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玄幻奇幻>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19.燃烧的伊斯特尔河(七)
很愤怒的叛军正用枪瞄准他们。那些兔子一样狡猾的追逐对象也在这时停了下来,转身将枪口对准了少校。

“陷阱!”

少校把那个词喊了出来,还来不及把“撤退”的指令喊出来,在凶猛的齐射中,少校变成了漏勺。

同一时间,在布达城的大街小巷里都发生了类似的事情。布达城的防卫者们——军人、工匠、农民、穷人、乡村神官、学生、吟游诗人、游方教士、妇女、老人、儿童——纷纷从地窖里和房顶上的藏身之处跳出,扑向分散在各处的查理曼士兵,猝不及防的查理曼士兵立即被热情的“问候”包围了。

最先用来打招呼的,是名为“李林鸡尾酒”的燃烧瓶。这种吕德斯市民在反强拆斗争中发明出来的武器操作简单,易于大量生产。一个易碎容器、足够的火油、一卷充当引燃物的布条、一盒火柴就是燃烧瓶所需的全部材料。最多再掺进去一些白糖或者橡胶。在海瑙对布达城开始强攻之前。每家每户都至少准备了20个燃烧瓶,个别家庭甚至有80个之多。在当前的巷战环境里,即使是小孩子也能快速熟练的运用这种武器——点燃布条,对准阳台或窗口下的查理曼大兵丢下去就行了。不到一刻钟。各处都点燃了大批人形火炬。在添加剂的作用下。这种火焰很难扑灭。一些有灭火知识的人试图用打滚来灭火,结果反而扩大了燃烧面积。

出于强烈的憎恨,人们既不施以援手。也没有冲上去补刀,只是冷冷的看着查理曼人呼号挣扎,直到扑倒在地不再动弹,成为一堆难辨面目的焦炭。

除了燃烧瓶外,共和国国防军的新战术也令攻城者痛苦不堪。

这种新战术称为“棋盘(da)”:守卫者占据着布达王宫附近每一栋建筑,一旦查理曼人追逐诱饵进入建筑物之间无人防御的街道上,马上就会遭到来自四面的交叉火力集射和投掷炸弹的袭击,同时枪法出色的士兵被挑选出来,埋伏在高处截断敌军的退路和增援。一个个突击连就这样掉进精心设置的口袋,整连整连的士兵被打死或俘虏,一些魔法师士官还能坚持一下,但士兵们被消灭之后,他们也撑不了多长时间。不到半小时,冲在最前头的几个连已经全军覆没。

那些临时组建起来的民兵也打的异常凶狠,这些农民子弟吃够了征粮队的苦头,不少人的家人被活活饿死,有些家中亲人死于查理曼大兵手下,面对海瑙的士兵,他们表现的极为疯狂。在以豪华温泉泳池闻名世界的盖莱特饭店以南,他们和一个科西嘉狙击兵连厮杀在一起,甚至打起了白刃战。在广播大楼西北角,一队民兵甚至打退了整整一个战列步兵营的数次进攻,查理曼人只能眼睁睁看着200公尺外被包围的友军覆灭,却无法再前进一步。

查理曼的炮兵和空中炮艇此时只能干瞪眼,炮手和炮兵指挥官们痛苦的发现,由于突击部队太过深入,结果和叛军搅成了一团,只要他们开炮,一定会击中自己人。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只有尽量阻击开始迂回包围其它友军部队的叛军,为步兵兄弟们保留一个撤退的缺口,争取一点撤退的时间。

然而,这种努力反而把步兵和他们自己推进了更加危险的境地。

接连的打击让撤退中的部队失去了建制和指挥,不同部队蜂拥向城墙缺口,现在他们的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逃离这个地狱,离那些叛军越远越好。无论督战队的齐射,还是长官的怒吼和指挥刀都无法阻止溃散的洪流。混乱中,一些士兵甚至对军官亮出了刺刀,和督战队对射起来。

在捅翻一个拦在面前的准将后,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拦在败兵的面前,正准备进入布达城支援的部队和败退的人潮碰撞在一起,穿蓝色制服的军人们挤成一团,他们叫骂着、推搡着,无法前进,也不能后退。成为一个绝好的炮击标靶。

如果这时候毛雷泰尔上校还需要别人提醒他该做什么的话,那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傻瓜,只见上校轻松的挥了挥手。舔着嘴唇的国防军炮手们将一个个极其丑陋的玩意儿推了上来。

架在轮子上的水缸或铁桶——这是每个人对“飞雷”的第一印象,这种简陋的武器看上去有些像大炮,但和用精湛工艺打造、身管上镶嵌徽章甚至花纹、如同艺术品一样的大炮比起来,“飞雷”炮只能用“傻大黑粗”一词来形容。

然而丑陋的外表却不能掩盖其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这种炸药抛射筒和攻城用的重型臼炮有不少相似之处:大仰角使用,射程较近,但威力惊人。尽管在射程和精度上不如野战火炮,和真正的臼炮也有差距,使用上也有限制。但200来公尺的射程在短兵相接的巷战中还是够用的,10公斤的炸药威力也相当惊人。之前广播大楼攻坚战之中。不少保安部队的据点和堡垒就是被“飞雷”给端掉的。被圆盘形炸药包击中的据点里没有一个活人,不少尸体没有任何外伤,全是七孔流血——也就是死于冲击波对内脏的伤害。缺少炮兵武器的共和国国防军对“飞雷”炮在实战中的表现非常满意,很快就喜欢上了这批被某势力淘汰下来的武器。并且给这些丑到可爱的铁疙瘩起了个“勇敢的弗里茨”的外号。之前城墙攻防战都没有舍得让它们露脸。现在终于到它们发威的时候了。

除了装填炸药的普通炮弹,还有不少“飞雷”炮用上了外面裹着一层钢珠、铁钉、碎


状态提示:19.燃烧的伊斯特尔河(七)--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