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没有进过东平郡王府。

穆文宣性子高傲,姨娘又冤死,他根本不甘心自己的一生就这样捏在嫡母手心里,对于被嫡母安排的亲事他是打心底里反感,更是对梁秋兰没有个好面色儿,可梁秋兰根本就不在乎,她是嫡妻,穆文宣又没有侍妾,更不用在京城郡王府中伺候婆母,有了儿子后她是极为满意的,至于穆文宣心中的恨,梁秋兰隐隐也明白,只是她并不觉得丈夫一个小小的庶子能够跟郡王府的太妃作对。

穆文宣念书好,才学也好,先时一直藏拙,可参加秋闱后,竟高中榜首,殿试时被点为探花郎,他的文才早已经入了圣人的眼了,太妃也无可奈何,虽然心中恨极,可为了自己儿子,她却也只能暗自忍耐。

高慧长公主是太后嫡亲的女儿,很是得宠,在琼林宴时,竟对探花郎情根深种,太后自然明白穆文宣的身份,可尚主说的好听,实际上却是阻了仕途,更何况穆文宣已有嫡妻,可面对女儿的痴情,太后亦是无法,她只有这么一个嫡亲的闺女,自然无法拒绝女儿的请求,只得同太妃商议,两人竟也相谈甚欢,于是梁秋兰祸从天降,差点没了性命,正巧被出游的静安师太救了下来,带回梨花坞带发修行。

穆文宣尚主后,直接被阻了仕途,这让他原本的报复彻底化为灰烬,可穆文宣并非自怨自艾之人,他明白,太妃让他尚主的意思,尚主虽说阻了仕途,可好处却也是显而易见的,高慧长公主明白自己执意嫁给穆文宣,给他的仕途带来的是什么结果,故此,对于穆文宣可以说是言听计从。

这让穆文宣觉得,这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对于高慧长公主也不似先前那般冷淡,待高慧长公主知晓穆文宣的身世后,对于太妃心生怨恨,两府竟也隐隐开始对立起来。

梁氏母子成为郡王府攻讦长公主府的有力罪证,此时高慧长公主才知道梁氏未死,这让她又气又恨,可面对穆文宣的安抚,高慧长公主并不想让他觉得自己心狠手辣,这才想要接他们母子回京。

圣驾南巡,高慧长公主随驾,端的是一副慈善人,想要亲自去拜访梨花坞,做足了正妻嫡母的大度姿态,这让圣人对她先前只因着醋意就杖杀丫头的事情的不满也消散了许多。

林菁听着穆宁平淡的声音,皱了皱眉,问道:“兰姨不能回京。”她早已经明白大宅门中的阴私之事,先前似自己那般不管不顾的去得罪林老太太只会给娘带来祸事,并不能保护她,故此她着实有些为难。

高慧长公主的身份非同一般,对穆文宣又格外的看重,她怎么会容忍自己的丈夫有别的女人和儿子呢,更何况这个女人还比自己更加的名正言顺,只要见到这个女人,就提醒着长公主她是仗势欺人,夺人夫君,只要梁氏母子不死,这样的污点将会伴随着她一生。

穆宁抿了抿唇,他沉默了片刻,扭头看向林菁,却是噗通一声直直的跪了下来,“我求你一件事。”

林菁愣了一下,连忙将他拉起来,一张俏脸被气个通红,道:“你有什么话不能好好的说么,跪来跪去的有个甚么意思。”说到气闷处,林菁拿出鞭子直接朝穆宁抽了过去,那鞭子并不是牛皮编织的,却只是简简单单的红线,可抽在人身上却似乎被针扎了一般,疼痛难忍。

穆宁一张脸顿时苍白,可却执拗的抿着唇。

林菁略微有些心虚,摸了摸穆宁的伤处,才缓和了声音,柔声道:“你只管说吧。”

穆宁沉默了片刻,才道:“母亲虽说是在坞中待发修行,可师太却从未应承过什么,自将我们母子带回坞中后,师太并不曾理会过我们母子……”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才道:“如今也只有师太能救母亲。”

林菁瞬间就明白了,不敢置信的叫道:“你想要兰姨剃发做尼姑??”


状态提示:第十六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