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新明崛起>第三十七章 内应
就控制不住了。”

“大帅,要不要属下派锦衣卫把那几个总兵都抓起来?”

“你没有证据怎么抓?就算有证据,牵一发动全身,其余的总兵们都看着呢,杀了一个其余的一定反,动不得,动不得呀。”李栋无奈的说

“那岂不是便宜他们了?”

李栋微微眯着眼睛,眼神中全是杀气“咱们有的是时间,等时机成熟了,老账新帐一起算!”

。。。

李栋在也没有隐藏自己的行踪,让大军加快了行军的步伐,过合水直奔安化城而去。

安化城内的王府大殿之中,本来志得意满的安化王又不知所踪,终日躲在内宅烧香念佛。

周昂对安化王也是无可奈何,现在也只有他只能一肩扛起迎击朝廷大军的重任。

根据周昂的哨探回报,大概有五千人左右的步兵正向安化城挺进,一日后就可到达,这个消息让周昂很是困惑不已,朝廷这次的反应未免也太快了吧,按照京师和安化城的距离估算,安化王靖难的消息应该刚刚传进京师才对。难道说朝廷早就知道安化王要叛乱,早早就安排了人来平叛?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可这支部队是从哪来的?周边的各省总兵们已经派人向安化王表达了足够的善意,在他们和朝廷之间还未决战前,那些总兵们一定会持一个观望的态度,一定会等到事态有了一个明确的结果后才下重注,才会出兵帮安化王靖难或者帮朝廷平叛。

况且哨探的回报说那支部队的军服很怪异,不是大明军中的制式,整个大明只有一个军队的军服很怪异,那就是新成立的近卫军,而根据朝廷的邸报,确实有一支近卫军出京训练,可地点应该在山西境内才对,怎么隔着陕西跑到了安阳府来了?

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怪异,可是周昂还是不惧的,甚至内心深处还有些高兴,这支军队只有五千人马,而安化城内有三千多装备优良的士兵,虽然这些人当中大部分人还都是新兵,可城墙上有几门边关支援的大将军炮,射程极远、威力极大,还有弹药充足的各式火铳,这么算下来守城应该没有问题。

况且按照路程算,鄂托克部答应支援安化王的两千骑兵应该就要到了,届时内外夹击就可以吃掉朝廷的这股军队,那个时候安化王的声势恐怕就要更胜三分,那些持观望态度的人就会纷纷来投。

但是当胡勒根带着三百多狼狈不堪的蒙古骑兵进入安化城的时候,周昂的心猛的一沉。他知道这次靖难恐怕就会以惨烈的解决收场了。

虽然如此,他还是不甘心,他积极的安排着各项防务,为了克制近卫军那恐怕的火器,他广挖壕沟,安化城周围几乎是壕沟密布,他相信近卫军要想打下安化城一定是靠人命堆出来的。

。。。。

胡兴安是安化城东门的守卫头领,他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做为一个无功无过的老兵,他在周昂手下晋升的极慢。六十岁就要解甲归田了,他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头目,手下仅管着三十多个辅兵,他唯一可取的地方就是老实可靠,所以周昂很放心的把东门交给他管理。

去年的春天,他的婆娘病死了,一个女儿也早就嫁人了,就剩下老胡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偶尔生个病,都得托付那些粗手大脚的辅兵帮忙煮口汤饭吃,日子过的实在凄凉。可是如今他却觉得日子有了奔头,以致一整天不管见了谁,都是满脸的笑容,笑得眼角的鱼尾纹都舒展开了,因为。。。他捡了一个媳妇。

一个美貌多姿且妖娆的女人主动找到他,她满含着泪水,祈求他的收容,看到这个女人老胡突然起了莫名的心思,眼见这么一个美人哭哭啼啼的站在自己的面前,他心中顿时升起了怜爱之意。

“过去家里冷清啊。”胡兴安叹了口气,扭头看看自己那幢屋子,又眉开眼笑起来“可自从这个女人一住进来就不同了,马上就有了人气儿,大家都瞧瞧,我那小院儿现在收拾得多干净,嘿!屋里头更亮堂,到了吃饭的当口儿,我也不用到对面棺子里随便淘弄一口了,一进屋就有热饭吃。我那口子煲的一手好汤,每天晚上不喝她煮的汤我都睡不着。”

然而胡兴安不知道,他喝的汤里面还加了一些别的作料,以至于他喝完汤之后睡得好似死人一样,每次他睡着以后,他的媳妇都会提着灯笼替胡兴安巡夜,那个女人每次都站在城楼上对着远处晃三下。

这一天,胡兴安的媳妇对着远处晃完之后,在那如黑漆一般的夜晚中,远处也有如豆萤一般的灯火晃了三下,那个女人会心的笑了。


状态提示:第三十七章 内应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