弄好之后,只住了一个晚上就忍不住跑了出来。原本的灶台起码不会黑灰满天,被他改造之后,屋子里全是炭灰,岂是寻常人能忍受的?”虎牙妹子笑眯眯的对赵灵儿说道。

“这个我得申明,那是因为铁匠的手艺太差,罐子上到处都是洞。你看,现在涛改造的通风管,效果不是很好嘛。”陈涛指指大厅四周那些火堆上方的铜管说道。

“是是,陈郎说的自然是对的。”虎牙妹子捂着嘴巴轻笑。

“先生所造通风管,效果确实很好。云也曾听闻,年年都有人因烧炭而死于梦中。这两年来,洛阳城中凡是按先生设计改造的府邸,都未曾再出现过这种惨事,全乃先生之功。更何况,原本屋中总有一股怪味,如今却是没有。想来那怪味便是先生口中的‘一样花谈’。”赵云按下酒杯,一番话说的众人连连点头。

“看看,看看。”陈涛得意的翘起鼻子,指着赵云说道:“还是子龙明事理。”

赵云对陈涛抱拳拜谢赞言,随即摇摇头轻叹道:“回想如今先生所做总总,云有时候都会想,世上真有生而知之之人?往往不经意的小事,在先生手中便会点石成金,让人不得不佩服万分。”

曹洪点点头接口说道:“确实如此。自从主公要求军中配置高度酒,每当有士兵外伤时,先拿酒液清洗,开始时士兵们还极为反感,疼痛难忍不说,尚且觉得浪费了那些美酒。可如今算算,以往一点小伤就可能丧命,如今起码有八成以上不会如此。我不懂是什么道理,但却很肯定,若不是主公的强硬命令,绝不会有如此神效。”

曹洪的话顿时让军中大将们纷纷点头,这些常年带兵的大将,最头痛的便是士兵伤亡。招募一个士兵不难,但是让一个新兵可以上阵杀敌,却不是容易的事情。眼看着精明老练的精兵,因为一点小伤而命丧黄泉,确实让人扼腕叹息。而如今,因为全新的所谓“卫生条例”“外伤治疗准则”等新条文实施,军中伤残率明显下降,让这些大将们不得不佩服。

戏志才按下酒杯,随手从袖中抽出一本纸质《礼》,珍惜的轻轻抚摸,随即笑道:“若说忠最佩服就是这白纸和印刷奇术。早些年,一卷书简便可成就一名才子。可如今,不说天下,仅在司隶、凉州,书籍已随处可见。哪怕是是那些寒门子弟,也可读书明理。若干年后,我大汉必然涌现无数栋梁之才。”

如今,在司隶和凉州已有私塾三百余所,教授子弟不下十万人。司隶、凉州两地,全部人口也不过六、七百万人,识字之人的比例之高,若是放在几年前,恐怕会被人当成天方夜谭。造纸、书籍,这些行业,从最初的需要洛阳朝廷全力贴补,到现在已经开始盈利。哪怕算不上什么大的收入,但已让人能看到未来的光明前景。更何况,教书育人是多少大儒们毕生的梦想,如今却已经一点一滴的在实现,如何会不令戏志才等人欣喜。

荀彧笑着接过话来,摇头轻叹道:“想起几年前,主公说要免除各地城门税,只以商税促进经济。那时候彧抵死不从,认为那是取死之道,必将会让司隶财政更为艰难。而如今……哎,前些日子看到上报的全年商税总和,彧简直无地自容。仅仅司隶一地,商税已达十年前大汉全境赋税的七成!彧和志才私下商谈,皆认为明年商税必然还会提高。大汉中兴之日,我等似已能见,此皆主公之功。”

自从洛阳开始实行商税到现在司隶、凉州全境都开始按此政行事,陈涛手中的财政,已经从最初需要靠抄家灭族来贴补,到现在去除各项开支还有盈余。要知道,这些年来,陈涛安顿流民,开设私塾,提高士兵待遇,购买马匹军械,修建城池关卡等等,哪项不是花钱如流水一般。这种转变,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这其中自然有荀彧等人极大的功劳,若非她们如此干练,再好的政策也是一纸空文,但依旧难以掩盖最初顶着巨大压力实施的新政之功。

“哈哈,好啦,好啦,再说下去,就变成对涛的歌功颂德大会了。”陈涛笑着举起酒杯,对在场众人说道:“若说司隶、凉州能够兴盛,百姓能够安居,最大的功臣便是各位。若无你等文臣治国,武将保家,涛哪怕是三头六臂学究天人,又能有何作为?来,涛待千万百姓谢过各位。满饮!”

“我等不敢!满饮!”众将同时举起手中酒杯,拜谢之后一饮而尽。

满堂的欢笑声中,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第二日,陈涛带着麾下主要将领入宫向刘协参拜。如今刘协已贵为大汉皇帝,虽然陈涛又随时出入皇宫的权力,但毕竟礼法限制,因此两人见面的机会并不多。这几年来,伴随着刘协年纪日长,身上也逐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二章 年夜--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