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青春校园>沐荣华>第七十二章 饯行
。这次就算了啊。”

荣渝只好乖乖的听话。

马氏和杜氏俩心里都不是滋味,原以为能借此大展身手,没想到却落了空。杜氏心灰意冷的对马氏说:“二嫂,事情都交给你办了啊。”

马氏撇撇嘴,心道,见没有油水可捞,溜得比谁都快!

荣筝才出书斋那边学琴回来,紫苏上来道:“小姐。老爷让您去一趟。”

荣筝不知所为何事,便匆匆去了一趟荣江外书房。

“爹爹,您找女儿有事?”

荣江站在书案后面,见她来了点了点头。

“我这一去还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你在家可要乖乖听你母亲的话。”

“我晓得的。”

荣江又看了眼荣筝,女儿十三了,正是说亲的年纪,如今却有些尴尬,颇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想到都是因为她年少丧母的关系,心中颇有些对不住她。

“好闺女,在家的时候多帮帮你母亲,爱护下妹妹。你有什么喜欢的,我这次去京里给你带回来。”

荣筝笑道:“不用了,汴梁都能买到,何必再去京城买。”接着又道:“不如我写封信给大姐,爹爹帮我转给她吧?”

荣江欣然答应,又细细的嘱咐了一番,最后给了荣筝一个匣子。和她说:“这个你拿去,遇到要用的地方不用再问你母亲开口。”

荣筝猜测匣子里装的应该是银票之类的东西,她倒没有拒绝,欢欢喜喜的接受了。

荣筝想起前一世的事来,父亲也是要去京中等待派遣,家里照旧摆了几桌酒席给父亲送行。那时候她有些顽劣,父亲苦口婆心教导了好半天,继母又一再的保证会好好的照顾她。父亲后来无奈的摸了摸荣筝的头,很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如今想起这一幕,荣筝心里不大好受。

她回来把父亲给的匣子打开一看。里面放着几张银票,有十、二十的数。加起来总共有一百两。对于父亲的细心和大方,她表示很感谢。

“钱你帮我收起来,回头需用的时候也好方便。”荣筝将匣子交给了紫苏。

荣江翻了黄历。选了个适宜出行的日子。马氏把酒席定在了三天后,因为荣江的坚持,不准大操大办,所以只有七桌的宾客。地点依旧选在嘉荫堂。

马氏请了娘家人,也给齐家下了帖子。因为天气热,吕老夫人不想出门。只有申二太太和任三太太两位舅母答应来。

荣江听说后,嗔怪马氏做事不妥当。

“岳母她老人家一把年纪了,哪里有让她动身来和我一个晚辈送行的道理,我会带了筝姐儿去辞行的。”

马氏怏怏的想,在你心中只有齐家是岳家,马家就不是岳家呢?

隔日,荣江便带了荣筝回了一趟齐家。

“你这一去还不知如何,年下考绩可照样要保持优才成。你大舅兄在南京,有事找他不过就一句话的事。”

荣江和大舅兄早些时候因为政见不一,不怎么能谈到一起,不过这里岳母发了话,他只有应的份。

吕老夫人又看了眼荣筝,说道:“我现在就这么一个外孙女,让马氏帮忙看着是有些不放心。要不让她长期呆在我身边。”

荣江有些为难道:“筝姐儿大了,也该跟着她母亲学学怎么当家,再加上老太太您年纪大了,她又顽皮,怕给老太太添麻烦。”

吕老夫人笑道:“以前这话也妥当,只是这里我瞧着筝姐儿还算稳重。得了,你的女儿,你爱怎么就怎么吧。我老了,有些事也不想操心了。在外面万般好,可也要惦记着家里。不管做什么,要对得起你们荣家的名声。”

荣江连连称是。

吕老夫人对于这个唯一的女婿还算满意,随便交代了两句,别的也不多问。

当初唯一的女儿先去,过不多久马氏就进了门,吕老夫人还一度担心荣筝在家受后母的磋磨。也怕马氏很快生下儿子,在荣家站稳了脚对荣筝排挤。所幸马氏生的也是个女儿,就是马氏后面再养了儿子,年龄差了不少,那时候荣筝也出嫁了,与她没有多大的关系。

“筝姐儿,得空了就来看看我。我年纪大了,也不知道还有几年好活。这里你二姐已有了日子,你三姐又是个淘气的。欢姐儿是个老实人,虹姐儿年纪又还小。你舅母们家事多,也没什么功夫来搭理我这个孤老婆子,所以你有空就来陪我说说话。”

荣筝鼻子泛酸,强颜欢笑道:“姥姥,您一定会长命百岁,健康长寿的。外孙女一有空就会来看望您。您可一定要保重啊。”

很快的,就到了给荣江饯行这一天。齐家两位舅母是最先到的,一同来的还有蕴霞和蕴欢两姐妹。

而马氏指派了荣筝负责招呼齐家人,荣筝也不推托。

申二太太之所以愿意来这一趟,私下里是想看看荣筱,想要和杜氏来往来往。若是妥当的话,把荣筱给定下来。

所以当申二太太见到杜氏的时候,比对马氏还热情,热络的挽了她的胳膊,亲切的说道:“三弟妹许久不见,倒还是老样子。”申二太太一如既往的跟着以前齐氏的称呼。

杜氏不明申二太太的用意,不过别人主动向她示好,她是不会拒绝的。

“二舅母也还健旺。今天怎么不见齐老太太呢?”

“老人家怕热,不愿意出门呢。”

“你们家二姑娘怎么不带出来?”

“二丫头跟着她大嫂忙家里的事走不开。”

两人你来我往的叙些家常,倒显得比别人亲厚。马氏


状态提示:第七十二章 饯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