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青春校园>魔国领地>第六十四章 探访殷墟

赵如琢答道:“这盘子不是金子做的,是件青铜器,老百姓一口咬定是金子,他们知道中央研究院的收价太低不想卖,而收古物的私商认出是铜器,而且说这家百姓用新做青铜器骗人,这家人脱手不了才藏到现在,准备明天避祸投亲才卖给我了,两块大洋。”

马丙笃不解道:“我们在魔国领地里见到的铜链也是光灿无比,当时也觉得奇怪,为什么铜链千百年没有生锈,那这盘子也一样么?你觉得有可能是不是后人所做,因为某个原因被埋在安阳,后来误被百姓挖出来了,或者这根本就不是出土的东西?”

赵如琢摇头道:“我问过这家百姓,他们对这件铜盘的印象很深,是几个月前的晚上悄悄挖的,当时也挖出了些青铜器,据他们说土层完好,否则青铜器早没了,而这个盘子被刨出来时光亮闪闪把他们吓了一大跳。当然了,如果不是刻着这朵莲花,我也不相信是件古物。现在我可以肯定确实是殷商时期的,我们在魔国领地里发现的那个可以旋转的黑石盘也是殷商之物,这二者必有关联!而且,金盘的这一面不但有莲花,还有铭文。”

马丙笃清楚铭文对于青铜器的重要性,连忙看向金盘,只见在莲花周围有些花哨的纹路,粗看还以为是装饰,细看下却似有着笔画走向。可是再怎么琢磨也分辨不出是什么字。

赵如琢解释道:“三哥。这不是金文或甲骨文。而且是一种上古时消失的文字。史学和考古界一直相信。金文和甲骨文之前还有一种文字。权且称为金母文。但一直没有见到过。现在我终于知道了。不是没人见到过。而是见到过的也当成了花纹。据野史笔记记载。金母文是从中心开始顺时依次写完。最后一个字写完刚好组成整圆。而且书写华丽。象极了花纹。现在我也能断定。洞里黑石盘上刻着也是金母文。只不过那时洞里漆黑不便观察。我给当成了普通纹饰。”

马丙笃听得啧啧称奇。赵如琢又说:“三哥。我想……再到这个铜盘出土的地方看看。我当时多给了这家人三块大洋。答应下午带我到盘子的出土地点。反正从天宁寺到小屯村才三里多地。要是安阳沦陷后。再想发现什么就不知何年何月了!”

马丙笃听得动心。一来牵扯魔国领地里的谜题。二来自己也有到实地查看弔古的想法。想了想就同意了这个提议。准备喊小道士和迷糊同去。走出大殿看到迷糊一个人在殿外。马丙笃就问道:“小道士呢?”

迷糊嘿嘿坏笑着:“小道士给厨房挑水。挑了十几缸了,我这就去叫他。”

马丙笃想起昨晚厨房那一幕心中笑笑,就说道:“不用叫了,咱们三个一起去趟小屯村转转。”

正要出去时却看小道士跑了过来,浑身军装被大汗湿透,迷糊先悄悄冲着小道士做了个挤眼的样子,开口说道:“道士啊道士,你干脆换行当和尚吧,饿看这天宁寺比你玉泉院好,伙食先不错嘛!厨房就那么好?”

小道士自知心虚,立正报告,说是趁饭后休息时间帮厨房挑水,工作队的勤务反而来得晚了,请队长责罚。

马丙笃也没说什么,拍拍小道士的肩膀说:“跟我们走!”然后和赵如琢当先出寺。

小道士跟在迷糊旁边悄声问:“什么任务?”

迷糊又是玩笑的说:“浪浪小屯村,队长要给你说媳妇,饿想肯定比三妮子好!”

出寺后,马丙笃想起北京廖晋秋的《敦煌唐人本生画考》,就把其中的唐德宗年间,吐蕃占领敦煌后绘制的《罗刹地狱经变》壁画讲述了一遍,特别提到画中绘着与魔国领地相同的景致,实在令人费解。

赵如琢也奇怪,说道:“廖先生是西域古史大家,与伍先生往来唱和甚多,也与我打过不少次交道,以他的学问人品断然不会无据而言。抗战一起,华北和京沪的学者纷纷西迁,现在莫高窟倒成了个热闹地方,研究成果极丰,若有机会,我肯定要去敦煌考察一番,或许能从其他壁画考鉴佐证。”

小屯村位于安阳西北的溆西南岸,表面上看与豫北其他村庄没有不同,千百年来,当地百姓多次从田地房基下发现青铜和甲骨,也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直到前清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发现刻有文字的甲骨后,才揭开了地下埋藏的一角,小偷闻风而来自不多说,几国列强也纷纷以研究考察名义盗骗强买,当地村民看到有利可图,也从原先的无意碰巧发展到有计划的挖掘,甚至亲友几家合起来开挖,富了不少村民的同时也祸害了不少庄稼。

由于历年小屯村的出土器物繁多,学界公认为殷商都城,所以就用殷墟来命名,墟者,废址故城也。辛亥后中国陷入混乱时期,无人对这地下遗存尽心负责,殷墟的盗掘从悄然到公开,甚至发展到肆无忌惮。

自南京政府取代北洋后,朝野有识之士纷纷建言对殷墟保护和发掘,这才在1928年秋天,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派员到小屯村调查试掘,随后发现后大量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以及甲骨文窖穴等重要遗物,自此殷墟更是蜚声海外,盗掘也得到控制。

不过太平时光随着日军南下而结束,随着河北各地接连失陷,安阳也受到波及,政府管控无力之下已经收手的惯偷和村民重新拿起家伙,开始从地下找宝贝,这也是赵如琢能收购到铜盘的原因之一。

一路说着话功夫不大就走到小屯村,东西流向的洹水


状态提示:第六十四章 探访殷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