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青春校园>幻之盛唐>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己送上门的
的轻轻点头。好久没有这么轻松写意的逛过街了。

当然这种写意是以另一种形式实现的,大量眼光毒辣的特勤人员,以各种职业交替混杂在人群中,任何试图接近我们的闲杂人等,在产生歪念之前,都会被莫名其妙的罩头打闷棍,拖到巷子里去扼杀掉。

这么郑重其事的原因,只是不想好容易出来消闲的时光,再出什么状况。

据说作为上次平康里事件后遗症,小丫头名声已经深入人心,乃至被许多富贵人家偷偷请人绘成贴画,挂在自家儿童的居室里,因为据说她左手一只小白狼,右手一只早慢熊的经典形象,号称鬼厌神烦,万邪不侵。

市面上与之前相比,又多了些不同寻常的东西,各地潜质的填户在这里定居逾年,弥漫在各色摊贩肆铺中来自天南地北的口音,也逐渐被一种腔调奇特的长安官话,所取代。

响着铜角铃铛,穿街而过的公交马车,前呼后拥怒马鲜衣的公卿子,描绘着富贵纹彩,用丝涤和朱紫罗盖装饰起来的车架抬轿。象滑水竞逐的鱼一般,走走停停的混杂在紧张充忙的人流中,裹挟着另一种城市韵味的活力。

沿街琳琅满目参差淋漓的各色广告招牌和招贴画,车水马龙的过客行人,还有大量卖报的小儿,高声叫喊着时文热点和新戏文的通告。

诸如描写心向中华的白蛮反抗乌蛮的南诏歌舞爱情悲剧《阿诗玛》《五朵金花》,描写监察御史和对方刺史,为了一个青楼女子的白头之盟,大打出手的新罗杂剧《春香传》等等。

走累了,就坐在街心的水亭里,听着雨点一样的淋漓,顺着瓦楞渗下来的沥沥声,仅有的一点热意,也就烟消云散了。

用两个铜子换了一份四开小抄,写的都是一些琐碎的民生行情,看着夹在文抄里,无处不在的小广告,我笑了笑,唤住卖报的小儿。

“最近有什么新戏么,。”

“有啊,白云僧梦断兰若寺。”

我莞尔一笑,又是我的剧本。

“有时评么。”

“有。”

对方又递过一份来。

其实白云僧梦断兰若寺,就是电影倩女幽魂系列第三部,前两部人间道和妖魔道,以外被评论颇有鼓吹道门的倾向,斩妖除魔,成人之美的道士燕赤霞,与妖魔化身的国师,把朝中正直忠义之士,都吃成空壳,取而代之的普渡慈航,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甚至有人联想到,这是在影射武周时代,崇佛灭道的旧事。又有好事的人造谣说,这是在讽刺现任的国师,不空上人。

不要小看这种所谓杂剧的影响,这种肢体语言随意性很强的舞台表演方式,很快就压过传统的歌舞伎乐风靡一时,更别说还有宫里的贵人在追捧。

当初演出《白素贞水漫金山救夫记》,也就是白蛇传的时候,在江南真的有人跑去镇江,发现真的有一个金山寺,于是那里的和尚开始倒霉,遭受了无妄之灾,虽然他们信誓旦旦的说从来就没有法海这个人,但还是被对号入座,殃及池鱼使香火凋零了不少。

因此新版的道道道,在与几次三番上佛门代表沟通之下,稍稍改弦更张,加重了老和尚白云的戏份,爱钱如命的小燕赤霞,鼓吹佛道合流,但又有人在文抄上说,这是借小和尚十方和女鬼的暧昧之情,影射讽刺佛门不合时宜的戒律,鼓吹人性解放云云。

显然所谓吃饱撑的无聊专家人士,不管古今中外,都不会少的。

“好香哦。”

小东西动了动鼻头,喊了起来。

觅着弥留在空气中浓郁的香气,我们很快找到一家立着两个楼层高的大幅彩色招贴的铺子上。

还没到晚饭时光,大大小小板子隔间,就已经坐满了人头绰约,拿着文抄消闲的客人,扯着嗓门大声招呼和清脆的器皿撞击混杂成声浪,看起来相当人气鼎盛。

临街的一面,琳琅梯次摆在一层层阁子上的,

既有时新的炒茶,也有传统的饼茶、团茶,甚至连塞北胡式的奶煮茶砖都有,更多卖的是搭配各种时令养生方子的各色花茶,搭配大量腌果子蜜饯来消食消闲,定期还有当代茶圣陆羽及弟子门人,品鉴推出的新茶式和茶道。果子蜜饯也不是普通积年贮放的货色,而是来自岭南的特色种植园和罐头加工场的时鲜货。宜母子(柠檬)、木瓜、橙、杨梅、葡萄、樱桃、石榴、桑葚等等。

“其实,这也是我们家的产业。”

这家茶果分店,也算是我家新式经营的关系企业,为了激励那些卖身为奴的家人,我特地从各种店铺固定收入中拿出一笔,作为优秀家人创业奖励基金,每月提供一定限额,只要在我家服侍超过十年,或者获得优异服务称号,就可以从中贷出一笔低息的不定期贷款,或者有限获得相应的经营授权,以供他们的家人办个特色营生,也算是一个盼头。

由于我是个很讲究享受的人,对生活的品位和乐趣,是奉行有条件上,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因此我家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常常成为外界追捧和效仿的风尚,时间长了,出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考虑,在有限的保密措施下,特地建立了一套授权加盟制度,以最少的时间把我家出现的新事物,转换成经济效益的增长点,有专门的人员培训和市场规划,就算有别人看到好处的开始相仿,门下的产业也已经搜刮了足够的利润,抢先占据相应的时常分额,

每月产生的抽成并没有直接入


状态提示: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己送上门的--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