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青春校园>金夫>107 聘书还是借据?
>但除此之外,他们也拿不出更多了。

和琳如此想着,便不由地担心起来这位以脾性冲动为名的未来嫂子会不会因此再闹出什么风波来……

……

送走宾客之后,冯霁雯复才出得棠院。

按照规矩,下聘当日,她须得同祖父一起去祠堂烧香祭拜,以示将这大喜之事奉告神明祖宗之意。

拜完之后,冯霁雯未有急着离去。

纵她一整上午都没出得棠院,却还是得知了此际外面的诸多议论——因和家送来的聘礼过于微薄。连带着她也遭到了耻笑。

这得归功于小茶同底下的下人们关系好,又因口无遮拦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而将听来的话原封不动地告传到了自家姑娘的耳朵里。

不过这会儿已被秦嫫罚着去抱厦里跟着粗使丫鬟们一同洗地去了。

冯霁雯回想着小茶告知她的那些话,自打来到这大清朝就没停止过被人议论的她。已大致想象得出如今外面那些人是一副怎样落井下石的嘲讽嘴脸了。

虽然被人这么议论着多少是有点儿不高兴,但生气却是根本谈不上的。

到底这门亲事于她而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婚姻,所以代入感这方面自然而然地就薄弱了许多……

她只是有些好奇。

好奇对方给的聘礼,到底是怎么个寒酸法儿。

冯英廉走后。她藉口想多给祖宗们烧炷香,在祠堂中多作逗留了片刻。

今日男方家送来的聘书与礼书,装在描着‘佳偶天成’四个烫金楷字的朱漆书盒中,此际正被摆放在神龛前供奉着。

冯霁雯将其中一折取出,在眼前展开了看。

其上文字为上满下汉两种,满文她看不太懂,只扫过那一排排字体极规矩的蝇头小楷。

冯霁雯顿时便奇了怪了。

她之前听秦嫫提过满族人过彩礼的一些风俗,眼下对照着礼单上的清单,似乎并无什么出入。

虽然跟京中高官权贵之家的大排场远不能比,可至少规矩是完整的。并没有跌份儿,更不存在什么外头传的什么‘刻意不给她冯霁雯面子’的现象在——

冯霁雯轻轻“呵”了一声,将手中的礼单重新放回了书盒之中。

她算是看明白了。

一个家里没钱,一个名声不好,这两个皆被外人看不顺眼的人如今凑一起了,本身就是一桩‘笑柄’,于是不管事实如何,总能被无聊的人挑出刺儿来夸大其词,拿来消遣。

找乐子这种事情本没有错,可成日揪着别人的话柄来找乐子得是闲到什么地步了。

合着长着一张嘴。除了用来议论他人就没旁的用处了?

无聊透顶。

她转身欲往外走,却又忽地想起什么似得,折了回来。

抱着好奇的心态,她由书盒中取出了那折聘书来。

古代的三书六礼她听过。却是没见过的。

如今便想瞧瞧这聘书上到底写的究竟是什么。

由于和家是满族人,故聘书之上同样也的满汉两种文字——

红皮儿的聘书折成九折,其上的字迹与礼书不同,冯霁雯竟隐约觉得有些眼熟。

定睛瞧了瞧,忽地便记起来了。

同被她烧去的那包袱经书上的字迹是吻合的……

这聘书,竟是他亲手所写。

按照礼俗。本该是由家中父辈来执笔的。

但想了想他家中的情况,冯霁雯便也了然了。

聘书上的内容,与普通的聘书并无大致出入,首页缀着“预报佳期”,末页缀着“龙凤呈祥”,中间书着的订亲之日尚且空着,是要待到请期之后确定了吉日,再行将日期填上。

其后则是“为迎娶贵府千金略备以下聘礼,特遣袁枚先生携晚辈一同至贵府行聘——”

以下整齐地列着聘礼的内容。

不同的是,末尾处竟又另缀了一行字。

“家中不景,如此薄礼实为委屈贵府千金,待他日,必当百倍弥补。今次立以此书为据,决不食言。”

冯霁雯看罢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来。

好好地一封聘书,怎被他写成了个借据似得?

……

聘礼下达的次日,冯霁雯不去理会外头的诸多流言,安心在家中理账。

理至一半,忽听得小茶来禀,说是小少爷和芜姨娘过来了。

冯霁雯吩咐小茶将他们请至堂中吃茶,放下手中笔墨,来至盆架前用温水净了手擦拭干净,略微整理了一番仪容,便步出了书房去。

见她出来,芜姨娘即刻便站起了身来行礼。

“姨娘坐吧,不必拘礼。”

芜姨娘应下来,见冯霁雯落了座,方才略显局促地在原处坐下。

“姑娘订了亲,妾身也没什么好相送的,这些日子在院中无事可做,便给姑娘绣了些日后可能用得上的琐碎东西……”她细声慢气儿地说着,转头对守在门旁的丫鬟吩咐道:“春雪,把东西拿来。”

那名唤春雪的丫头便将东西捧到了冯霁雯跟前来。

朱漆托盘上整齐地叠放着各色绣品,约得有五六顶帕子,一对儿湖蓝色的绣兰花儿枕套,竟还有几个鼓凳罩子,花样各不相同,却都十分精巧细致。

“这些都是姨娘亲手所绣?”

或是近日来也在学刺绣的缘故,深知一针一线的不易之处,冯霁雯望着眼前这些花样儿百出的绣品,觉得分外珍贵。

芜姨娘有些羞郝的点点头:“东西不值钱,只是妾身的一番心意,还望姑娘不要嫌弃。”


状态提示:107 聘书还是借据?--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