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穿越重生>重生南北灭隋唐>119.第119章 得缴税呀!
我觉得咱们哪怕是把这些产业重新划分到官府的管理下也不会增加多少收入,不如仍然由东海商行管理这些产业。”

见刘忻面色一冷就要发作,王泽急忙道:“先生不必着急,听我慢慢说来,东海商行只是帮着官府管理这些产业,有些比较重要的像兵工场依然归官府所有,但是由上将军府直接管理。其他不太重要的像青州的盐场、纺织场就直接作价卖给东海商行如何?”

刘忻仍是不满意道:“从汉武帝以来,这盐场的盐税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大头,如何能擅自归入私人之手,而且上将军一家在商行内都有大量股份,还需避嫌才是!”

王泽嘿笑道:“先生不必如此担忧,自古以来帝王皆把国库当做自己的钱袋子,这样于国于民皆是不利。高洋还不是把国库的收入三分之一自己用,三分之一布施给浮屠教,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天下共享之。

如今我家和诸将共有东海商行,官府税赋收入丝毫不敢有所触碰,长此以往形成定制,于国于民也都是好事才是!”

刘忻也不吭气,低头慢慢的在堂内踱步思考着,王勇和王泽也不敢打扰他,这先生平时一副温和的样子,但是一旦发作起来也是在让人经受不住。

就在王勇、王泽父子二人眉目交错间,就听到刘忻发话了:“话虽如此,东海商行怎能不交税呢?如今商行股东皆是高官权贵,日后万一利用权势威逼他人,或有不从即借用手中权力打压他人,或与民争利又该如何?”

见刘忻语气不再同开始的时候咄咄逼人,王勇也是暗暗松了口气,王泽接话道:“昊天上帝之下,人人平等,哪怕是东海商行也是要按照官府律法行事,按章缴纳税赋的,若有违反定要进行处分!不知道如今是施行的哪一部律法?”

谁知王泽刚说了这句话,刘忻罕见的尴尬起来,他赧然道:“这个律法却是没有的,之前大家也都是参照北魏律法执行的,咱们自己还没有制定律法!”

为了照顾刘忻的脸面,王勇和王泽都故作没看到他的尴尬表情,王泽故作抬头道:“既然如此还需多多麻烦先生召集各方贤士指定律法才是呀!不光是税赋的律法,其他各行各业的律法还需尽快制定,另外济州岛现在也在指定律法,虽然两处形势颇有不同之处,但也是可以借鉴的呀!”

看到王勇和王泽故作没看到自己的尴尬,刘忻的心里还是很温暖的,他点头道:“这是自然,我会尽快安排此事的,只是还有另一件很重要的事!”

王勇招手道:“先生有话就照直说来便是!”

于是刘忻这回是彻底放开了,他干脆也盘腿坐下:“上将军、夏侯,咱们如今也是一家诸侯,地方千里、百二十城,也该铸造自己的钱币了。

如今三齐之地商贸虽然繁盛,可是却多是以物易物,钱币稀少,市面上流通的多是地方私铸的小钱。

以前官府也不是没有铸造钱币,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时,魏孝文帝曾设铸钱都将长史,专管铸造钱币,当时铸造了三种铜币,均铜必精炼,无所杂私,都是质地优良的钱币。

可是不想为何百姓只用古钱,不用新钱,因此朝廷仅铸了三个月便停止了,如今钱荒不光是影响各地商贸往来,连官府征税都太难了。”

刘忻想不明白为何会这样,王泽倒是知道一些,这是典型的劣币逐驱良币的一个案例(具体怎么回事也就不再废话,大家可以自己搜查一下)。

王泽倒是想起来自己小时候领到压岁钱的时候,总喜欢把崭新的钱币收藏起来,而把旧的、破的纸币拿出来花掉,这样市面上流通的肯定就是最差的钱了,因为好钱都被百姓们拿去压箱底了。

不过刘忻说的这个问题倒是值得自己好好考虑一下,自古以来三齐之地的百姓就有着良好的经商传统,货币不足影响贸易不说还会影响官府的税收。

在北魏时期因为钱币的低劣和数量稀少,百姓们都喜欢用布帛作为货币使用。在历史上这一现象要一直持续到唐朝布帛都是坚挺的货币等价物。

王泽倒是想铸造铜钱,不同于其他官府,王泽一方拥有大批量的水力冲压机,铸造铜钱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钱币制造成本。

不得不说工场这些年来积淀下来的技术水平还是非常之高的,可是却被原料给困住了。

三齐之地自古以来就是缺乏铜矿的,不仅仅是三齐,包括整个中原之地都极度缺乏铜矿,高官、权贵、富商皆是以铜器为贵,经常有不良商人将铜钱熔铸成铜器,这样一来就更加重了钱荒。

刘忻也是被这个问题给难住了,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连铜矿都没有又怎么去铸造铜币呢?

倒是王勇给出了个主意:“泽儿,我以前听萧先生说南朝自古以来就盛产铜矿呀!不如咱们用铁器和他们换铜,换回来咱们自己铸造铜钱!”

刘忻面色依然是充满忧虑:“上将军,就是这样只怕也是杯水车薪!再说了咱们的交易量这么大,恐怕远远不够呀!”

王泽也是被难住了,要是不用铜钱又用什么呢?脑细胞急速消耗间王泽的视线从大堂正中间的沙盘扫过,好像想起来什么。

他急忙站起来跑到沙盘旁边,看了片刻一个转身惊喜道:“爹爹咱们以前不是在东莱和长广郡之间发现了一个特大型的金矿么?咱们可以造金币呀!”

“金币?”王


状态提示:119.第119章 得缴税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