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大清巨鳄>第四百三十二章 铁路章程
:“董掌柜也来了,可是打算入股铁路?”

见的是生意上的熟人——生丝商卞青源,董秋荒连忙拱手还礼,满脸堆笑道:“卞掌柜也有入股的想法?”

四十出头的卞青源毫不讳言的道:“元奇银行难以入股,这元奇开办的铁路公司,可不能错过了。”

“卞掌柜如此看好元奇?”

“董掌柜不看好元奇?”卞青源笑道:“元奇分号如今已遍及江浙,这才几年光景?我看要不了几年,元奇分号就能遍及大清各省府县,更别说元奇大掌柜如今已是一等子爵,南洋提督,一品大员,哪个商人能有他这份本事?”

“那倒是。”董秋荒附和道:“这位易大掌柜也堪称是奇才。”说着,他随意的问道:“听说修建这条铁路需要上亿两银子?”

卞青源点头道:“这数目是有些大不知道十年能不能回本?”

“卞掌柜这可就一些杞人忧天了。”董秋荒道:“元奇什么时候作为亏本的生意?您想想,光是漕运,朝廷一年要多少银子?我是担心元奇能否筹到如此大一笔银子?毕竟只是限定在五省范围之内。”

“什么五省,这不过是障眼法。”卞青源不以为意的道:“人以省分,难不成银子也能以省分?一旦有利可图,外省银子会蜂拥而来。”

董秋荒笑道:“那咱们可不能落后于人。”

上海道衙,书房。

元奇上海分行掌柜严世宽夹着一支雪茄笑嘻嘻的道:“京杭铁路可是个香饽饽,消息一传开,各个分号都有不少人前来打探入股的消息,估摸着筹集七八千万应该不成问题吧?有了这笔银子周转,咱们也可以喘口气了。”

易知足瞥了他一眼,道:“七八千万?你当银子那么好募集的?能有三五千万就不错了!”

“三五千万?”严世宽不解的道:“不至于吧,真要只筹集三五千万,这铁路如何修?”

“咸吃萝卜淡操心。”易知足道:“你只管将上海这摊子打理好,修建铁路。”话没说完,李旺快步进来禀报道:“爵爷,京师急件。”

放下折子,易知足笑了笑,吩咐道:“马上通知伍长青来上海。”

待的李旺离开,严世宽才问道:“无端端的,让长青来上海做什么?”

“朝廷同意着伍长青接任上海道。”

“啊!”严世宽心里登时有些酸溜溜的,伍长青居然接任上海道,他忍不住道:“长青来上海,广州谁揽总?”

“一帮老头子都在广州,你担心什么?”易知足说着斜了他一眼,道:“怎的,你想回广州?”

“别!”严世宽连忙摆手道:“上海这地方我好不容易打开局面,眼看着苦尽甘来,我回广州做甚?”说完,他又察觉不对,连忙关切的道:“南洋提督署设在哪里?可别说是广州。”

“还真是广州。”易知足笑道:“怎么着,现在愿意回广州不?”

严世宽有些为难的挠了挠后脑勺,犹豫了片刻才道:“算了,我还是留在上海。”

易知足笑了笑,道:“逗你玩的,南洋提督署就设在上海。你在苏州河北给我选块地方。”

“提督署不设在县城?”严世宽大为意外的道。

“在县城做什么?”易知足道:“提督署设在苏州河北,才能尽快带动那一片发展起来,咱们圈了那么多地,得尽快将地价炒起来。”

严世宽眨巴着小眼睛道:“那感情好,要不干脆再修座子爵府吧,保证有钱人都跟着过来。”

“也不是不可以。”易知足笑了笑,道:“这个南洋提督未必做的长,有个园子也好。”

听的这话,严世宽心里一惊,道:“大掌柜这话是什么意思?”

“朝廷岂会让我长期做这南洋提督?”易知足不愿意多说,顿了顿,他才道:“你这次保的七品官身,宝山知县,你愿不愿意做?”

宝山知县?严世宽连忙摆手道:“大掌柜可别赶鸭子上架,咱可不会做官,再说了,咱去做知县,分行交给谁?”

易知足也没有让他去做宝山知县的打算,知县不比道台,不是那么好做的,略微沉吟,他才道:“闲暇之时学点外语,也接触一下政务,迟早有一天,你会接手这个上海道台的。”

严世宽略微一楞,迟疑着道:“长青会两门外语,又擅长与洋人打交道,他做上海道不是挺适合的?”

“元奇象长青这样的人才少,需要他的地方日后会很多。”易知足道:“上海这块地方,我可是想交给你长期打理的,洋人、官场、****、商场你都必须游刃有余,否则这地方你坐镇不了。”

听的这话,严世宽连忙正容道:“大掌柜放心,必定不会让您失望。”

易知足扬了扬下巴,道:“去吧,让李旺将包先生请来。”

待的严世宽离开,易知足起身将书房的窗户敞开,随即又对外喊道:“英儿,加炭,泡茶。”

“来了来了。”金英一溜小跑进来,看了看火盆,道:“少爷现在恁的怕冷?”

“包先生要来,他年纪大怕冷。”易知足说着又吩咐道:“泡包先生喜欢的龙井。”

不多时,包先生便快步走了进来,道:“东翁有事?”

伸手请坐之后,易知足才道:“当前,朝廷和元奇的重中之重便是铁路公司募集股份,本爵的赶去江宁,道衙还的劳烦先生多费心。”

易知足大多时间不在上海,就算是人在道衙,也是甩手掌柜,包世臣早


状态提示:第四百三十二章 铁路章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