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唯我独裁>第481章 西班牙大流感(二)
帝国方面将采取必要制裁措施。

战后的德国经济完全依靠中华帝国的贷款来支撑,魏玛共和国政府权衡利弊,认为如果不答应中华帝国的要求,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两害取其轻,魏玛政府于是责令最高法院正式判拜耳公司侵权,在中华帝国的压力下,责令拜耳公司停产阿司匹林,并且赔偿神农医药公司十亿龙币的经济损失。

拜耳公司总裁兴罗格林大骂魏玛政府无耻卖国,连续提出三次上诉,但尽皆被驳回。

赔偿程序启动后,拜耳公司的资产被冻结了,但因为战争期间德**方拖欠拜耳公司五亿龙币的烂帐,实际上拜耳公司除了价值1500万龙币的固定资产外,资金一直是负数,根本无法偿还对神农医药公司的赔偿费用。

为此,神农医药公司正式吞并了拜耳公司。而德意志政府欠拜耳公司的五亿龙币改由魏玛政府偿还。

神农公司吞并了拜耳公司之后,市场上的阿司匹林便打上了神农公司的标签,神农公司为了追回利润,将阿司匹林的供货价格也大幅度上调,德国政府财政有限,无力支付巨额的药品采购费用,控制疫情的力度顿时大减,疫情加剧,此举造成德国国民强烈的抗议。

魏玛政府于是跟中华帝国谈判,请求下调阿司匹林和神农抗生素的价格。为此,德国政府向国际联盟提交了请求书,并说服国际红十字会出面协调。

此时,神农医药公司吞并了拜耳公司,但未能得到预想的好处。欧洲各国的支付能力非常弱,大量平民无力使用昂贵的药物,因为没钱买药而丧生的人逐渐增多,神农公司在欧洲人眼中变成了吸血鬼,抗议之声此起彼伏。同样,中华帝国的和平大使形象也因此受到了质疑,因为中华帝国的国民此时正在用着质量高价格反而低于国外的神农抗生素。

同时,欧洲各国国内出现大量的医药公司,都想趁着这次西班牙大流感大发国难财,他们没有能力研发和生产新药,自然瞄准神农抗生素和阿司匹林,大规模进行山寨,这对神农医药公司的打击是最为致命的。

最终,经过中华帝国政府同各国政府的协商,神农医药公司董事会权衡利弊,决定降低神农抗生素和阿司匹林的价格,使其更加亲民,平民也能够买得起。而各国政府也不敢真的开罪中华帝国,最后也都做出了让步,各国政府全力封杀非法山寨神农抗生素和阿司匹林的医药公司,并且拔出专项资金补贴神农医药公司的损失,例如取消对神农医药公司所生产药物进入各国的关税、营业税等大大小小十几个税种,尤其对中华帝国依赖程度最高的法国,更是全面取消了对神农医药公司的所有赋税,这样一来,神农抗生素和阿司匹林的价格大降,平民也买得起用得起,而神农公司也因此保证了利润,同时大规模的降价行动令神农医药公司的名声渐渐好转,更是打击了各种山寨品牌,确保神农抗生素和阿司匹林今后统治世界的地位稳定。

五月份全面爆发的西班牙大流感一直持续到了七月份才结束,对全世界的影响不是很大,波及区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陆,约4000万人感染,其中650万人丧生。主要集中在疫情最先爆发的俄国、波兰境内,这里的人最先被感染,又因为战争缘故没有机构进行有效控制,加上战后这里极度贫困,无法承担巨额的医药费用,因此超过半数人口集中在东欧和南欧,苏俄最惨,付出了700万人死亡的代价,令原本就支离破碎的俄国人雪上加霜。

英国因为是岛国,控制较为及时,在第一波大流感袭击当中,仅仅付出了三万人丧生的代价。而大西洋彼岸的美洲大陆上,病毒传染到那里已经是两个月后的事情了,美洲各国都得知了欧洲大陆上的恐怖,因此提早做出防范,被感染者不过千人。

而在亚洲,中华帝国更是全民警戒,海关边境线上竖起了强大的防疫保护罩,国内边境的几个省份出现了疫情,但是都被隔离了。内陆有三个省份发现了疫情,都是经飞机传播而来,都被隔离在机场。最终只有五人救治时间太晚而丧生。


状态提示:第481章 西班牙大流感(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