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科幻未来>秦岭秘事>第七十一章 冰湖奇兽
的人都跑光了。此地不可久留,我们也继续赶路吧。”

张三丰点点头,带领众人借着天空的微光和冰雪的光芒继续向太白山的高处攀去。

从大太白海南直上至金星洞(称万年不融冰洞)。有铁像、钟、罄等。再上行二里至跑马梁雷神殿,向东上行二百余米至拔仙台(其上有太白洞),海拔甚高,景色冠绝,这时天已大明。只见拔仙台上立一石碑,上书“拔仙绝顶”四个大字。

拔仙台有巨石平台,能容纳百余人。巨石平台下就是万丈深涧。拔仙绝顶。拔仙台是太白山最高巅,从下向上望去。峰顶凌空,锷刺蓝天,李白有“举手可近月”之形象比喻,民谚“太白山离天三尺三”也是指此。

拔仙绝顶台面开阔平坦。向西直通跑马梁,站上拔仙台极目远眺,果真是“会当临绝顶,一览群山小”。至若晴夏景明之时,北望秦川,渭河如带,蜿蜒曲迥,川原似棋盘,阡陌纵横。颜色灰暗处。是村落、街市与手工作坊。四顾环视,或石河石海广布,似浪涛翻滚奔腾;深涧、悬崖如刀劈剑削。深不见底;山峦重叠,如犬牙交错;唯拔仙台如鹤立鸡群,群山揖围其下,如众星捧月,景象别致。入夜,晴空月朗之时。山峰含黛,群星灿灿。万籁俱寂,时有微风沙沙。每当夕阳西下或红日初升之时,霞光四射,薄雾彤彤,云涛赤红与金黄深浅相间,向阳岩壁、峰崖一片通红,奇丽壮观。

张三丰一行来此正是晚秋的早晨,站在拔仙绝顶上已觉得寒风扑面,寒气袭人。空气是那样的纯净,好像忘掉尘世间的一切忧愁烦恼一样,全身心顿时感到非常轻松舒适。远望天空湛蓝湛蓝的,没有一丝云朵。但奇怪的是,周围的山峰、深谷、沟壑和平川却是云蒸霞蔚,云雾缭绕,处于一片云海的世界。

张三丰赞叹道:“此处是多么好的一处清修的地方啊,在这里建一处道馆日日面对仙境,哪有不修炼到至高境界的道理?”

建云方丈也赞叹道:“我也有此意,在这拔仙台上建一小寺,每日面对广袤的山川和云海,领悟世间的佛的真谛,抛却身心中的杂念和尘埃,追寻佛家的最高修行境界。”

他们一边欣赏这尘世间难得的绝世美景,一边商量着共同在这里建道观和寺庙的事情。他们最终决定,今年冬天就开始行动,着手在这拔仙台上建道观和寺庙。

虽然武当派太极门掌门张三丰和天竺山建云方丈属于不同的门派,有不同的信仰和理念,但奇怪的是在这太白山绝顶拔仙台上,他们却达成了一个共同的协议:一起在这里建造清修之地,共同在这里追求人生的最高悟境。

是人性的灵光唤醒了他们,是人生共同的纯净影响了他们。在这无忧仙境,成就人性中最伟大的升华!道家和佛家第一次没有任何罅隙的联起手来,第一次是如此的友好,第一次有了共同的追求和信仰。

太白山本来四季分明,但是在山体不同的高度,气侯却迥然不同。随着海拔高度递增,气候类型按一定规律呈连续的带状分布。气候立体差异,使植物、动物分布也形成相应的垂直带谱。太白山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山上林木茂盛,中草药遍地皆是,尤其世界上仅存的孑遗植物——独叶草在太白山独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充足食物,雉类之血雉、红腹角雉及兽类之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禽异兽于太白山繁衍生息。

看着眼前广袤、神奇的太白山,建云方丈叹道:“太白山是天然的中草药宝库,有中草药药用植物几百种,有些命名冠有“太白”二字,以示太白山所产,与众不同。当地把部分草药称“七”药,太白山产“七”药百余种。以“太白”冠名之地道药材有太白贝母、太白黄莲、太白米、太白花、太白茶、太白三七、太白黄精、太白鹿角、太白艾、太白美花草、太白小紫苑、太白黑人参、太白手儿参等。常用中药材有党参、黄芪、黄精、天麻、首乌、菖蒲、大黄、太羌、威灵仙、独活、五味子、灵芝、猪苓、升麻、柴胡、前胡等。太白山出产的中草药疗效显著,一年四季都有在这里采集中草药的乡民。”

张断桥也感叹道:“太白山珍禽异兽中,有:羚牛、太白虎、林麝、鬣羚、青羊、金钱豹、金鸡、血雉、猪獾、狼、黑熊等。鸟类有雉、鸠鸽、杜鹃、鸮、夜鹰、佛法僧、啄木鸟、山椒鸟、画眉、莺、鹟、野鸭、鹭、鸥、隼、竹鸡、鹑、鸻、沙雉、斑鸠、燕子、鹨、鹡鸰、鹎、伯劳、椋鸟、鸦、鸫、领岩鹨、棕胸岩鹨、粉红胸鹨、鹪鹩、白顶溪鸲等。体型小的兽类动物最常见的有鼠、野兔、黄鼬。自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登临挥毫,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因此,每逢夏秋之时,登山览胜者与朝山香客络绎不绝。”

大家在拔仙台休息片刻,然后继续游览。在拔仙台北下岩崖上,有一天然岩洞,万年不融冰洞。洞深约三丈有余、高一丈许。洞顶有岩隙滴水,湿冷阴森,供有太白山神主三尊,系生铁铸像。因这里气候特寒,滴水出岩隙即成钟乳石状冰柱,终年不融,古人们称其为“万年不融冰洞”。

一行人离开拔仙台所在,越梁南下陡路十里许至二太白海。二太白海形似朝笏,面积不大,但湖面结冰,看似深不可测。再下二里许至三太白海,三太白海位于槽谷,形似玉如意。但这两个冰蚀湖都不及大太白海壮


状态提示:第七十一章 冰湖奇兽--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