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玄幻奇幻>战凌绝霄>第三十章 绝学
/p>

是通过蓄积引起的缓慢膨胀变化,而不是为了膨胀而膨胀,那只能得到外满中空的虚像罢了。

那么如何能在微小的穴位里进行积蓄的修行呢,老衲以为,刚开始真气修行时,真气是较为松散的力量。

我们随着修炼境界的提升是在逐步将它压缩提纯,直到气流变做水流成就真元,水流变得浓稠凝聚成固体的核状晋级灵魂境然后与灵魂之力结合明悟法则,在内核中创造出新的规则体系,这就是领域。

最后领域实体化内缩其中,开辟新的空间成就表象微小实像却又十分庞大的世界于体内,这就是世界境。

其本质都是天地灵力的不断聚集,那么我们不如在进阶外劲境之时就让灵力在所有穴位内都产生能单独凝聚的构造。

而这个构造的本质就在于旋转,用**的强度去束缚旋转的张力,让它们不会爆炸开来,而灵魂之力则控制其中的旋转,让真气完全听命于人。

所以这篇功法其核心要求就是身体的强度和灵魂的强度,若论同级真气力量的比较,本经成长度达到二点二倍,就我所知于当时而言实属第一……”

看到这里易云天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自己修行的北海吞天决成长度一点九,这篇功法竟然是混沌级别的成长度高达二点二,地藏王觉经竟然意图将周身七百二十个穴位都炼成一个个小一号的丹田。

而且要在每个穴位里形成漩涡来作为核心,靠身体的强度来承受庞大的真气,“同级真气力量第一”这句话同样让极度渴望变强的易云天心中充满着向往。

易云天继续往下看,后面就是讲述如何具体的修炼方法了,需要将灵魂之力斩离一小部分融合进每一个漩涡当中这样才能永远精确的控制这些漩涡的飞速运作,所以需要修行者具有极其庞大的灵魂之力,正常人的灵魂可是斩不了几下就会破碎的。

经最后还有两篇额外的法诀,一篇是《宿恶报身业火观想法》,是用来锻炼灵魂强度的法诀,主要以观想传说中地狱里惩罚罪恶之人的业火,让自己灵魂坠入业火之中进行修炼,在痛苦和万般罪恶报应缠身中恒守本心达到修炼灵魂的目的,易云天感觉似乎和服用“幽冥钟响”果实的情况类似。

另外还记载着一篇锻炼身体强度的法诀《晨钟暮鼓决》,按照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的说法,这个法诀的作用有限。

因为他并没有专门习练过单独的高深的炼体法诀,他之前所修炼的功法已经自带**修行的功效了,对于一般人而言这个炼体法诀的作用已经比较强了。

但是地藏王觉经对于**强度的要求太过苛刻,他本人也因此在这部功法的境界上被压制了好多年,直到慢慢想办法提高了身体强度才勉强修行完全。

易云天心中一阵骇然,勉强修行完成这部功法就已经是混沌之主级别之下第一人,能孤身挡住一名混沌之主,那若是功法达到高深境界或者完美境界那不是天下无敌。

易云天一边震撼一边欣喜,赶忙细细的研读起经书来,务求融会贯通其中修炼的方法,然后尽早开始练习,争取早日突破境界,打开壁障,脱困于此。

两个时辰之后,易云天便记熟了功法开始初步修行起来,他现在已经有了三个丹田,首先他必须要让这三个丹田能受他控制的旋转起来。

正准备按照地藏王觉经所说分裂灵魂之力的易云天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了突破外劲境的时候所做过的事情。

根据另一部顶级功法北海吞天决所述将三魂七魄中的三魂非别对应上中下三个丹田进驻其中,只是后来在突破之后他又将三魂拆了出来。

那么现在能不能想办法把三魂再进驻其中,这样对于灵魂之力的消耗来说就会减少很多,而且三魂寄居在丹田之内,比一小部分的灵魂之力更容易操纵相对庞大的丹田运作。

易云天越想越觉得可行,毕竟目的都是为了控制丹田的运作。

他试着用北海吞天决所记载的方法将三魂再一次与七魄分开,依然没有任何的不舒服的感觉,然后三魂如同上次一样,天魂入上丹田泥丸宫,地魂入下丹田气海,命魂入主中丹田膻中穴。

随后他试着用地藏王觉经所教授的方法,不断冥想着让三魂开始在真气海洋中旋转,成为漩涡的核心。

随着三魂的缓慢转动,真气之海开始慢慢的一点点跟随着旋转了起来,首先是真气中心部分开始缓慢旋转,然后带动着越来越多的真气旋转起来,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转速越来越快,瞬间易云天就感觉到三个丹田中的饱胀感,被漩涡带动的真气不断在向外抛摔,不断挤压着丹田壁。

易云天控制着三魂将真气不断向内收束,真气就向着漩涡中心开始集聚,丹田的空间开始变得空旷了起来,自然而然的外界的灵气就沿着北海吞天决的吐纳之路,毛孔九窍蜂拥而入。

灵气入体,不断顺着血肉向着丹田而入化为易云天的真气,一会儿工夫,丹田又再次被真气灌注满了,所有的真气都顺着一个方向不断旋转,**坚韧的易云天倒是完全承载了这个真气的张力,牢牢的将它们控制在丹田之内。

易云天睁开眼睛吐了一口浊气,感受了一下身体状况良好,准备开始这么久都一直想要完成的事情——冲穴。

他再次闭上眼睛,决定先将自身的任督二脉打通。

学过医书的他是明白的,所谓任督二脉的正


状态提示:第三十章 绝学--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