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高科技军阀>(七百二十九)“霸王龙”和他的航空母舰
红了。王迪中尉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从无线电插头上扯下一段电线当作止血带用。几百米以外,蓝色的波涛欢快地拍打着不远处的小岛海岸,激起层层浪花。但是,巨大的轰鸣声响彻天空,海上听不到任何别的声音。日军再次发起进攻,爆炸声隆隆作响;一团团黑烟冲向蓝天,一会儿又被风吹散了。王迪中尉把电线缠在机枪手的胳膊上,血总算止住了。王迪中尉从机舱里拉出橡皮筏,充上了气。日本飞机没有注意这架掉在海上的飞机。橡皮筏充满气以后。王迪中尉扶着机枪手从座椅上撤下来,上了橡皮筏。两人坐好后,王迪中尉就开始向岸边划。虽然有点顶风,但海浪却推涌着小艇前行。王迪中尉径直朝着岸边划去。这时,岸上有几个人发现了这只杏黄色的橡皮筏。就向这边跑来。他们把机枪手扶上岸。搀着他往回走。王迪中尉根本没提自己受伤的事;他自己倒也觉得不碍事。走在岸上,王迪中尉对这些“伊春”号上的飞行员说他很想再找一架飞机。他们耸了耸肩膀开玩笑说,这里没有一架飞机能飞,甚至连能在地上滑行的飞机都没有。

“轩辕”号上的官兵是青一色的年轻人。没有一个人见过在战火中被击中的军舰。伍潜龙海军少将年满40岁。他身高170厘米,体重77公斤,大脸盘儿,长下颏,短脖子。但他额头宽大,眉宇开阔,目光炯炯有神,面部表情很生动。看上去,伍潜龙给人总的印象是:性格活跃开朗,为人豁达豪放,青年时代就因为踢一脚好足球而在海军大学扬名了。因为踢球时惯于猛冲猛打,所以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霸王龙”。猛冲猛打确实是伍潜龙的禀性。这种性格对他后来的作风很可能是有一些影响的。因为。一个人的行为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们赋予他的形象相吻合。

伍潜龙指挥驱逐舰,已有多年了。就是在和平时期,他上了驱逐舰也要猛冲。在海上疾驰猛冲而擦伤过几艘鱼雷艇,对阔气的中国海军来说,这只是一件小事。很少遭到责难,而在日本海军里,一艘最小的舰艇下水都要当成大事对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伍潜龙曾因“完成一项重要而又危险的任务”和“猛攻力守、连续作战的行动”而荣获了中国海军金龙勋章。在他30岁那年。也许是对驱逐舰的厌烦,他反倒向往起飞机来了。他宣称:“飞机就是未来。飞机不久将在海战中居首要地位。我要学习飞行。”本来象他这种视力较差的人,原则上是不允许学习飞行员课程的。但他还是进了大连海军航空兵学校,获得了观察员合格证书。后来,经他再三要求,最后竟然得到了飞行员合格证书。这对他来说主要是个精神上的安慰。伍潜龙从未驾驶过现代化的战斗机,也从未在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起飞过。不过,他具有海军方面的才干,坚持在海战中使用飞机,因而声望很高。这足以使他能胜任“白凤”号轻型航空母舰的指挥工作。后来,他担任了自己曾经就学的大连海军航空兵学校的副校长。“刑天”号航空母舰下水后,他便担任了“刑天”号和“白凤”号航母特混舰队的司令。太平洋战争爆发了,“霸王龙”准备猛打猛冲了,这回他率领的不是鱼雷艇,而是航空母舰。

伍潜龙很快就在战地记者的眼里成了指挥官中奇特而“有吸引力”的典范人物。除了他那象拳击手一样强壮的身体和那“霸王龙”的声誉之外,他还好赌咒发誓。一句仇恨敌人的老话成天挂在他嘴上:“杀倭寇,多杀倭寇。”1943年他曾在新西兰的奥克兰说过:“战争初期,我主张我们的士兵同日本人打仗,要一个顶三个,我现在提高了这个比例:一个中国人顶二十个日本人。”不久,他又在努美阿公开预言:太平洋战争将于1943年以同盟军在东京举行阅兵式而宣告结束。然而,1943年底伍潜龙仍然呆在努美阿,坐在他的办公桌前。他的部队并没有踏上从瓜达卡纳尔岛到东京的三千五百海里的路程,而是艰难地开到了离瓜达卡纳尔岛仅三百海里的布干维尔。

伍潜龙说起话来信口开河,受到记者们的高度评价,但却常引起中国最高司令部的反感。沈鸿烈只好替他的部下辩解:“他有胜任职务的才干,他为人好斗,这也是军人的脾气,还不能说明他的暴躁和鲁莽。他粗中有细,具备军人的机智和勇敢,难能可贵。他能准确地预测到一场战斗中蕴藏着的危险,误差不过毫厘。”他这句话非同小可。一个左倾的中国历史学家后来写道:“在东京湾战役中,伍潜龙的所作所为使成千上万中国人感到惊骇的程度。给其中的数千人带来致命的灾难。”这场战役以后,伍潜龙接见了一些水兵的家属,收到一些使他心情不快的来信。那个历史学家给他写的那段话加了一个直截了当的标题:一个杀人凶手的画像。

然而,无可否认,伍潜龙是一个很得人心的中国海军将领。尽管战地记者的报道有些言过其实。但伍潜龙在中国公众面前。尤其是在军舰官兵当中确实是深受拥戴的。伍潜龙是“舰队中很多人的崇拜偶像,他们大部分都从未见过他的面,对他几乎一无所知,甚至说不出他指挥过哪些海军部队。列举不出一个他所打过的胜仗。”由此可见,传说胜似其人。当人们指责他在1943年所作的轻率预言时,伍潜龙回答说:“那是为了宣传,为了鼓舞士气。”的确,他一说话。甚至他一出现,


状态提示:(七百二十九)“霸王龙”和他的航空母舰--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