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高科技军阀>(二百六十四)打破海上僵局之始
国命运甚至欧洲命运的战争的胜利。如果没有他在危急时刻力挽狂澜,苏俄政权实在是前途堪忧。

既然作为苏维埃政权最懂军事的人都这么说,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好担心的呢?

“到了冬天,严寒就会成为他们的敌人。”加米涅夫也说道。

“中国和***的战争规模正在继续扩大,”托洛茨基说道,“我们所面临的致命威胁正在一点点的消失,这份报告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托洛茨基同志,如果中国打败了***之后,再来进攻我们的话,我们的危险是不是比现在还要大?”斯大林平静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中国是无法战胜***的,中国的经济无法支持他们的军队等到那样一天的到来。”托洛茨基看了一眼斯大林,用无比肯定而自信的语气说道。

“您是如何确定这一点的?托洛茨基同志?”斯大林有些不服气的问道。

“决定中国和***的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不是在陆地上,而是在海上。”托洛茨基笑了笑,回答道,“但到现在为止,中国海军和***海军之间并没有发生过哪怕一次大规模的决定性战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斯大林同志?”

斯大林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因为中国人知道,他们的那些威力强大但价格昂贵的军舰是从美国买来的,而这些军舰一旦失去,他们将再也不可能拥有这样一支舰队,所以他们不愿意把这支舰队轻易的投入到决战当中去。”托洛茨基说道,“而***海军没有主动出击,是因为他们目前处于相对的劣势,他们正在争取时间建造新的大型军舰,以求改变这样的不利态势。”

“现在的中国政府的财政状况已经无法支持战争机器的运转了,而***正在积蓄力量,所以说,中国没有战胜***的可能。”托洛茨基接着说道,“所以,你所担心的那种情况,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那么说,这场战争,***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加米涅夫问道。

“是的,***会取得胜利。”托洛茨基总结性的说道,“但那时,***的力量也会受到严重的削弱,在远东将不会对我们构成任何的威胁,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量不要刺激到他们,要他们继续在这场战争中相互消耗。”

听了托洛茨基的话,最高军事委员会的成员们都放下心来,连列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此时的苏维埃最高军事委员会沉浸于托洛茨基带来的乐观主义气氛当中,谁也没有想到,那场迟迟没有发生的海上决战,已经在他们谈话的时候,悄悄的拉开了序幕。

1921年9月17日的早上,在朝鲜半岛南部釜山港附近的水域里,到处都是燃烧着的军舰残骸。

就在不久前,这里刚刚发生了一场规模不小的海战,***海军损失了1艘装甲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和7艘运输船,以及数以万计的陆军士兵。

***海军试图突破***支援在朝鲜的***陆军的行动再次被中国海军所阻止。

虽然到目前为止,***海军遭到了惨重的挫败和巨大的损失,但***联合舰队司令官栀内曾太郎海军大将决定再做一次尝试,以打破目前的僵局。

几个月来,中国和***不停的在海上、陆上和空中交战,形成了目前的僵局,中国和***都开始感到船舰的缺乏。双方在朝鲜半岛上的军队都已经精疲力尽,栀内曾太郎认为同中国海军决战的时机已到,因此开始发动攻势,他的战列舰和巡洋战舰(战列巡洋舰)将是这场决战中最强有力的武器。

***海军的第一次攻势在9月12日晚发动,以“扶桑”号、“山城”号两艘战列舰为主力的***舰队在浅野正恭海军少将的率领下突进中国南方海域,准备以战列舰的火炮炮击宁波的中国守军,但日军舰队随即遭遇了由黄伦苏海军少将指挥的一支由巡洋舰和驱逐舰编成的中国舰队。

两支舰队在半夜时分撞在了一块儿,双方随即展开了混战,前所未见的战列舰和驱逐舰交火的场面此起彼落。两个小时后双方各自撤出了战场,双方都遭到了严重的损失,黄伦苏少将阵亡,浅野少将也受了重伤。谨慎的浅野正恭少将在他昏迷过去之前,放弃了炮击海港的任务撤退了,即便如此,他仍然将这支中国舰队完全击垮了。

这是***海军自开战以来所取得的第一场胜利,鼓舞了***国内的士气,因此意义可以说十分重大。栀内曾太郎大将随后命令木村刚海军中将的舰队护航一支装载着1 0名日军的运输船队向朝鲜半岛航行,他随后任命永田泰次郎中将取代在海战中身受重伤落下终生残疾浅野正恭少将的职务,要他指挥重编后的日军舰队再次杀回中国海军控制的海域。

永田泰次郎中将的能力一般认为要比浅野正恭强,他被认为是一个“英国式的海军军官”,极具绅士风度,和他的参谋群配合得相当好,但他在训练中的表现好过实战中的表现。不过当时浅野正恭是可选择的***海军将领中比较年轻和富于进取精神的,永田被认为是接替他的最好人选。因此栀内曾太郎大将任命他担任指挥,并另外增援了一支舰队给他,包括一艘老式战列舰,两艘装甲巡洋舰,两艘轻巡洋舰和六艘驱逐舰,用于担任护卫任务。整个炮击舰队的任务很简单:于16日夜晚突入釜山海湾,扫荡那里执行***任务的华军舰艇,炮击摧毁之,并掩护运输船队的进入,然后在17日


状态提示:(二百六十四)打破海上僵局之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