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三国之大谋士>第八章 月旦评主

诗云:月旦尝居第一评,立朝风采照公卿。

门生故吏知多少,尽向碑阴刻性命。

这初春刚临,积雪未化,一场轰轰荡荡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盛举,到了最后,却变成了一个笑柄。

如今董卓这个大魔王,屠戮苍生的魔王,依旧在长安城中醉生梦死,依旧是在享受着最好的美酒,最美的美人,生活是好不自在。

只是可怜了李儒,本以为董卓的雄心恢复了过来,但一到长安后,十八路诸侯退兵,他又成了如今的这幅摸样。

“天不作美啊!”

长安城中,看着带着春意的柳枝不断的飘扬着,李儒不禁露出一丝的苦笑。

若是董卓能争霸天下成功的话,就算他李儒背负了多少的罪名,多少的骂名,他也无所谓,但如今看来,董卓的豪情壮志消失了,自己也要背负着这个千古骂名。

而汝阳道上,一辆马车不急不快的向着颍川方向来到。

此刻颍川,荀府中

“这杯酒,荀颜在这里就给二位送行了,就不送二位了,若是今后有缘再见!”

“有缘再见!”

“有缘再见!”

三人一同举杯,齐声说道,一杯酒下肚,驱散了初春时的寒意,随即三人大笑一声,摔杯,即刻转身离去,不带一丝的留恋。

有缘再见!

这四个字的在他们听来却是最好的祝福,在这乱世中,谁能确保自己的小命不会被这乱世的战火给烧的一干二净。

若是再一次相见的话,也不知道会不会一个在地上,一人在地上,相互敬着酒。

“大兄,这里有安静了下来了。”

看着郭奉孝、戏志才二人离去的身影,荀蝶看了一眼,寂静的周遭,不由的叹了一口气道,脸上的落寞之色没有掩饰的浮现出来。

“小丫头,小小年纪叹什么气,你看这大好的江河,已经染上了一丝的血色,这乱世中,必定有我荀颜的一席之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荀颜一剑磨了十年,如今时候到了,就等那人来了,我荀颜要让天下人为我到来而感到震惊!”

荀颜抬头一望,看着这汉室的万里山河,不由的露出了笑容,狂妄不羁,如果说此刻正是他的原有的面容,不如说,这是如今天下间所有的少年士子的本来面目。

时间过得很快,一下子救过了三个月,三个月的时间,春去夏来,没有丝毫的寒冷的夏季,但却蕴含着一丝让人烦躁的酷热。

现在已经是五月份,天气也已经转热,坐在府中的荀颜掠起袖子,好让自己感到一丝的凉快。

“算算时日,那个神棍也已经快到了。”

荀颜掐了掐时间,旋即微微一笑道。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神色,一抹不以为然但有深以为然极为矛盾的神色出现在他的脸上,不过稍纵即逝,荀颜便恢复原来平静的模样。

这些年来,不断的阅览着族中的藏书,不断的研究着前人所留下的兵书、治世书籍等等,他的性子也变的沉稳了下来。

而这三个月也不是白白的渡过,前世的时候,因为身为孤儿,对于知识比之一般人而言更为的珍惜,自上了大学,一有时间,他就会泡在图书馆中,如此如醉的吸收着书中的知识。

而他最喜欢的则就是兵书,尤其是古代的那些兵书,无论是孙子兵法,还是后来的三韬六略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甚至是一些演绎的故事,其中都无一不包含着军阵演变的之势。

甚至荀颜当初,还把整本的三韬六略给背了下来,甚至当时宋代编辑的武经七书,荀颜也是花了不少代价搞到手,并且把整部的武经七书给背了下来。

而在这三个月的时间中,荀颜把武经给默写出来,而且是一字不漏的写了出来。

《武经七书》是宋朝以来一直作为武学必读的书籍,这部有孙子兵法、吴子兵法、三韬、六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本著名的兵书汇编而成。

这本书集中了古代汉族的军事著作的精华,也正是因为如此,荀颜才会不辞辛苦的把它给默写出来。

一方面,在这样的时代中,不懂军事,那么就显得非常的可悲,一个谋士可以缺少内政的本领,但却不能缺少对军事本领。

在这个乱世中,战争永远是一个主题曲,若是没有过人的军事本领的话,那么终究在这个乱世中还是不能自由的施展才华!

而这个武经七书,不仅仅可以作为荀家今后的传家宝,甚至可以作为自己的衣钵传承下去。

这些世家的传承不是靠着金银财宝才能传承下来,而是靠着一本本的书,才能保持着超然的世家地位。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知识永远是掌握在那些世家手上,他们把自家的藏书看的极为重要,甚至把这些书籍当做招揽人才的东西。

不要看,这一卷卷内容极为简短的书卷,它对于那些寒门士子而言,其**力比之金银财宝更加的大。

在这个时代中,知识作为一个衡量人才的标准,书籍就是显得格外的重要。

君不见,东汉末年那些清高名士,就算没有什么内政本领,也没有什么军事本领,但依旧可以过的很滋润,去哪一个地方,都会有这奉为上宾来招待。

甚至有名的那些人,都不会找到当权者的毒手,就如同陈琳把曹操的祖宗八代都一个个的问候了过去,但最后曹操依旧留他一命,还做了一个司空军事祭酒的官职。

这就是


状态提示:第八章 月旦评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