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重生三国之白马奇兵>第三十五章 徐庶初来,纵论天下
卵,乃是必胜之战,将军若助袁绍不过锦上添花。而且结盟双方如果实力相差悬殊,那么将来的利益分配定然很难如意,到时候若要相争,不过图取其辱罢了。而且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若是袁绍南下,占了中枢,那么朝中将全是袁氏一党,将军处境只怕比今日更糟。所以若联袁抗曹,实为不智之举。“

田靖其实以前也考虑过这个问题,虽然没有徐庶所说这般透彻,但是如果袁绍胜利之后的后果他是认真想过的,如今看来,徐庶比他看得更加明白。田靖便问,“那么联曹抗袁又如何?”

徐庶又问,“将军以为若全面开展,胜负如何?”

田靖摇头苦笑,“战场形势千变万化,胜负实乃预测。就比如我这只力量的存在就是一个变数。不到最后时刻,谁又知道谁胜谁负。”田靖虽然知道历史官渡之战,曹操胜利了,但是现在的历史还和当时一样吗,他自己却不敢确认。

徐庶则笃定的说,“依我所见,袁绍必败。其一,所谓骄兵必败,袁绍的冀州兵马刚刚胜了公孙瓒,整个黄河以北无人可敌,而且袁军兵力多于曹操,所以冀州兵马必生骄傲轻敌之心,此至败之因一也。其二,袁绍好谋无断,临大事往往犹豫,战场之上难免错失战机,铸成大错。其三,袁绍有意废长立幼,却又早早给了三个儿子领兵主政之权,如今麾下将领各有心思,扶保不一,内部乱象已萌,将来必生内乱;其四,袁绍麾下众将,颜良、文丑不过一万人敌而,若论领兵之才,当年鞠义,如今张郃方是首选,可是这二人在袁绍麾下都得不到重用,所以冀州的将领比之曹操差之远矣。第五,如今皇帝在许都,袁绍已经失了先机,若他不主动南下还好,若是他主动兴兵就失了道义,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失了天下民心,则难成大事。以此五点观之,袁绍必败。”

田靖听罢也是觉得徐庶所言和历史上曹操对袁绍的评价又很多相似之处,十分有理。这样田靖便又再拜,认真向徐庶请教起河东兵马下一步的发展方向问题来。

徐庶这才说道,“袁绍若败,后方必然空虚,曹操一定会把冀州牢牢控制在他的统治之下。若是曹操在与袁绍一战之前解决了徐州的问题,那么他也一定会控制青州,以河南,河北,青徐兖豫六州之地为根基。但是并州和幽州就不一定了,并州与匈奴、鲜卑接壤,如今一半异族控制之下,幽州常年交兵,民不聊生,又有三郡乌桓常年掳掠。这两个地方他未必愿意全部控制在自己手中,而且他也不一定有实力控制。所以这就是将军的机会。在袁曹大战之时,将军若能以奇兵三万,控制并州高干的人马,并且占据并州,则战场形势立马改变。到时候曹操挥军北上之时,将军就趁机夺得幽州。听闻将军出自幽州,与公孙氏后人有旧,到时候令其招揽旧部,定可事半功倍。将军具有二州二郡之地,可养十万之兵,加上与曹操的盟约根基可稳如磐石。若将来中原有变,曹操一统天下,将军就将麾下兵马亲投曹操,也不失万户之侯。若是曹操战败,则将军领大军南下,夺冀州,占河南,未必不能成为下一个曹操。如此,则大事可成矣。”

田靖听罢大喜,“先生所言大善,既如此田某愿将河东十万百姓,三万兵马尽托于先生。从今日其,先生就是我征北将军府军师将军,所有军务民政一切事物均先汇报给军师将军,再由徐将军拟出意见报给我处理便是。”如此一来,徐庶的职务便相当于田靖这个河东小朝廷里的宰相之职了。

徐庶初到河东,仅凭一席话田靖就把如此重要的位置给了徐庶,徐庶能不动容吗。立马躬身施礼谢恩,从此死心塌地甘受田靖驱策了。

;


状态提示:第三十五章 徐庶初来,纵论天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