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我要做首辅>第730章 代价

回到了家中,唐毅没急着去下跪,他必须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和老师解释清楚,自己为何要这么做……

嘉靖越发痴迷修道,已经到了九头牛都拉不回的程度,他是铁了心要把长生路跑到死。此时取代徐阶,不过是继续当道童宰相,替皇帝修道出力而已。眼下的大明千疮百孔,积弊无数,百病齐发,病入膏肓,已经到了不改革不成的地步。

徐阶取代严嵩之时,气势何等强盛,为何不到两年,就一落千丈。唐毅掀起舆论战,固然是其中的原因,却不是根本。

根子还在于徐阶只是做了裱糊匠,缝缝补补,搞三还主张,无为而治,拿不出救治时弊的方略,天下人没有看到改变,当初对徐阶有多大的希望,就有多大的失望。借着连番的案子,发泄出来而已。

看透了本质,试问唐顺之取代徐阶,或者唐毅上位,能比徐阶做得更好吗?

大刀阔斧改革,首先要改的就是嘉靖,皇帝停止修玄,停止浪费国帑,节约下来宝贵的银子,才有改革的希望。

可是还没上位,嘉靖就逼着师徒两个修朝天观,上位之后,唐毅早有善于理财之名,更会被嘉靖当成予取予求的钱库,纵使有天大的手段,也填不满嘉靖这个无底洞。

当然,也可以采取反对的措施,不给嘉靖银子,他有什么要求都给顶回去,可那样一来,君臣对立,冲突不断,只会给其他人可乘之机,师徒两个比起杨廷和父子如何?能斗得过嘉靖吗?

算来算去,最好的结果就是萧规曹随,效仿徐阶,大体上迎合嘉靖,暗中下一点绊子,搞点软对抗。

结果会是如何,徐阶的教训还不惨痛吗?嘉靖不买账,下面人更失望,整个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眼下维系唐党的两大支柱,一个是唐顺之的人品学识,一个是唐毅的英明神武,如果此时上位,用不了两年,师徒两个,一个成为奸相,一个成为佞臣,一点都不用怀疑。

在大明的环境之下,道德破产,缺少了威望二字,没法一呼百应,用什么改革,用什么实现胸中的抱负,就靠着加起来不到两万人的文官吗?他们能干什么?

唐毅之前就有退下来的打算,经过了这段时间的思索,他越发坚定了念头。

文官不是常说三思吗,思危思退思变!

往前冲,往上爬,就是坐在了火山口,唯有退下来,才能持盈保泰,维持声望,静等时机。

当然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退下来久了,台上的人都把你忘了,那可就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好在唐毅熟知历史脉络,加上有强大的情报系统,他很清楚嘉靖的身体已经离着油尽灯枯不远了,最多三五年而已,尤其是嘉靖每天吃的丹药越来越多,稀奇古怪的东西都往肚子里塞,那些玩意不但没法长生不老,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按照李时珍的估算,嘉靖最多两三年的寿数,能活过六十岁,就是一大奇迹了。

也就是说,唐毅退下来,等的时间不会太长。

另外呢,一个月之前,刚刚传来消息,景王病重,看样子都活不过他爹,裕王是嘉靖唯一的儿子,也就是皇位唯一的继承人。

唐毅扪心自问,和裕王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而且裕王潜邸的那几位师父,除了张居正之外,也就是高拱才略不凡,心怀大志,也有大手段,大魄力,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是,高拱强大的只是他自己,在高拱身边,并没有形成一个势力,他的一切都来自于裕王。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未来的帝师,上蹿下跳,到处拉帮结派,那可是犯忌讳的事情,高拱不会给自己找麻烦。

眼下态势越发明显,高拱身边的人也开始多了起来,但是想要形成一个拳头,那可不是三天两天能做到的。

也就是说,裕王登基之后,想要压制满朝的老臣,想要建立新君的权威,扫除灰尘,革新大明,除了依靠高拱之外,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唐毅。

到了那时候,挟着两朝重臣,天子帝师的锋芒,来一个王者归来。绝对要比留在京城,挥霍威望要好得多。

除此之外,唐毅还有一个原因没有讲出来,那就是东南的变化远远超出他的想象,唐毅本来预估至少要十年,甚至二十年,工商金融势力才会对现有秩序提出挑战。

实际上呢,只用了七年不到的时间,东南就新观念,新情况,层出不穷,离经叛道的心学大师,诸如李贽、王襞等人,到处宣扬自己的理念。每到一处,应者如云,市农工商,贩夫走卒,往往能集中上万人,讲的人兴高采烈,听的人如醉如痴,全都沉浸在无边的欢喜之中,只不过鲜有人看出其中的风险,都被心学大兴的假象迷惑。

唐毅却十分冷静,心学解放人性,破除三纲五常的枷锁,对于被理学束缚的人们来说,不亚于天降甘露。可凡事都有两面,过度的自由,缺少了约束和敬畏,心学随时会滑向另一个极端。变得和理学一样,都没法解决实际问题,变成了无用的空谈。

而且心学讲究以本心为价值标准,又会挑战依附于天道气数、阴阳五行等等观念的君权神授……

解决不了实际困难,又被皇帝嫉恨,难怪历史上心学会如同流星,一闪而过,盛极而衰。

该利用些时间,好好整顿心学,建立起完善的体系,把心学导入正轨,变成一个兼具理想和现实的可行的学


状态提示:第730章 代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