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南宋第一神仙>第十三章 灵慧童子
来焚香问道就更多了,枣阳第一道观那是稳稳坐实了,名气往衡州、襄阳一带传去。

李德的到来,让许多事不用赵峥亲力亲为,第二天便让李德去衡州给自己找来两位手艺好的铁匠,以及一名木匠。自己试验需要大量特殊的道具,眼下白云道观的香火已经很旺了,每日都有几百钱入账,足以负担几名工人的工钱。

黄道长也依照赵峥的提议,拿出一些钱,在白云山下盖了一间私塾,请了两位秀才,让山下的孩童免费入学,又资助修缮了几座桥,一时间白云道观仁善之名传遍枣阳。

眼见白云道观香火如此之旺,自然也有眼红的,原来枣阳香火旺盛的太上观、水月观这两月来已经是门可罗雀,连带还有枣阳城内的大悲寺。

这日太上观的观主陈松之,水月观主杨梅风领着大大小小的数十号人前去白云道观调教道法。这是欺负白云道观人丁稀少,只有一个顶用的观主,而且据闻此人并不出众。所以这次纠结这些人来,想坏了白云道观的名声。

赵峥见这群人来势汹汹,二话不说,就让李德赶了出去,跟这群没节操的道士讲道法不是自讨苦吃吗?再说南宋道教流派甚多,各牌所奉经典也不一样,这道法也将不到一块去,纯粹是白费唇舌。

那陈松之等人见赵峥白云道观闭门不出,以为是白云道观心虚,但守在外面那二十多个壮汉目光剽悍,怕是见过血的莽夫,他们也不敢硬闯,只敢在门外嚷嚷。

连续两日,白云道观的门丝毫不见开,他们已是口渴腹饥,心里诽谤着山下的那些愚民被白云道观愚弄,硬是不卖给自己饭吃,也不让借宿。再加上不时的被进山采药的童子扔几个石块弄精疲力尽,所幸就打道回府,在暗中传播白云道观的坏话。

赵峥也懒得管那群道士,随他们去。

时间进入了九月,赵峥在夏初种下的那些东西已经成熟了。

红薯、玉米、土豆、改变这个时代的东西就要面世,这是经过后世科学精心培育的种子,亩产量在这个时代将会极为惊人。

史嵩之早早的被赵峥请到了后山,陪同他的还有枣阳大大小小数十官员。

“史知军,这是我师父为这个世界培育的仙种,从此我大宋百姓不再为粮食所饶!”

史嵩之听了具是一惊,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此话当真!”

“这些东西要大规模种植,在大宋推广,还需要三年时间。这三年期间还望诸公保护好这些种子,大哥,二哥,随我来收获这些粮食。”

大郎和二郎应声跳入土里,而黄道长则没有出现在这里,今天一早,他就被请到了枣阳城内就诊。

众官员本来还心有疑虑的,随着赵峥用锄头将土刨开后,纷纷震惊,有的还泪眼婆娑,如果那小仙长说的是真的,那么这当是这十年,不百年来社稷第一功。

随后一个农官用称称量着一家收获上来的红薯,另一个则仔细丈量种植红薯的土地有多大,然后推算择和为亩产。

“大人!”那名农官已经是泪流满面。(南宋一斤相当于现在六百二十五克)

“多少?”史嵩之也激动异常。

“2千斤,亩产两千斤!”

“真的?”

“嗯……真的!”

史嵩之握紧拳头,高呼:“天佑大宋!”话没说完就被旁边的一位官员抱住了,嘴中狂喊:“两千斤!”

史嵩之也高兴合人群高喊两千斤。

绍定元年,枣阳大大小小官员不分官阶大小,不分老少,皆相拥狂欢。


状态提示:第十三章 灵慧童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